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姆定律》初中物理教学PPT课件

《欧姆定律》初中物理教学PPT课件


论 思考与拓展:如何用图像法来描述这个
规律,请同学们课后用教材14-9图描述
出来。
思考与拓展:如何用图像法来描述这个规律,请同 学们课后用教材14-9图描述出来。
欧姆定律: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U
数学表达式: I= 变换式:
R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 I-电流-安培(A)
根据 I =
U R
,导出公式
U= I R

例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
阻器 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
过它的电流值是0.6 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 时的电阻是20 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解: RL=20 Ω
串联电路IL=I=0.6 A
AL
I=0.6 A
R'
UL=ILRL
=0.6 A×20 Ω =12 V
1: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烧毁电路和仪器 2:改变待测电阻的电压和电流
2.例题分析
例1 一辆汽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Ω,
接在12 V的电源两端,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解题步骤 (1)画电路图;
(2)标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求解I。ຫໍສະໝຸດ R=30 ΩI解:
I

U R

12V 30

0.4 A
U=12 V
中I、U、R之间的关系。
二、应用欧姆定律
1.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 知量的符号; (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 完整,规范:公式、数据、结果)。
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实验数据分别 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多次测量得到如下表数据
R/Ω
U/V
I/A

第一次

1V
0.2 A
第二次

2V 0.4 A
分析第数三据次 ,得出5结Ω 论: 3V 0.6 A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控制电压一定)
(注:利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一定,记录电流表读数)
探 多次测量得到如下表数据
第五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欧姆定律
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1、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 压,电流会不会也跟着增大呢?
2、既然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么增大导 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不会减小呢?
思考
电流同时受电压、电阻两个因素的
探 影响,我们该用什么研究方法呢?
究 1.确定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具体做法:
程 1. 控制电阻一定,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再控制电压一定,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根据实验需要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探 究 过 程
讨论
实验时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设计电

路图和记录数据的表格。
究 R

V
保持电阻不变
A
保持电压不变
R/Ω U/V I/A
程 第一次 5Ω
1V
第二次 5Ω

第一次
U/V 2.5V
R/Ω
I/A

0.5 A
第二次
2.5V
10Ω 0.25A

第三次
2.5V
15Ω 0.17 A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程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
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总 一、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

正比。 二、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
结 反比。
根据 I =
U
R
,导出公式 R= U 。 I
例3 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串联, 测得它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18 A,再用 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0 V,试 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
解: R=
U I
=
220 V 0.18 A
=
1
222
Ω
例4 一个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V时,通过它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
(1)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出结论:压_成__正__比_;___ ; ((23))分综析合表(二1)数(据2,)可结得论出可结得论出:电流_电反_、压比__电一;__压定_时、__,电;导阻体|的中关的系电表流达与导体的电阻成 式为: _________ ; (4)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姆 欧姆定律的公式形式:

I=
U R
___
1A = _1_V_
律 注意: 1.公式中单位的统一性
一、欧姆定律
3.公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
电压U 的单位:V 电阻R 的单位:Ω 电流 I 的单位: A
4.注意 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
• 小结:欧姆定律中的“通过”的电流I,“两端” 的电压U及“导体”的电阻R,是对同一个导 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三者要一一对应,
在解题中把同一导体的各个物理量角标用 同一数字表示,如“R1、R1、I1”。小华的 解答是正确的。
• 2.同时性 • 例3.把一个电阻接到某电源上时,通过它
的电流为0.1A,把此电阻换接到一个3V的 电源上,此电阻的阻值为多少?
2V
U/V R/Ω I/A
第一次 3V

第二次 3V 10Ω
第三次 5Ω
3V
第三次 3V 15Ω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连接电路前先
断开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值

处,电流表和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正确 的接线柱)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阻一定)
(注: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记录电流表读数)
画、标、解(公式、数据、结果)
• 例2.如图所示,两个电阻R1、R2串联接 在一个6V的电源上,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R2两端的电压为2V,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多少A?
• 下面是小明和小华同学的解答过程,请分析有没有问题。 • 小明的解答: • 已知:U=6V,R1=10Ω,U2=2V。 • 求:I=? • 解: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 答: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0.6A。 • 小华的解答: • 解: • 答: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0.2A。
• 下面是小华的解题过程,分析有无问题。 • 已知:I=0.1A,U=3V • 求:R • 解:由欧姆定律 可得, • 答:此电阻的阻值为30Ω。
• 小结:在同一部分电路上,由于电路的变 化、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以及滑动变阻器滑 片位置的移动,都会引起电路的变化,从 而导致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 所以公式 中的三个量是对同一时间而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