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蓝蓝的威尼斯》PPT

《蓝蓝的威尼斯》PPT


二 写一写字形
鳞次zhì( 栉 )比 城huī( 徽 ) 争相zhuó( 啄 )食
部分来自《点拨》
器mǐn( 皿 ) 船tǐng( 艇 )
三 记一记词义
部分来自《点拨》
1.眺望:从高处向远处看。
眺望、遥望 辨析:
两词都有向远处看的意思。不同之处是“眺望”是从高处 向远处看,如:我一步步地迈上这座高塔,当踏上最高 一级台阶时,我向远处眺望,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遥 望”没有从高处看的意思。如:我遥望那浩瀚无边的星 空,发现那闪烁的繁星点亮了黑夜。 2.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部分来自《点拨》
3.课文为什么拿威尼斯与太湖水乡和苏州城作比较? 【答案】本题可运用对比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 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威尼斯既是像太湖水乡和 苏州城一样的水城,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突出威 尼斯“独特的瑰丽的形象”。 链接:苏教版七上《济南的冬天》一课第一段也用 到此方法。
品析第5、6自然段
部分来自《点拨》
6.课文中写到了两座桥,一座是“李亚度桥”,还有一座是“ 叹息桥”,请问作者写这两座桥的着眼点一样吗?作者写这 两座桥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17 蓝蓝的威尼斯
散 文
在意大利半岛南端,亚得里亚海边,有一个美丽 的城市叫威尼斯,她被人们称为“世界水城”。说到 她人人都赞不绝口;我们也曾通过书本、电视、网络 对她有所了解,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近它,了解它的 美。
1.感受威尼斯的绮丽风光和文化艺术。(重点)
2.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 景方法和欣赏课文优美 的语言。
可·波罗行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 的见闻。这部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
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 读一读字音
xián
diāo
舷窗
雕塑
部分来自《点拨》
zhuì
串连缀接
guī
瑰宝

荒芜
qí dǎo
祈祷
qiáo
翘首
qiào
翘尾巴
魔法记忆之因义辨音法:“翘”在表示“(人体的一 部分、物体的一头儿)向上仰起”时读“qiào”,在 表示“抬起”或“平的东西因由湿变干而不平”时读 “qiáo”。
3.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部分来自《点拨》
4.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5.瑰丽:异常美丽。
6.鳞次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那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 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集。例句:沿街鳞次栉 比的酒店、宾馆,表明这是一个典型的旅游城市。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部分来自《点拨》
4. “据说,许多年以前……”句中的“据说”一词有 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本题可运用品析字词表达效果法进行分析。 用“据说”两字,引出了关于圣马可广场的神奇传说, 给文章抹上了一层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
部分来自《点拨》
5. “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 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 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 ”这段描摹了怎样 的一幅图画? 【答案】这是一幅绚丽的秋色画面。有声有色,营造了一种和 谐、幸福的气氛,给人陶醉的感觉。这里的三个比喻也恰如其 分,特别是“画卷”这一比喻带有综合美,富有诗情画意。这 样的画卷是人与物的和谐统一,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引 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主旨:赞颂了中意两国人民悠久而深厚的友谊。
部分来自《典中点》
1.作者是怎样介绍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的?赏析“一 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水 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 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 【答案】西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个蓝色的世界。作者把 威尼斯比作“蓝色的盆景”,而威尼斯的建筑则是 “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的一簇簇村落。这个新鲜 贴切的比喻,不仅紧扣了题目,描绘出威尼斯给人的 整体印象,而且有着深邃的意境,使平凡的事物变得 瑰丽美妙起来,使游客产生了急欲去观赏个究竟的冲。
部分来自《点拨》
2. “11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相互沟通,由401座各式各样 的桥梁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 的瑰宝。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 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这段话 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里运用了两个生动贴切的比喻。前一个比喻写水 都的白天之美,后一个比喻写水都的夜晚之美。这两个比 喻的共同特点是“闪闪发光”,给人光彩夺目、如诗如画 的感觉。灯光、明月、碧水、大海、珍珠、瑰宝……这是 多么绚烂的世界,迷人的“人间奇景”啊。
游记散文(三)
来自《点拨》
游记散文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优美的叙事、抒 情文,也可以是旅途书简;可以侧重记叙或议论,也可 以夹叙夹议;可以纯然写景状物,也可以有人物、事件 以及传奇性的民间故事。
马可·波罗
来自《点拨》
马可·波罗是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 他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到达 元朝。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 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后来他口述了大量 有关中国的故事,由鲁斯蒂谦整理写下著名的《马
《蓝蓝的威尼斯》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部分来自《典中点》
1.作者重点描写了威尼斯的哪几种美? 【答案】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线索:作者的行踪。
3.让学生感受江山美丽多娇,培养学生热爱世界、 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的情感。
来自《点拨》
马信德,中国体育记者、作家,中国江苏人。 1958年出版《党救活了他》,1982年7月出版《走 向世界——中国女子排球队的故事》,1985年7月出 版《体育新闻学ABC》。
来自《点拨》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以体育外交的方式走 出国门,走向世界。作者以体育记者的身份来到威尼 斯,他不仅为威尼斯独具魅力的“水都”风光所倾倒, 更被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所吸引。于是写了 这篇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