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第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
高考第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
高考第一轮复习:
人文 地 理
——城市与城市化
知识网络
【考点1】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1、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大__、乡村变为_城__镇__的过程。
2)标志
3)动力
4)城市化的意义
①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 区域经济发展。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
2. 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对点演练】
资料书P115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分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2. 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 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状况 B. 产业结构 C. 人口政策 D. 自然环境
通拥挤
环境 第三产业的
发展
图 解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 地区的过程。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不同表 现阶段。 郊区城市化:二战以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 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 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根据统计,几乎4 000万 人(占全美人口1/5)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他原因,每 年至少搬家一次,而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 人口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
【对点演练】
(2018 江苏卷)
资料书P1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
3释互、疑动发解 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及原因 资料112页
惑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
早
晚
起步
目前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 水平 比重在60%~80%
城市化水平较低
发展 趋势
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 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 化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 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 达国家;少数大城 市迅速膨胀
析A、B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阶段Ⅱ中,A、B城市化处于什么阶段? 郊区城市化
2)读图分析阶段Ⅲ中,A、B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沿河流延伸;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A、B城市相连,形成城市带
3)比较阶段Ⅰ和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
阶段一: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商业、工业、 住宅混杂分布。
阶段三: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城市中心为CBD
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化人口外迁 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 口也想外迁移,出现了人口负增长。这就是说,整个大 都市区出现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 小城镇,国外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 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 的专业人员回城市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 1980—1984年间,就有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7 个城市在市区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
A.城市化
B. 郊区化
C. 逆城市化 D. 再城市化
【对点演练】
资料书P116
(2018·浙江卷)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
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
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
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问题
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完成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对点演练】
活页考点
(2018 重庆卷) 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完成
1.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南多北少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对点演练】
活页考点
(2018·浙江文综)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
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
【对点演练】
资料书P115
下图为城市发展阶段及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如图所示,城市的发展阶段一般为 A.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B.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化 C.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再城市化 D.郊区城市化—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2.中心城市人口处在最低值的阶段是
合理性 问题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
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 展水平不相适应,造
对合理
成许多社会问题
【对点演练】
资料书P113
(2018·四川卷)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 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
1. 1985~2018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
趋势为 ( )
时 19-20世纪 20世纪50- 20世纪70- 20世纪80
间
70年代 80年代 年代后
表 人口由乡村迁往 人口由市区 人口由市区 人口迁回
现 城市,农村地区 迁往郊区 迁往农村和 市区
转化为城市地域
小城镇
成 城市的拉力和 市区人口激增 为追求更 开发中心区
因 乡村的推力 地价上涨,交 好的生活 高科技产业、
②城市化不仅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 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 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 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城市化的进程
世界城市化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中期
中期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