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近十年河南省水资源利用分析完成人:班级:学制:专业:地理科学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 (1)引言 (1)1 河南水资源及利用基本状况 (2)河南省水资源现状 (2)河南省水资源利用现状 (2)2 水资源变动分析 (3)2000-2009年河南省四大流域各部门用水量变动分析 (3)2.1.1海河流域不同部门水资源利用情况变动分析 (5)2.1.2黄河流域不同部门水资源利用情况变动分析 (5)2.1.3淮河流域各个部门十年间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变动分析 (6)2.1.4长江流域各个部门十年间水资源利用的变动分析 (7)3 对河南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8)参考文献 (10)Abstract (10)关于近十年河南省水资源利用分析摘要: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随着中原崛起的计划的实施,工业发展速度也将日新月异。
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需求,工农业发展用水需求大幅增加,对我省的淡水资源利用情况考验更加严峻。
如何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 成为河南省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新时期的水利战略的重点应是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措施的优化组合, 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以2000—2009年的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数据为基础, 结合河南水资源的状况,运用GIS,excel等工具,统计分析得出河南省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局部区域内不同水体之间相互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新方法;以及在一定年限内,区域水系的统一规划管理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水资源水利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状况;河南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原崛起计划的实施,河南省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农业发展更加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加大,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全省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势在必行。
通过对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文献研究学习,整理出一些专家对水资源利用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本文在借鉴研究方法的同时,避免与他们研究方向上的重复。
力求从新的角度来提供新的措施为河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驾护航。
贵州省织金县水利局郭平通过我国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匀, 用水成本增高, 经济成本增大; 水质污染严重, 水环境遭到破坏, 致使部分地区呈现水质性缺水的研究,得出了启用经济杠杆: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管理, 合理确定水资源的商品价值,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污水处理产业化, 征收水资源税, 通过各种经济途径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
封莉,赵辉通过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现状研究,提出了;建立统一的黄河水价;保护黄河和内河水环境、鼓励开发利用非黄河水资源替代黄河水资源[1]。
从而最大限度发挥黄河水资源的效益,实现其长期可持续利用的新方法。
河南省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的王学云提出实施气候工程,走生态经济型环境水利模式的水利管理新模式[2]。
通过对这些专题研究论文的学习,我们发现目前主流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某个水流域如何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以及如何利用政策体制或者经济体制的介入,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通过对整个河南省各个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横向对比及2000到2009年各个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的纵向对比,提出局部区域内不同水体之间相互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新方法;以及在一定年限内,区域水系的统一规划管理模式。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只对河南省黄、淮、海、长四流域水资源状况作简单探讨,别的不做分析。
1河南水资源及利用基本状况河南省水资源现状河南横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4 大水系, 境内1500 多条河流纵横交织, 流域面积100 km2 以上的河流有493 条。
黄河横贯中部, 境内干流711 km, 流域面积万km2, 约占全省面积的1/ 5。
省境中南部的淮河, 支流众多, 水量丰沛, 干流长340km, 流域面积万km2,约占全省面积的1/ 2。
北部的卫河、漳河流入海河。
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注入汉水。
当前,河南水资源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水量不足, 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85 mm, 相当于1 296 亿m³的水量。
约有76%的水量被植物、土壤吸收和水面蒸发, 只有24% 的水量形成了地表河川径流。
全省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474 亿m³。
过境水最多可利用量为180 亿m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30 亿m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90. 1m³, 大大低于全国人均水平, 在全国各省区中排在约24 位。
受降水的影响, 全省的水量季节分配不均, 年际变化较大。
河南水资源利用的可靠性不大, 常常造成年际间旱涝不均的现象。
河南省水资源利用现状用水量大, 水资源利用低。
河南工农业用水增长很快,平水年需水220 亿m³, 中旱年需水290 亿m³ , 现有的各类蓄、引、提水工程供水200-230 亿m³ , 尚缺水20- 60 亿m³。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水的供需矛盾会日益突出, 水源不足已成为河南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限制性因素。
水资源浪费与水污染严重。
河南水资源不仅稀少, 而且浪费严重, 水的价格远远偏离价值, 另外水污染现象严重。
产业结构不合理, 造纸、制革等高耗能、重污染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对卫河、白河、蟒沁河等流域造成严重的污染; 贾鲁河、惠济河、沙颍河、黑河等流域污染也非常严重。
2河南省不同流域2000—2009十年间水资源利用变动情况分析2000-2009年河南省四大流域各部门用水量变动分析通过整理出十年间黄河、淮河、海河、长江的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的变动数据(如表1),以及excel分析统计图表(如图1),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各个流域各个部门十年间的水资源利用变化情况。
下面,就不同流域不同部门的水资源利用变化情况,我们逐一分析,得出河南省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趋向,以及存在问题,从而找出原因,提出应对措施。
图1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4表1 四流域近十年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海河农业工业生活合计黄河农业工业生活合计淮河农业工业生活合计117长江农业工业生活合计图1 2000-2009年各流域用水量比较2.1.1海河流域不同部门水资源利用情况变动分析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海河流域,2000-2009年间河南省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基本保持不变,生活用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海河流域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工农业用水量在十年间没有显著上升趋势,但是农业用水的使用会导致土壤的盐碱化,工业大量用水会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我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华北平原,淡水资源的供应和安全问题历来就是一大问题,我省今后在海河水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规划管理,农业上防治过度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做到合理灌溉,减少农药化肥使用过程中不当的排放,避免导致海河水质的恶化。
随着我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生活用水量显著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导致海河地下水位的下降以及河水的进一步污染,所以,在今后的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城市生活用水的合理利用,防治过度浪费导致的过度开采海河水,进而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区域,出现恶性用水循环,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用水过程中各个城市下游建立污水处理厂,不达标,不排放。
上游地区做好水源头保护工作,做好生态林的建设。
整体海河开发上应明确以防洪除涝为主,并结合发展灌溉、供水、航运、发电等方面的综合利用;认识到前-段时期“以蓄为主”的方针片面地强调水库的拦蓄作用,处理不好蓄泄关系,以排为主,洪涝兼治。
并以“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究效益”为指导,根据防洪体系已基本形成和已暴露出来的问题,近期应把治理重点放在现有工程的除险、加固、恢复标准、工程配套和经营管理卜,以巩固完善防洪体系,增强防洪能力。
2.1.2黄河流域不同部门水资源利用情况变动分析从表一可以看出,在黄河流域农业用水量2000—2009年间波动中保持稳定,而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显著增加。
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2003年河南省把中原崛起纳入工作目标,河南省方方面面都投入这项伟大的事业之中。
特别是2004年3月,全国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把中部崛起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之后,中原崛起更是赢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出现了非常好的发展势头。
中原崛起导致了河南省集中精力推进工业化,历史性地加速城镇化,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大力推进的过程中,河南省的淡水资源,特别是黄河的水资源受到了巨大的考验,随着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的大幅增加,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成为了首当其冲的问题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五百五十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更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这是黄河的老问题泥沙含量大,多次改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开封段河床抬升导致行成地上悬河,多发洪涝灾害,甚至会出现断流。
所以在黄河之前的治理中一直强掉首先治沙。
现在黄河又面临了新的问题,快速工业发展导致的河水污染量增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地下水形成漏斗。
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依然要坚持治黄河首先治沙的原则,同时要统筹兼顾河流中工业三废大量增加的局面,以及生活用水过度提取导致的水资源的不足等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上游属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率极少,中游为主要补给区但水土流失严重、季节变化大,下游流域面积小,补给少;流域内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粮食增长率;调节能力较低,水资源管理不统一;水费低廉,低水价唤不起人们的节水意识,工农业用水浪费极大;急剧降低黄河水的利用率。
河道沿岸工厂污水排放过多。
所以,我们的应对措施中将主要解决这些问题。
2.1.3淮河流域各个部门十年间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变动分析通过上图下面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淮河流域的各个部门用水量都在不断增大,其中农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所占的比重最大,可以说,河南省是农业大省,而淮河是河南省农业的“血液”,人民生活的命脉。
治理淮河要贯彻综合治理、集中治理的方针,要以小型为主,大型为辅,加上必要的、可能的大型工程。
统一治理包括: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