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
C (1)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
B 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考纲展示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解释其 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 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 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的地域形态
1、影响因素
地形、地貌、河流;政治、交通等
2、形态类型
集中式(团块状)、组团式、条带式
类型 影响 因素 优点
缺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
成都市
集中式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化的 主要因素,其中土地地租的高低在经济 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影响地租高低 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 捷程度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①.距市中心远近
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 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 地租的高低。
各类土 地利用 付租能 力随距 离递减 示意图
(1)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 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
(2)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地租较低, 一般为住宅用地。
(3)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 峰,多为商业用地。
例1.(上海卷)下图 是某城市从市中心 到远郊的土地利用 空间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 (1)~(2)题。
社 会 因 素
种族因素对住宅区分化的影响也很大
社 会 因 素
4、城市功能热区点的探合究理显规身划手
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关键,关系 到整个城市能否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因此,在合理协 调城市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 面:
(1)要有便利的交通;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 染; (3)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应设置防护带。体育馆、学 校、儿童机构、医院等,不应设置在防护带内。
B、拓宽了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
区位特点
成因
目的
不断向市区外 缘移动
①市中心土地日益紧张, 地价飞涨,交通拥挤,环 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②规模扩大,布局不合理
③第三产业的兴起
为了降低成 本、保护城 市环境
趋向于沿主要 交通干线分布
工业生产活动对运输 的需求
便于原料的 运进和产品 的运出
3.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
地形:完整 开阔的平原
便于集中设置完 善的服务设施, 便于行政管理, 节省建设投资。
重庆市
兰州市
组团式
条带式
地形、河流
地形、河流、 交通
分散生产,分 各个部分接近郊
散管理,环境 区,亲近自然,
污染较小
环境污染较小
集中分布容 易产生生产 和生活污染 等环境问题
用地比较分散, 联系不太方便, 市政工程设施的 投资相对高
C
历史因素
天安门广场交通便捷,却 没有高楼大厦,为什么?
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天 安门广场、故宫都是具 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 。如果在广场周围建筑 起高楼大厦,必然会破 坏这一古老建筑的风格 —。—保护历史遗留痕迹
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 原因
社 会 因 素
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②.交通通达度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 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具体分析如下:
常见地租曲线图及判读方法
考查城市中地租变化的图像有坐标 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要在理解以上 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读图方法仔细 分析。这往往成为题目解决的关键点所 在,常见类型如下所示:
A.坐标图
B.立体图
交通通达性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通达性越差,土地 价格或地租就越低,因此城市地价(地租水平)并不是由市 中心向四周递减的一个同心圆,而是随着交通通达度的变化 而起伏,从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图所示:
C.地租等值线图
在判读这类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 和交通通达度的影响这两个方面。从综合付租能力 和地租水平两方面看,一般在地租高峰处和次高峰 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 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区域形成工业区。
A.①②
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A.①和②
B.①和④
C
C.②和③
D.③和④
例3(导与练 P102)图7
为某城市功能分 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 ~2题
1、 图7 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
A.①
B.②
C.③
D.④
2、 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
集中于两个方 向,运距很长 ,不便于行政 管理,建设投 资较大
每个城市的形态虽然有各自的特征,但 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交通运输的发 展,科技、文化、旅游业的影响和社会 生活的改善,城市地域沿高速公路,向 环境优美的方向不断扩张,城市形态也 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的分类:
(1)商业用地 用地
(2)工业
(3)政府机关用地
(4)住宅用地
(5)休憩及绿化用地
(6)交通用地
(7)农业用地
2、主要的功能区
形成
功能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1、各功能区之间无明显界线 2、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住宅区
1.城市中的地位
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60%
2.分化
A、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B、在位置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状况
商业区
1.位置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2.区位需求 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 )
工业区
1.形成原因
现代工业由于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很 强,城市中的大部分工业,在地域上集聚,可以缩减生产成本 。2.集聚效益好处 A、加强了城市的经济实力
2.分化
A、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B、在位置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状况
高级住宅区 位于高坡、城市外缘,接近文化区,环境优美。
低级住宅区 位于低地,接近内城(城市中心或中心商务区)和 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
住宅区
1.城市中的地位
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