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染整工艺原理4直接染料染色

染整工艺原理4直接染料染色


染液温度40~80℃
开车冲淡率x%~25%
直接性高,冲淡率高
轧染时轧液内一般含有染料、纯碱(或磷酸三钠)0.5~1.0g/L,润湿剂2~5g/L
路漫漫其悠远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直接染料染色须注意的问题
➢ 化料(水质影响)
➢ 化料用软水或加纯碱、磷酸三钠等1-3g/L,必要时高温沸煮
➢ C.I. Direct Green 6 对硬水敏感 ➢ C.I. Direct Green 8 遇铁变兰且暗 ➢ C.I. Direct Green 12 遇铁变兰且暗
➢ 直接染料扩散速率和半 染色时间的差异大
➢ 扩散系数高低相差可达 100倍以上
➢ 升高温度,扩散系数增 加
➢ 对于扩散速率低、上染比 较缓慢的染料,需要提高 染色温度,以获得较高的 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
染料
半染时间 扩散系数, ,min( 108cm2/min 粘胶丝) (粘胶片)
直接橙R
0.11
直接染料的稳定性
➢ 还原剂剥色 ➢ 拔染印花(某些偶氮染料偶氮基稳定)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三章 直接染料染色
➢ 概述 ➢ 直接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直接染料的稳定性 ➢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与工艺分析
路漫漫其悠远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浸染(散纤、纱、织物卷染)
➢ 聚染
➢ 在纤维上吸收光谱变化与在染液中一致,聚集使最大吸收波 长(λmax)降低
➢ 染料中的氢键和芳环同平面结构都有利于D聚集,直接性高
路漫漫其悠远
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与工艺分析
➢ 温度效应 ➢ 盐效应 ➢ 直接染料的应用分类 ➢ 直接染料和纤维的结合状态
路漫漫其悠远
➢ 温度度对上染百 分率的影响
➢ 直接染料结构差 异大,温度对上 染百分率影响较 大
➢ 提高温度会降低 染料的平衡上染 百分率
路漫漫其悠远
温度效应
温度效应
➢ 温度对扩散速率的影响
➢ 染色工艺控制
➢ 电解质(盐)
➢ 加NaCl(或Na2SO4)促染 ➢ 用量10 – 30 g/L,中途加入
➢ 温度
➢ 不同染料控制不同的升温速度 ➢ 低温染料:70℃以下 ➢ 中温染料:70-80℃ ➢ 高温料:分段沸染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三章 直接染料染色
➢ 概述 ➢ 直接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直接染料的稳定性 ➢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与工艺分析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三章 直接染料染色
➢ 概述 ➢ 直接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直接染料的稳定性 ➢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与工艺分析
路漫漫其悠远
直接染料的稳定性
➢ 酸稳定性
➢ 染蛋白质纤维
➢ 要求pH2~9不变色
➢ 邻、对位有胺基的偶氮染料
➢ 稳定性差
路漫漫其悠远
盐效应
➢ 直接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
➢ [Dz-]f、[Dz-]s可以直接测得 ➢ 染液中的钠离子
➢ 电中性原则
➢ 纤维上的钠离子
➢ 电中性原则
➢ 唐能平衡
路漫漫其悠远
盐效应
盐效应
➢ 直接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
➢ 线性关系式
➢ 同一染料在同一温度下染不同纤维素纤维,-⊿µ°基本相 同
➢ 同一染料染同一纤维素纤维,温度升高,-⊿ µ°下降 ➢ 斜率为1 ➢ 纤维素的染料可及容积(V)
结合重要
➢ 染着状态推定方法
➢ 二色性系数
➢ 偏振光振动面与纤维轴平行或垂直时,染料染色后沉淀重金属呈现不 同的颜色
➢ D=K∥/K┻ (吸收强度之比与波长无关,为定值,仅与排列状态有关) ➢ D→∞,染料//纤维,染料取向度高;D=1,染料-纤维杂乱
路漫漫其悠远
直接染料和纤维的结合状态
➢ Pfeil认为染料在纤维内部聚集
匀染困难的染料
➢ 碱性、高温、纤维易氧化
➢加酸性物质,如(NH4)2SO4以减弱OH-
染料在高温下易还原
加温和氧化剂(防染盐S)
路漫漫其悠远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轧染
浸轧染液 → 汽蒸 → 水洗(固色)→ 烘干
处方:x浸x轧 轧余率
40~80℃ 固色剂r,冰醋酸 3~8分钟 硫酸铜,冰醋酸,铬盐等
➢ 直接染料缺点
➢ 水洗牢度差
➢ ~3级(40℃皂洗)
➢ 日晒牢度差
➢ 除铜盐直接染料(铜盐后处理染料)6级以上外,其它直接 染料3~4级
➢ 用途
➢ 棉针织、丝绸、粘胶染色(牢度比棉高1/2~1级)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三章 直接染料染色
➢ 概述 ➢ 直接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直接染料的稳定性 ➢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与工艺分析
➢ 抽伸增加,取向度增加,孔隙直径变小,扩散速率下降
➢ 纤维表皮结构
➢ 粘胶表皮取向度>铜氨表皮取向度,扩散速率反之
➢ 截面形状
➢ 粘胶:圆锯齿形,表面积大,吸附速率高,扩散速率低 ➢ 铜氨:圆形,表面积小,吸附速率低,扩散速率高
➢ -△μ°
➢ -△μ°大,吸附速率高,扩散速率低
➢ 染料聚集度
➢ 聚集度大,扩散速率低
路漫漫其悠远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反应型固色剂
➢ 结构
➢ 以环氧氯丙烷为反应性基团,与胺、醚、羧酸、酰胺等反应 而制得的聚合物
➢ 该类为反应性无醛固色剂,目前使用较广泛
➢ 原理
➢ 封闭水溶基、成膜、与纤维、染料或自反应交联成膜
➢ 效果
➢ 基本能达到Y、M牢度,变色性较小,环保型
路漫漫其悠远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电荷效应的唐能模型
➢ 膜外离子浓度: [Na+]s 、 [Dz-]s
➢ 膜内离子浓度:[Na+]i 、 [Dz-]i
➢ X-为纤维表面所带电荷 ,n为膜内单位重量纤维 所带X-电荷数,V为单位 重量纤维的唐能膜内体积
➢ Na+和Dz-的位能=化学位 +电位→电化学位
路漫漫其悠远
盐效应
盐效应
膜内外钠离子的电化学位
路漫漫其悠远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固色机理
➢ 封闭染料的水溶性基团 ➢ 与染料形成低水溶性的金属离子络合物 ➢ 在纤维表面形成立体网状的聚合物薄膜封闭染料 ➢ 与纤维反应发生交联,形成高度多元化交联网状体系
➢ 固色剂及固色工艺
➢ 固色以阳离子型固色剂为主,其它有金属盐固色等, 但应用不多
➢ 主要讨论阳离子型固色剂
➢ 合成染料应用初始阶段
➢ 棉需媒染剂处理才能上染
➢ 第一個合成的直接染料
➢ 刚果红(Congo red)
路漫漫其悠远
➢ Paul Bottiger,1884年 ➢ 属於偶氮染料 ➢ 溶于水 ➢ 无需用媒染剂处理
概述
概述
➢ 直接染料的优点
➢ 使用方便 ➢ 价格便宜 ➢ 色谱齐全 ➢ 能染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
醌式结构,色深效应
➢ 例如:刚果红对酸敏感,已不用作染色 ➢ 用此原理,一些染料如刚果红(pH3~5兰→红)等被用作酸
碱指标剂
路漫漫其悠远
直接染料的稳定性
➢ 碱稳定性
➢ 染纤维素纤维
➢ 要求pH4~10不变色
➢ 邻对位有-OH的偶氮染料
➢ 稳定性差
酸性橙 I
路漫漫其悠远
酸性橙 II
➢ 对还原剂的稳定性
路漫漫其悠远
直接染料的应用分类
➢ 依据
➢ 扩散速率或匀染性
➢ 根据染色性能的不同, SDC分类法 /英国染色者协会将直接染料分成三 类
➢ A类染料:匀染性染料 ➢ B类染料:盐效应染料 ➢ C类染料:温度效应染料
染料性能
A类
B类
C类
分子结构 简单、小 复杂、大、磺酸基多 复杂、大
聚集倾向

大对扩散速率的影响
➢ 提高染色温度
➢ 可以提高扩散速率
➢ 纤维溶胀,孔隙大 ➢ 染料聚集度低 ➢ -△μ°低 ➢ 染料分子动能大,具有活化能的分子个数增加
➢ 温度对拼色工艺的影响
➢ 选同类直接染料
➢ 拼色上染百分率<单独上染百分率 ➢ 低温时更显著(原因不很清楚),可能是不同染料分子在染
180
直接坚牢橙G 0.07
156
直接橘黄G 0.26
90
直接红2B
0.8
30
直接桃红B 1.7
15.2
直接天蓝FF 15.9
8.0
直接坚牢蓝 24.1
5.1
2BN
直接绿BL
55
1.73
直接坚牢橙AG 155
0.71
路漫漫其悠远
直接染料染色原理与工艺分析
➢ 影响扩散速率的因素(回顾复习)
➢ 抽伸率
➢ 反应型固色剂
➢ 工艺
固色剂0.5-2% pH:5-6 T:40-60℃ t:20-30min
➢ 其它类型固色剂
➢ 用二乙烯三胺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再经芳胺盐醚化的 固色剂(TCD-K)
➢ 用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胺聚合的季胺高聚物无醛固色 剂(GS)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三章 直接染料染色
➢ 概述 ➢ 直接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直接染料的稳定性 ➢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与工艺分析
路漫漫其悠远
盐效应
➢ 电荷效应的唐能模型
➢ 假设一
➢ 在某一距离(l)内,电位 ψ为定值,超过l距离(r>l ),ψ→0
➢ 假设二
➢ PQR为等电位双电层, QR为该双电层和溶液本体 的交界线,它可作为一半 透膜,即:唐能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