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应用培训
上式意义为辐射能量随温度变化的梯度很大(红外遥感的基 础 )。
3)对普朗克函数求波长曲线极值, 得到:
max T 2898mK 0
此式称为维恩定律,或 称为光谱位移定律。用它可 测定太空星体表面温度,也 可用来选择对特定地物的监 测波段,如火灾检测。
4)当辐射波长很长(或温度很高)时,T足够大, 普朗克函数可以表示为:
1.:8080/esdi/search.jsp 2./ 3./data/datapool/ 4./products/elevation/gtopo30/hydro/index.html 5./catalog/index.html 6./EarthExplorer/ 7./index.php/27/Sample+Imagery+Gall ery 8./data/ ndsat etm+ and tm images for free /ortho/index.htm 10中巴卫星 /cn/default.asp 11.NOAA /nsaa/p ... 2585A2A3950668E84A0
Landsat 5 传感器参数
Landsat 7 传感器参数
TM、ETM特点
时间积累长,覆盖面大、信息量丰富; 成图比例尺1:5万到1:15万,满足国家级和省级宏观监测 的要求。
3 常见遥感数据源
(2)CBERS-1和 CBERS-2
卫星参数
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778公里 倾角:98.5o 重复周期:26天 扫描带宽度:185公里 星上搭载了CCD传感器、IRMSS红 外扫描仪、广角成像仪,由于提供了 从20米—256米分辨率的11个波段不同 幅宽的遥感数据,成为资源卫星系列 中有特色的一员。
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的分类
(1)按从遥感平台高度进行划分
航天遥感: 150km以上
遥感技术类型 (按平台高度)
航空遥感: 100m~30km
地面遥感: 100m以内
2、遥感的分类
(2)按所利用的电磁波的光谱段划分
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
遥感技术类型 (按光谱段划 分) 可见光(0.4~0.7微米) 近红外(0.7~2.5微米)
2 黑体辐射
(1)基本概念
辐射通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的辐射能量称为辐射通量, 它是辐射能流的单位。
通量密度 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称为辐射通量密度。被辐照 物表面的辐射通量密度称为辐照度E。辐射体表面 的辐射通量密度称为辐射出射度M。
E A M A
Q t
2 黑体辐射
热红外遥感
波长8~14微米
微波遥感
波长 1~1000毫米
2、遥感的分类
(3)按研究对象分类划分
资源遥感 遥感技术类型 (按研究对象)
以地球资源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的遥 感方法和实践,调查自然资源状况 和监测再生资源的动态变化。
环境遥感
利用各种遥感技术,对自然与社会 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或作出评 价与预报的统称。
3 常见遥感数据源
(5)其他高分辨率遥感数据
印度IRS数据: IRS数据每景覆盖范围70公里× 70 公里,市场零售价是2.3万人民币。该数据只有1个 波段,分辨率5.8米,成图比例尺1:2.5万。获取时 间较长。 IKNOS数据: 11公里× 11公里,3个多光谱,1个 全色,分辨率4米、1米,分辨率高,成图比例尺可 达1:5000,满足微观监测要求。但数据价格较高, 数据量大,短时间难以获取满足要求的数据。 Quick Bird(快鸟)数据:快鸟卫星是目前世界上商 业卫星中分辨率最高、性能较优的一颗卫星。其全 色波段分辨率为0.61米,彩色多光谱分辨率为2.44米, 幅宽为16.5公里。 其他:ALOS、TerraSAR、ENVISAT、RADASAT 等。
3 常见遥感数据源
(6)航空影像数据
低空、数码小飞机航空摄影,与常规航测相比,成 本低、成图比例尺大,处理方便,将是今后航空遥 感发展的热点方向。
二、遥感物理基础
1 2
遥感图像获取模型 黑体辐射
3
4 5
太阳辐射
地球辐射 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1 遥感图像获取模型
太阳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影响示意图(彭望琭,1991)
90.8 % 5.2 % 2.6 % 1.1 % 0.18 % 0.11 %
4 地球辐射
地球也近似可看为黑体,向外辐射能量。
地球辐射能量分布为:
m 5 ~ 8 m 14 ~ 30 m
0~3 >1 mm
占有0.2 % 占有10 %
3~5 8 ~ 14
m m m
占有0.6 % 占有50 %
S
R
2
立体角的物理意义
立体角表达点状地物向各方向辐射量,在以点状地 物位臵为球心的某一球面上的某一局部球面上获取 辐射能的比例。同样道理,立体角可以表达球上局 部面向外辐射能量,在其垂直方位上的一个点接收 到的能量比例。这就是为什么遥感传感器(包括人 肉眼)距离地物越近,则地物相对于传感器立体角 越大,收到地物辐射能越多,地物辨别越清楚。
IS
~
1
4
I S 为散射光光强(Intensity of Scattering light)
为波长
由此可见,瑞利散射对紫外、紫、蓝光散射量很大,而对红 光、红外散射量极小。 这是晴朗无污染天气天空呈蓝色的原因,也是清洁水发蓝的 原因。
2 遥感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系统包括:空间信息采集系统(包括遥感 平台和传感器),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包括辐射校 正和几何校正),地面实况调查系统(如收集环境和气 象数据),信息分析应用系统。它是一个多维、多平台、 多层次的立体化观测系统。
后遥感技术系统
后遥感应用技术 是一种遥感信息深化 应用的技术,其含义 是指将遥感技术与传 统地学方法相结合, 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 合的一种信息综合应 用技术。其内容涵盖 信息处理、信息解译、 信息分析、信息表述 和信息应用等一整套 方法技术系统。
SPOT 5成像装臵的分辨率和视场等参数
3 常见遥感数据源
(4)MODIS数据
MODIS是Terra和Aqua卫星上搭载的主要传感器之 一,两颗星相互配合每1-2天可重复观测整个地球表 面,得到36个波段的观测数据。 空间分辨率: 250 m (波段1~2);500 m(波段 3~7);1000m(波段8~36)。 MODIS测量的基本目标可概述如下:1) 陆地和海 洋表面的温度和地面火情。2) 海洋彩色,水中沉积 物和叶绿素。3) 全球植被测绘和变化探测。4) 云层 表征。5) 汽溶胶的浓度和特性。6) 大气温度和湿度 的探测,雪的覆盖和表征。7) 海洋流。
6000k 4000k
.
. .
对普朗克定律的讨论:
1)黑体辐射的能量只与波长、温度有关,与物质组成无关,发 射能量是一个连续的波长谱; 2) 对普朗克公式积分可得到:
W T 4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
再差分:
W 4T 3T
为斯蒂芬— 波尔兹曼常数,单位为
W m K
2
0 4
(1)基本概念 辐射强度 I
辐射强度是描述点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的,即指点辐 射源在某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辐射亮度L 辐射亮度确定面辐射源的辐射强度。它指辐射源在 某一方向的单位投影表面在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 量。
2 I L( ) w(A cos ) A cos
2、遥感的分类
(4)按应用空间尺度划分 全球遥感
全面系统地研究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 遥感的统称。
区域遥感 遥感技术类型 (按空间尺度)
以区域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为目的的遥 感信息工程,它通常按行政区划(国家、 省区等)和自然区划(如流域)或经济 区进行
城市遥感
以城市环境、生态做为主要调查研究对象 的遥感工程。
CBERS-1传感器参数
3 常见遥感数据源
(3)SPOT系列 卫星平台
SPOT-1—1986年2月22日 SPOT-2 —1990年1月22日 SPOT-3—1993年9月22日 SPOT-4—1998年3月24日 SPOT-5—2002年5月3日
特点
对建设用地比较敏感;成图比例尺1:3万到1:5 万。数据范围60公里× 60公里。SPOT与TM数据是 目前遥感监测常用的数据,两者的融合是遥感监测 技术过程中常用的组合方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非 遥感专业人员的识图。
遥感原理与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广军 cugbwgj@
提
一
概
纲
述
二
遥感物理基础
三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四
ENVI应用
一、概述
1
遥感及其分类
2
遥感技术系统
3
常见遥感数据源
1 遥感及其分类
1、遥感(Remote Sensing)
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
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
I w
A w R2
决定了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和 光谱分辨率的相互关系
2 黑体辐射
(1)基本概念
黑体 黑体是对外界辐射量完全吸收的理想物体,自然界 并不存在。 自然界存在着灰体,即一部分能量吸收,一部分能 量反射。 灰体辐射的规律接近黑体。
(2)黑体辐射定律,即普朗克定律。
W
2hc 2
5
1 e ch / KT 1
W 为波长为 时的辐射通量密度,单位 w / m2 · 为波长,单位为m c 为光速 2.98 10 m/s
8
W
h 为普朗克常数 6.6256 1034 J · s K 为波尔兹曼常数 1.38 10 23 J / K0 T 为绝对温度,单位为K 0 此式有两个自变量: 、T ,其它都是常数 因而可写为:W = ƒ ( ,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