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及方法
发表时间:2019-12-24T09:54:50.98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3卷第13期作者:王卫华[导读] 地理目前是高中课程的主要学科之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现在都大力支持地理科学研究,并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摘要:地理目前是高中课程的主要学科之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现在都大力支持地理科学研究,并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教学的第一任务,课堂是第一阵地,地理教师是第一责任人。
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内容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与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生活化教学”无疑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
们觉得地理课容易学习。
强调生活化教育,可以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提高地理学科基本技能。
关键字: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方法前言
我国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发展,学科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虽然中学后教育仍有可能影响教育活动,但教育活动已开始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生命教学模式也是发展教育的不可避免的选择。
因此,每个中学地理教师都应更加关注和重视这一问题,并有能力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
日常生活教育模式,以提高中学地理教育的效率。
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正逐渐朝着一条新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符合当今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必须适应当今学生的需要。
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现象为基础的日常生活教育模式,开展了详细的教育活动。
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特别是在中学的地理教育方面。
因此,为了使教师在课堂上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必须制定适合生活的教学模式。
一、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从地理学科的性质来说,地理知识点是抽象的,刚开始学习地理知识,就会难以理解,则会对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产生严重影响,此外,长期的学生信心将受到损害。
将地理知识从熟悉的生活开始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迅速地获得地理信息,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学生最能接受的教育形式是学习与生活、地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反思并理解这一学科。
近年来,地理不再完全以记忆为基础,而是以生活的融合和学生分析能力的考察为基础,地理知识中心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地理是一门基本的理论和实践学科,一方面因为地理知识与个人的生活、生产和地理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因为研究、经验、调查等等。
这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例如,在高中地理课上。
学生生活教育是学习地理的必要条件,也是地理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体现。
提高认识和主动性使学生容易学习地理。
二、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为了使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成为现实,首先必须了解生活化的真正意义。
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即,以生活作切入点进行教学,将生活化内容引入教学设计,创设生活化情境。
(一)以生活作切入点进行教学事实上,地理描述的就是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球上的一切事物。
将生活实际问题纳入教学,它可以与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地理,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地理,可以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例如,当我们谈论中国的气候时,我们知道中国的气候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在学校所在地作为入口,让学生思考学习地点的气候特征,并在中国找到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
比如中国东北部和西北部,让学生思考当地气候的特征,其次,关于他们所处的纬度,以及是否所有的地区都是这样的气候,有没有特殊的存在,因为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指导,以及生活的现实,学生迅速融入地理和记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地理。
(二)将生活化内容引入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内容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理解接受教育的过程。
高中地理最抽象的内容是地球运动。
地球每天在转动,但是学生们不一定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更不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
如果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以生活化的问题引入,例如,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斗转星移;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学生们就会思考这些问题。
这时教师讲地球运动,讲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我们湖南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那其他地区的学生和我们感受相同吗?问学生冬季和夏季什么时候起床上学?放学时外面的天色是否相同?学生就会思考昼夜长短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及房屋朝向,学生会思考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及太阳的方位。
这些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再讲地理原理时学生很快就会有认同,培养学生从地理的角度看问题,学生也会提出许多地理问题,课堂就会变得生动,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地理知识。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
现阶段我国中学教育很难走出课堂进行实地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地理课堂,因为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地理知识适用于日常生活,选择的材料既要学生知道又不被学生熟知,例如,在讲到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大多数学生生活在远离工业区的地方,可能不了解工业生产布局的特点。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工业园区,了解工业区的位置,不同工业布局应考虑的因素,分析工业布局条件,评价工业区选址是否合理。
通过学生视角认识城市布局,通过思考,课本知识更容易进入学生的大脑。
然后,教师补充他们的知识,通过相关资料和数据,分析不同地区的工业布局。
地理教师要学会整合资源,利用网络及其他各种途径,将生产、生活与地理教学联系起来,积累资料,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结语
地理知识的发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发展,加深他们对地理科学的了解。
地理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与生活有关,在实践教育中,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将生活与地理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掌握对生产、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以后,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将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为今后工作生活提供必要的支持。
教师必须认识到,不能盲目地提供日常生活教育,科学合理地运用专业知识,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才会对地理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地理学习效率作出真正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戚峰.新课改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86.
[2]赵有.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9(32):105.
[3]朱隆帅. 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40-442.
[4]袁冬.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张保江.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分析[J].学周刊,2018(25):123-124.
[6]李燕清.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分析[J].中学课程资源,2016(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