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鉴定学培训课件PPT(共 43张)

中药鉴定学培训课件PPT(共 43张)

Zhongyaojiandingxue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
全草类 Herba
多为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广藿香、益母草; 少数带根及根茎(蒲公英);部分为茎(麻 黄、石斛)。 鉴定内容: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拉丁名的命名:Herba + 属名(2格)+种加 词(2格)。
麻黄Herba Ephedrae
习用品⑴
⑴ 丽江麻黄Ephedra likiangensis Florin.、膜 果麻黄E.przewalskii Stapf. 和葡枝丽江麻黄 E.likangensis likiangensis Florin. f. marirei C.Y.Cheng的草质茎,在云南、四川、贵州、 西藏、甘肃、新疆等省作麻黄药用。
棕色,近圆形。气微香,
味微苦涩。
木贼麻黄药材
小枝多分枝,直径 1一1.5mm,无粗糙 感。节间长1一3cm, 鳞片状叶长1~2mm, 裂片2(稀3),上部 约1/4分离,呈短三 角形,尖端多不反 曲。
小 枝 多 分 枝 , 直 径 1.5 一3mm,有粗糙感。节 间 长 2 一 6cm , 鳞 叶 长 3~3mm,裂片3(稀2), 上部约1/3分离,先端锐 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 圆形。
麻黄中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髓部。
理化鉴别
1.药材纵剖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边缘显亮白 色荧光中心显亮棕色荧光。
2.取本品粉末约0.2g,加水5ml与稀盐酸1~2滴, 煮沸2~3分钟,滤过。滤液量分液漏斗中,加 氨试液数滴使成碱性,再加氯仿5ml,振摇提 取。分取氯仿液,置二支试管中,一管加氨 制氯化铜试液与二硫化碳各5滴,振摇,静置, 氯仿层显棕黄色;另一管为空白,以氯仿5滴代 替二硫化碳5滴,振摇后氯仿层无色或显微黄 色。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 中 麻 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 或 木 贼 麻 黄 Ephedra equisetina Bunge的干燥草质茎。
产地: 主产山西、河北、甘肃、辽宁、新 疆、陕西等省区。
历史: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药用 的麻黄主为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可能也包括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unge 与 异 株 矮 麻 黄 Ephedra minuta Florin.var.dioeca C.Y.Cheng。
显微特征 (木贼麻黄)
木贼麻黄茎横切 面:维管束8~10个。 形成层类圆形。 无环髓纤维。
中麻黄显微特征
中麻黄茎横切面: 维管束12~15个。 形成层环类三角 形。环髓纤维成 束或单个散在。
草麻黄粉末
棕色或绿色
1.表皮组织碎片甚多,细胞呈长 方形,含颗粒状晶体,气孔特 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 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角质层常 破碎,呈不规则条块状。2.纤维 多而壁厚,木化或非木化,狭 长,胞腔狭小,常不明显,附 有细小众多的砂晶和方晶。
节者不可供 药用。
中麻黄药材
显微特征(草麻黄)
草麻黄茎横切面:为类圆形而稍扁, 边缘有棱线而呈波状凸凹。表皮 被较厚的角质层,两棱线问有下 陷气孔。棱线处有非木化的下皮 纤维束。皮层较宽,有纤维束散 在。外韧维管束8~10个,韧皮部 狭小,其外有新月形纤维束,形 成层环类圆形,木质部呈三角形。 髓部薄壁细胞常含棕红色块状物, 偶见环髓纤维。本品表皮、皮层 细胞及纤维壁均有细小草酸钙方 品或砂晶。
3.导管分子端壁具麻黄式穿孔板。
化学成分
① 生物碱类 是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中主要有左旋 麻黄碱(l-ephedrine)、右旋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左旋甲基麻黄碱(l-methylephedrine)、右旋甲基伪麻黄碱(dmethylpseudoephedrine)、左旋去甲基麻黄碱(lnorephedrine)和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dnorpseudoephedrine)以及少量卞甲胺 (bznzylmethylamine)。 ② 挥发油类 含量很低,约0.15%。从草麻黄挥发油中 分离出l-α-萜品烯醇(1-α-terpineol)、2,3,5,6-四甲基吡 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β-萜品烯醇(βterpineol)、萜品烯醇-4(terpineol-4)等。
麻黄原植物
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 直 径 1~2mm 。 表 面 淡
草麻黄药材
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的
纵棱线,触之微有粗糙
感。节明显,节间长
2~6cm,节上有膜质鳞
叶 , 长 3~4mm , 裂 片
2(稀3),锐三角形,先
端反曲,基部常连合成
筒状。质轻脆,易折断,
断面略呈纤维性,外圈
为绿黄色,髓部呈暗红
③ 黄酮类及鞣质 麻黄中含有多种黄酮类成分,如芹 菜素(apigenin)、山奈酚(kaempferol)、芹菜素-5鼠李糖苷(apigenin-5-rhamnoside)、3-甲氧基草棉 黄素(3-methoxyherbacetin)、和山奈酚鼠李糖苷 (kaempferol rhamnoside)、无色矢车菊素 (leucocyanidin)、槲皮素(quercetin) 、白天竺葵苷 元(leucopelargonidin)、白花青苷元 (leucocyanidin)和白飞燕草苷元等。 (十)-儿茶精 ((十)-catechin)、(一)-表儿茶精((一)epi catechin)、 (十)-没食子酸儿茶精、((十)gallopelargonidin),(一)-表没食子酸儿茶精((一)-epi gallopelargonidin)
④ 其它:有机酸类 、糖类 、 无机成分 其中麻黄Sr、 Cr含量均较高特殊,Sr高达407.6ppm,为一般被
子植物的20倍。
三种麻黄有效成分的比较
1.草麻黄含生物碱1.315%,主为左旋麻黄碱、 右旋伪麻黄碱。
2.木贼麻黄含生物碱1.02~3.33%,主为右旋 伪麻黄碱。
3.中麻黄含生物碱0.25~0.89%,主为右旋伪 麻黄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