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护理讲课
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
一、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栓塞导致肺通气和肺换气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吸氧; 2.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暖,避免吸入冷空气; 3.监测血氧饱和度,测血气。
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
二、舒适的改变的环境,采取舒适卧位; 2.疼痛时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如看书、听广播; 3.评估并记录疼痛的次数、程度、病人的耐受能力; 4.遵医嘱使用止痛药,观察药物的疗效; 5.多与病人交流,给予病人心理支持。
2、测量部位: 髌骨上缘15cm 髌骨下缘10cm
一侧大腿或小腿周径较对侧大于1cm即 有意义。
一般预防
(二)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 1. 进行必要的生化检查:D-D聚体、出凝血时间。
2. 遵医嘱静脉补液。
一般预防
(三)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1. 增加活动,减少血流淤滞: 定时变化体位和做下肢的 运动,如指导踝关节、腓肠肌、和股四头肌的主动活动 或被动活动。
定时(每隔2小时)起立活动, 4. 多喝水和走动,多活动腿部。
谢谢
2.术后慎用止血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的下床, 尤其是肢体手术,指导行走训练、踮脚运动。
一般预防
(四)避免血管损伤:
1. 提高静脉穿刺技能。 2. 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穿刺。 3. 持续滴注尽量少于48小时。 4. 经静脉使用抗凝或溶栓药物时,最好选择患肢远端的静
脉 ,并另开专用静脉通道。
一般预防
(五)防止静脉血栓脱落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并抬高,高于心脏 水平,禁止按摩患肢,禁止热敷或冷敷,不要过度屈曲 患肢,不可加压肢体。 1. 保持大便通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首次站立或入厕时
必须告知护士。 2. 高度警惕肺动脉栓塞可能,如出现胸痛、胸闷、晕厥、
血压下降等血流动力学障碍表现等,且无法用其他疾 病解释时,应立即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救治。
临床表现—症状
呼吸困难:最 常见,尤以活 动后明显,静 息下缓解。
咯血:提示 肺梗死的症 状,多在24 小时内发生。
咳嗽:干咳或少痰
胸痛:突然发生, 多与呼吸有关,呼 吸时加重,频率增 快。
常见症状
惊恐:与胸痛或 低氧血症有关。
低热:少数患者有 38℃以上的发热
晕厥:主要原因是 大块肺栓塞(堵塞 血管在50%以上)引 起的脑供血不全, 可以是PE的首发症 状。
二聚体正常可基本排除肺栓塞,一般作为排除 诊断筛查)
血气分析: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肺动脉造影(PAA)——金标准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是最可靠的方法(金标准), 小到3mm的栓子也可确定。但为有创性检查,可发生严 重并发症,仅仅用于其他无创方法不能确诊者。
CT肺动脉造影(CTPA)——现临床常用
物,适量的多饮水,大于1500ML/天(心功能差者不可 多饮水)。
一般预防
针对DVT成因的预防和护理
(一)评估腿部有无血栓形成的指征 1.认识DVT的临床表现 2.评估肢体肿胀,掌握测量的方法,观察有无阳性体征。
1、Homans征:将患者足 向背侧急剧弯曲时,可引 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为 Homans征阳性
陷,如:V因子突变、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抗凝血酶缺乏…
继发性:后天获得的各种病理生理变化,如:心房颤动、骨折、手
术、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使用激素、恶性肿瘤、脑卒中引起的
瘫痪致长期卧床…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 多样,有较广的临床谱,所 见症状和体征主要取决于栓 子的大小、数量、栓塞的部 位及患者是否存在心、肺等 器官的基础疾病。
两腿围差别超过2cm或较前增粗,应引起重视; 6.备好溶栓药和急救物品及药品,如除颤器、鱼精蛋白等,保证急救用品处于备用状
态。
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防治结合
预防在先 加强评估 及时处理
肺栓塞的预防
一般预防 机械预防
3 4
药物预防
一般预防
正确的评估患者 一般的护理措施
1.环境:舒适的环境,有利于静脉回流。 2.保暖:室温应在25 ℃,室温过低会造成血管痉挛。 3.戒烟:告知吸烟与PE的关联,引起重视。 4.饮食:做好饮食管理,食富含纤维、低脂、易消化的食
低分子肝素
注意:
1.该药物副作用:注射 部位疼痛、局部瘀斑 和青紫. 2.左右交替,有利药物 吸收不易引起瘀斑。 3.禁止肌肉注射—可 引起肌肉血肿。
健康指导
1.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 2. 高危人群坐姿时避免长时间的盘腿或交叉腿部,避免
长期的站立. 3. 长时间坐飞机或汽车途中、长时间办公会议,要注意
机械预防
梯度压力弹力袜 (GCS)
机械预防
静脉足泵( VFP) 间歇充气压缩泵 (IPC)
药物预防-抗凝药物
防止血栓复发和血栓的再形成,是血流动力学 稳定患者的基本治疗方法。常用药物为普通肝 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我科常用的 有低分子肝素钠 和那曲肝素钙皮 下注射。
根据体重给 药每日1—2次。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 塞管腔所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 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 多
+
肺血栓栓塞症 PTE
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 或其分支所致的肺循环功能障碍性疾病。
DVT、PTE是同一种疾病,VET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二)病因
体循环的各种栓子脱落均可引起肺栓塞。
肺栓塞的护理查房
内容摘要
肺栓塞的相关知识 护理诊断及措施 肺栓塞预防的护理措施
肺栓塞的相关知识
概念、病因、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及治疗
(一)相关概念
静脉血栓栓 塞症VET
深静脉血栓 形成 DVT
=
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 管腔所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 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
伤; 3.妥善固定管道,避免医源性压疮。
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
六、有再栓塞的危险,有肺梗死、心跳骤停风险:与原发
病有关
护理措施:
1.需绝对卧床休息:一般需2-3周。不可过度屈曲下肢,以免栓子脱落再栓塞; 2.有效制动:急性肺栓塞溶栓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松动,极易脱落,不能做双下肢用
力的动作和双下肢按摩; 3.要避免腹压剧增的因素,如咳嗽、用力大便等,需有效镇咳、促进大便通畅; 4.吸烟者应劝其戒烟;卧床期间所有的外出检查均要平车接送; 5.测量双下肢腿围:距髌骨上缘15cm处,距髌骨下缘10cm处,做好记录并交班。如
1.栓子来源 (1)血栓(最常见):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重要来源,多发生于
手术后、长期卧床等。 (2)其他栓子:如脂肪栓、空气栓、羊水、骨髓、转移性癌、
细菌栓、心脏赘生物等均可引起本病。
2.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 (1)静脉血流滞缓 (2)静脉血管壁损伤 (3)血液高凝状态
(三)危险因素
原发性:遗传变异引起,包括凝血、抗凝、纤溶在内的各种遗传缺
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热情接待患者,做好入院介绍与宣教; 2.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3.如需手术,完善术前准备(如皮肤准备、床上大、小便),
介绍手术的步骤,术中配合,术后主要注意事项等。
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
五、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排便方式改变
有关
护理措施:
1.避免长时间半卧位,督促并协助其改变体位; 2.保持床单平整无皱、清洁干燥、无渣。正确使用便器,防止擦
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
三、自理缺陷:与创伤和手术有关
护理措施:
1.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 2.日常用品放在病人伸手可及的地方; 3.保障患者住院期间安全,使用床栏,防止坠床; 4.加强护患沟通,以便及时了解、满足患者需求。
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
四、焦虑、知识缺乏:与不了解治疗方法、效果,缺乏疾病
临床表现—体征
心血管体征: 多数存在肺动脉第二音亢进;颈静脉充盈,搏动 增强肺,动此脉肺高栓压塞、重右要心的功体能征不;全肝、脏体增循大环,淤肝血颈的反表流现征。 和下肢浮肿。 呼吸系统体征: 病变部位叩诊浊音,肺野可闻哮鸣音和干湿性罗音.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
化验检查:血浆D-二聚体↑, 其敏感 性高,特异性低。(阴性的价值更大,即D-
是诊断PTE的重要无创检查技术,且安全简便。其局限 性主要在于对亚段及以远端肺动脉内血栓的敏感性较差, 不适用于碘过敏者。
下肢静脉超声——筛查病因
治疗要点
PE的治疗分为对症治疗和特异性治疗。
对症治疗:舒张支气管、改善低氧血症、止 痛、抗休克、纠正心力衰竭。
特异性治疗:溶栓、抗凝、手术,以及预防 再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