论动画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动画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从动画与课堂、动画与学生、动画与教师三个维度分别论述动画在教学中的作用,并对动画应用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动画教学动画也叫动漫、卡通,我国早期把动画称为美术片,英语称为“An:amt:no”,动画一词源自日本,现在国际上也通称为动画。
动画是一种集绘画、音乐、文学、数字媒体、摄影、电影等艺术门类于一身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
动画中的对象由电脑生成或绘画师绘制而出,是一种被创造出来的幻觉,它可以把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转为视觉现实。
我国创作动画开始于上世纪 20年代,到1 9 4 9年新中国成立达到手动绘制动画的蓬勃期,而使用电脑进行动画创作开始于1 9 9 9年,至今数码技术动画已在全国信息技术领域广泛铺开。
我国的动画片普遍具有极强的教育性,如九十年代末至今较有影响的几部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喜洋洋与灰太狼》、《中华五千年》等作品都以其正面的教育性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
动画在我国应用于课堂教学是进人 20 0 0年后才开始的一项探索。
一.常用于教学的动画软件目前,国内外制作动画的软件众多,如制作二维动画的软件:An imo、Ma e r omedi aF ia sh、A dobe工mage r e ady、A dobePr em: e r e等,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Ma x、3DMa r、Maya、oS tf:maeg、L:ghtw a v e等,其中Ma c r omed: aF la sh( 以下简称F la sh) 和3DMa x被普遍运用于教学。
3 D Ma x是一款三维动画制作软件,适用于教学多媒体制作、电影特技、建筑装演设计等多种领域。
用3 DMxa可设计出效果更逼真、内容更丰富的立体动画。
F la sh是一款交互式二维动画设计软件,它以其较强的表现力,融声音、图像、动画及可充分发挥的创意空间而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青睐,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F la sh在教学中具有以下优势:简单易学,文件小,图像清晰,便于发布和交流; 既可以独立编制动画,也可以集合文本、图像、音效、音乐等多媒体;具有强大的交互式控制按钮,可实现多种动态变换、任意播放控制及跳转设置等。
二.动画在教学中的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小学生因年龄小,天生好动,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的讲、读、说和教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如果能辅助一种让学生感官接触以生动的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和声音等为多种表现形式的、具有仿真和虚拟现实功能特点的教学工具,学生们的积极性将会很高,于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多媒体技术便得到了很高的普及和应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以将难以表达,甚至根本不能用语言完整表达的图形、图像的运动信息以及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文字、图形、三维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等多种教学信息,使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设生动直观的原生态情境,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
如在讲圆锥的概念时,先用课件给出实物。
如谷堆,然后覆盖上与实物相吻合的轮廓线,最后把实物去掉留下几何图形,这样就使教学具体明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动画优化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1 动画与课堂( l) 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引发他们的好奇心的有趣事物中产生的。
动画具有鲜明活泼的角色形象、艳丽丰富的色彩搭配以及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符合儿童及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动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教师如果能把动画与教学适当地结合起来,便能延续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的新鲜感, 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
(2)动画生动演绎枯燥知识普通课堂上,教师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口语表述,板书示范等方式来进行,对于许多抽象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往往导致课堂乏味而低效。
动画可以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示意等多种手法深人浅出、准确地把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把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生动地演绎出来,使学生获得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把书本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动画演绎知识,不仅减少了学生学习抽象知识的困难,而且减轻了学习的疲劳程度,使课堂教学声画并茂,焕然一新。
(3)动画应用突出教学重难点有些内容的教学,教师讲得再投入,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便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动画,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参与中不知不觉地度过难关。
如《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加法的开始,由于初次接触加法,用语言叙述很难表达准确、完整。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演示操作程序,寓加法的含义于演示操作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的条理化,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可将教材中的气球图制成化静为动的活动场景,在屏幕上演示两个气球合在一起的全过程。
通过启发提问,组织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加法的含义。
由于制作的色彩鲜艳,动感强,画面清晰,学生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所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动画应用能巧设练习、巩固新知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
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我发挥多媒体课件可控、多变人机交互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
如:在学习完圆的认识,掌握了圆的特征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而不做成方形或椭圆形的呢?学生回答时凭自己的想象找出答案后,这时教师让学生操作多媒体课件:1)利用三维动画片演示一个小猴子开着车,车的轮子是方形,走一段路看其效果,来验证方形的弊端,2)做成椭圆形来试验,结果和学生想象符合,3)换成圆形的,车子平稳的行进着。
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解释了所学知识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因,对他们进一步探究数学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
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2. 动画与学生( l) 学生动画技能的掌握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动画应用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一项内容,课标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小学阶段为“零起点”,只要求小学生能举例说明动画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学会使用工具软件制作简单的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
初中阶段的要求要进一步,要求学生能表达自己的创意,学会使用多种动画制作方式,如逐帧动画、运动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等,制作出简单的动画作品。
高中阶段的要求更深一层,高中学生需要了解动画原理,能根据特定主题需要,创作出较复杂的二维动画作品,初步体验三维动画的制作及比较不同动画软件的异同。
(2) 动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化能力学生掌握一定的动画技能并进行动画创作,能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动画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动画中的世界往往也是一个个现实社会的缩影,学生在观赏动画或自己创作动画的过程中能养成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的习惯,获取对动画角色特点及职业特性的社会经验,加强自己与社会间的联系,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
此外,学生掌握一定的动画技能,可以为未来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基础,如工业设计、包装与装演设计、软件开发、广告设计、电影制作等广大行业都需要具备动画技能的人才。
(3) 动画的教育性有助于学生德育培养教育性是我国动画普遍具有的一个特性。
如早期动画片《小蟒鲜找妈妈》、《神笔马良》、《三个和尚》等,对建国后出生的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的德育、智育都有深远影响。
动画可以承载多种教育信息,是现实世界的简单化,幻象世界的真实化。
动画中融人的教育内容如人情世故、处事哲学、科学知识、伦理道德、礼仪规范等,其中寓含的人生哲学和自然真理能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事物,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人格和道德品质。
3.动画与教师( l) 动画是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重要元素目前,教师制作课件的工具很多,如Powerpoint( 简称PTP )、Autho r w a r e、F la sh、几何画板等,常用的主要有Po w e rp。
: nt( 简称PTP ) 和F la sh。
P P T能把声音、图片、文字甚至动画和影片集合在一起。
而 F la sh 不仅可以集合音效、图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还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动画,拥有比PTP 更强大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功能。
无论哪一种课件制作软件,动画都已成为其不可忽略甚至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
教师若能将动画科学而恰当地应用到课件中,充分发挥动画丰富的感染力、表现力和说服力,将会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2) 动画教学能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上规定的某些目标所采取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教学活动方式。
教学技能分为导人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媒体综合应用技能、组织教学技能等,其中媒体综合应用技能是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技能指标。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动画的应用在多媒体技术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好动画,便能给自己的课堂锦上添花,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幼教专业,动画技能甚至已经成为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新型技能。
动画技能的掌握不仅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小学教师优化教育资源、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动画应用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动画应用过多弱化教学中心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应用动画过多,把注意力和教学过程全部或过多地局限在动画上,夸大动画的作用,降低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
过多的动画展示,使教学中心发生偏移,不仅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动画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的作用适得其反。
2教师缺乏动画制作知识教师普遍缺乏动画制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动画技术存有畏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