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冷原理与技术课件

制冷原理与技术课件


水蒸气,即湿空气 。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2. 湿空气的基本状态参数
由于空气和水蒸汽所组成的湿空气也应遵循 理想气体的变化规律 ,所以适用以下公式
PvRT 或 PVmRT
本小节将以以上 公式为基本介绍
压力 密度 含湿量 相对湿度 焓 露点温度
压力
由道尔顿定律分压定律
n
制 冷
p pi i1

(1)W'→2→L→O (2)W'→3→L→O
加热器预热→喷蒸汽加湿→加 热器再热
加热器预热→喷淋室绝热加湿

冬季 (3)W'→4→O

(4)W'→L→O
→加热器再热 加热器预热→喷蒸汽加湿 喷淋室喷热水加热加湿→加热
器再热
(5)W'→5→L' →O →5 加热器预热→一部分喷淋室绝
热加湿→与另一部分未加湿的
等焓加湿过程
等焓减湿过程
湿空气的加热过程
AB
湿空气的冷却过程

AC
冷 等焓加湿过程

AE
理 等焓减湿过程

AD



等温加湿过程

A F


冷却干燥过程
A G
B D
Ⅱ Ⅰ
A
F

ⅣE
C G
变化过程的特征表
i-d图中不同象限内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的特征
状态参数变化趋势
象 限 热湿比
过程特征

id t

原 B下,纵坐标
理 是其焓值,横 与 坐标是含湿量 技 值。

焓湿图组成 0
1. 等焓线 等湿线
制 2. 等温线

原 3.等相对湿度线

与 4.水蒸汽分压力线

术 5.热湿比线
10
20
30 P(q 10Pa)
d
6000
5000 3000
2000 1000 0
-2000
dA
dB
B

100%



术 ⑤设备、照明和人体在室内散热形成的室内冷负荷Q‘
Q' QJXT
室内湿源散湿形成的湿负荷
①敞开水槽表面散湿量

冷 原
W(pq,bpq)FB B'
(0.003)16035
理 与 ②地面积水蒸发量


计算方法与水槽蒸发量计算方法相同
再热负荷
Q z1000m (isiL)
制 室内负荷与制冷系统负荷
两类热湿交换设备
根据工作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

直接接触式热湿交换设备

特 点 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介质与被处理的空气直

接接触,做法是让空气流经热湿交换介质的表面

或将热湿交换介质喷淋到空气中间去。

表面式热湿交换设备


特点
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介质不与空气直接接触。
空气与介质间的热湿交换是通过设备的金属表面
2. 负荷计算
1)室外扰量形成的负荷
制 冷
2)室内扰量形成的负荷

3)室内湿源散湿形成的湿负荷


4)再热负荷


5)室内负荷与制冷系统负荷
6)空调负荷的概算指标
室外扰量形成的负荷
① 太阳辐射热
制 冷
QBFCZDjm axCLQ
原 ② 室内外温差的传导热 理

Q cK A [t(f td)tn]


to


t 'omax



N
o do dn io
送风量
GQ(iNio)
in
或 GW(dNdo)
换气次数 n L V
2d20 0'c'
冬季送风量与送风状态的确定
36 0c

28.5 0c

4190

22 0c


i0 '' i0 '

L
in

dn
d 0 ''
d 0 ''
2.新风量
制 确定新风量的依据有下列三个因素
原 湿空气的总压力为p 理
与 PPg Pq 或 BPg Pq
技 术 从气体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
水蒸汽分压力大小直接反映了水蒸汽含量的多少
密度
制 单位容积的湿空气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密度

原 湿空气的密度=干空气密度 +水蒸气密度

与 技 术
gqR P g g TR P q q T0.00T B 34 0.080P T 1 q 3
绝热加湿小室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制 冷
i1 [d (2d 1)iw ]i2



P
t1, d1

P
t2, d2
术 i1
i2
tw
4.1( 9 ts)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0
= 4.19ts
ts 0
100%
ts 0 ts 0
=4.19ts 0
i const
4.1( 9 ts)
等湿球温度线

干空气的焓
水蒸汽的焓
制 冷
ig Cp.gt
+ iq C p.g t 2500 C p.g t


(1+d)千克湿空气的焓为

技 i C p .g t ( 2 5 C p .g t 0 ) d 1 0 .0 t d 1 ( 2 5 1 .8 t 0 )4 0
术 或 i(1.0 1 1.8d4 )t25d00
制冷原理与技术
第四章 空气调节的原理和技术
第一节 集中式空调系统 第二节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第四章 空气调节原理与技术

依据对空气处理设备设置
冷 情况的分类方法,本章在将空
原 调系统分成集中式、半集中式
理 与 技
和分散式三种系统的基础上, 对空气调节的原理与技术给予
术 介绍。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变化过程
io do
送风


t n (C )
n(100%)

Q
W
iN dN

与 技
总热平衡 G0iQGNi 或
湿平衡

G0dWGNd 或
由两个平衡
排风
iNi0 GQ
W dN d0 G
G Q W (iNi0) dNd0
Q iN i0
W dN d0
to
夏季送风量和送风状态的确定


①卫生要求


②补充局部排风量


③保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

L

正压

0.9L

理 LS 0.1L 与
渗透 LW 0.1L

术 空调系统的空气平衡关系
四、空气处理及其设备
制 冷
为满足空调房间送风参数的要求,在空 调系统中必须有相应的热质处理设备,
原 以便能对空气进行各种热质处理,使之
理 达到所要求的送风状态,本章将介绍对
dA
dS
iS iS

A


tS
S
理 与
tB
B
= 4.19ts

=0

已知干湿球温度确定空气状态
5. 焓湿图的应用
湿空气的焓湿图不仅能表示其状态和各

状态参数,同时还能表示湿空气状态的

变化过程,并能方便地求得两种或多种

湿空气的混合状态。


湿空气的加热过程

湿空气 湿空气的冷却过程

状态变化 过程

tz
tw
I w
R w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① 舒适性空调室内温、湿度标准
制 冷
夏季
温 度 应采用24—28℃ 相对湿度 应采用40—65%

风 速 不应大于0.3m/s

温 度 应采用18—22℃

冬季
相对湿度 应采用40—60%

风 速 不应大于0.2m/s
术 ② 工艺性空调室内温、湿度标准
工艺性空调可分为一般降温性空调、恒温恒湿空 调和净化空调等 。
空气混合
1
W
100%

O




L


夏季空 气 处 理 途 径
5
t0
4 制

3


2


W`

L O 冬季空 气 处 理 途 径
2.空气处理设备
为了实现不同的空气处理过程就要采用 制 不同的空气处理设备
冷 包括

加热设备、冷却设备、加湿设备及减湿设备 等

与 技 作为热湿交换的介质

水、水蒸汽、液体吸湿剂和制冷剂
三、空调系统新风量与总风量的确定
பைடு நூலகம்
制 冷
总风量

理 与
新风量


1.总风量
计算要求

在已知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的基础上,需要确

定消除室内余热、余湿以维持空调房间所要求的空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