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能源革命与低碳经济

新能源革命与低碳经济

新能源革命与低碳经济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建筑工程系(徐伟强201027072 建工10-2班)一、摘要: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1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二、关键字:新能源;低碳经济;可再生持续利用能源;节能减排。

三、引言: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民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因此,各种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就随之出现,所以,国家政府提出了很多政策,开发新的能源,减少环境的污染,节能减排就显得异常重要,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正文:一、新能源的含义:①新能源的概念所谓的新能源是指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来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能源,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

②新能源的主要特点(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5)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

③新能源的种类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为三大类:(1)大中型水电;(2)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3)传统生物能。

2、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指除常规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核裂变发电之外的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和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氢能、燃料电池等二次能源。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

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能源是人类藉以克服困难,维持生存的原动力,譬如太阳给我们光热,风吹动风车可以发电,燃烧汽油可用以推动汽车,使用瓦斯可以烹调、取暖,凡此种种如太阳、风、汽油、瓦斯等都是能源。

而20世纪以来世界能源消费大幅增长,人均消费能源的多少,往往被看作一个国家贫富的标志。

进五十年来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有赖于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21 世纪,随着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以及煤炭等常规能源直接燃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大气污染、酸雨和温室效应等的加剧,新能源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三、世界新能源发展情况(一)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1.风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从1980年开始逐渐发展起来,90年代中期欧盟进入风电规模化阶段,尔后美国,以及中国、印度都先后进入了规模发展阶段。

当前,并网型风机正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单机容量1兆瓦以上的风机已经成为主导产品,5兆瓦的风机已经投产,更大容量的也在研发之中。

2.太阳能技术太阳能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光伏发电、热发电和热利用。

光伏发电系统根据其与电网的连接方式可分为独立光伏系统和并网光伏系统两大类。

经过多年的发展,光伏发电目前是一种较为成熟、可靠的技术,并已经逐渐从过去用于独立的系统,朝大规模并网方向发展。

太阳能热发电目前的主要技术类型有碟式、塔式和槽式,发电效率在20 -30%之间。

太阳能热发电装置一般都有转动部件和高温部件,需消耗水,不适合在边远和干旱地区大规模发展。

而且目前的成本较高,应用场合受限,目前主要在美国和南欧有部分的商业化项目,其它地区主要处于技术试验和示范阶段。

3.生物质能技术生物质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发电、供热和生产液体燃料。

生物质发电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主要有直燃、混燃、气化、沼气、垃圾填埋气发电等技术。

由于生物质发电技术依赖于生物质资源,其成本下降和效率提高的潜力不是很大。

(二)新能源发展与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能源利用经历了薪柴时代、煤炭时代,目前处在以油气为主的时代。

随着人类大量的使用化石能源,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必将出现新的转型,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新能源将是最具现实性的选择。

四、我国新能源发展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2000年以来,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我国风电产业率先加速发展,目前已经开始规模化发展,具有了初步的产业体系轮廓。

主要表现在:进入快速规模化发展阶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风电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最近三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连续翻番,令世界瞩目。

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国开始在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和江苏沿海地区规划筹建七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将形成一批“风电三峡”。

2.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太阳能的利用包括发电和热利用。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迅速扩张,太阳热水器在城乡居民生活热水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是太阳能热水器。

到2008年,我国累计保有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约1.3亿平方米,年生产能力3000万平方米,使用量和年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位居世界第一。

此外,太阳能集中取暖和供热技术也已开始应用。

3.我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资源品种、利用技术路线和产品形式多种多样。

我国沼气技术比较成熟,特别是户用沼气,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市场和产业均已经形成了规模。

到2008年底,全国户用沼气池达到了3000多万口,年产沼气总计超过140亿立方米,为约8000万农村人口提供优质的生活燃料。

除沼气外,其它生物质能技术的应用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

在生物质发电方面,已经基本掌握了农林废弃物发电、城市垃圾发电、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等技术。

五、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新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弱。

降低可再生能源产品成本、改善其经济性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并改善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仍面临如下问题。

1.市场成熟度低,保障能力不足2.政策体系不完善,措施不配套3.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4.产业体系薄弱,配套能力不强六、我国如何走好低碳能源发展之路(一)转变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和价值观,把发展阿低碳经济和构建低碳社会作为长远的发展目标。

要接受低碳经济的概念,在低碳发展的基础上收获 GDP ,实现经济增长和 GDP 的增加。

低碳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既是全球问题,也是区域问题。

目前,人们正在倡导“四倍跃进”,即资源使用减半,人民福祉加倍,这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做到。

同时,实现低碳发展决不只是宏观层面上、全球的事情,它在微观层面也是可以操作的、可视的。

只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把资源消耗限制在资源再生的阈值之内,把对环境的损害限制在环境自净能力的阈值之内,就可以实现低碳发展。

(二)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彻底转型。

从经济结构上看,要转变现有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体系,用低碳农业替代高碳农业,用低碳工业体系替代高碳工业体系,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之路。

从能源结构上看,要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构建新能源经济体系。

目前,能源供需形势相对缓和,为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要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淘汰小火电、小煤矿、小炼油等落后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

(三)传统能源也要"绿化"在国际上掀起发展低碳经济热潮之后,我国也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作出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

要实现这样的减排目标,不仅需要发展新能源产业,还要大力对传统化石能源进行节能减排,而且在分析人士看来,后者的潜力更大,而需要付出的成本则更低。

据中电联发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79253万千瓦,其中火电60132万千瓦,约占总容量的75.87%,风力、太阳能、生物质等"新能源"占比大约仅为7%。

目前,我国的电源结构仍以火电为主,分析人士预计未来在传统化石能源"节能减排"的文章大有可为。

此外,我国工信部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意味着,以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由头,我国众多传统产业都有望进行结构调整和发展思路的转型。

(四)从低碳经济到低碳社会低碳发展之路固然应该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构筑轻型的经济体系,但更重要的是还要构筑一个低碳社会,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首先要发展低碳交通。

目前,发展低碳交通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而公共交通是实现低碳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

2.其次,要构建低碳政府。

中国是一个强势政府主导的国家,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政府不仅作为投资的主体形成国有资本,还作为消费的主体改善着公共服务的能力。

3.再次,要发展低碳社区。

社区是人们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其居民有共同的认同感。

发展低碳社区,不仅非常必要,也具有可操作性。

(五)倡导生态产业奥地利的多产业链实践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典范。

奥地利的多产业链实践主要体现在:建筑业生态链。

建筑会产生很多包括混凝土、沥青以及砖石等垃圾,这些垃圾作为混凝土的添加物,也可以作为道路施工中的重要辅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垃圾再生(如图)。

(六)开发节能建筑绿色建筑设计强调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下,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体现人、建筑环境与自然生态在“功能”方面的协调。

绿色节能建筑应是立体环保工程,兼备节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点,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特点。

具有节能、环保和可循环三个特征,强调建筑的舒适、人性和环保。

绿色建筑的目标在于在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其中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多方面内容,以便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空间。

我国已设定了不同地区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和全国商用和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