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工艺规程

化工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内容工艺编号:1 产品概述。

1.1 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式、主要理化性质。

1.2 产品质量规格、技术标准、包装运输方式、贮存期限。

1.3 主要用途。

原辅材料名称、规格及主要指标检验方法。

3 生产工艺过程化学反应过程和生产流程图。

3.1 工艺沿革(包括装置能力、技术进步等内容)。

3.2 化工工艺路线及其基本原理。

3.3 主要化学反应及副反应。

3.4 主要物流的平衡及流向.3.5 带有控制点的工艺及设备流程图。

4 生产控制技术4.1 配方和配料(可列配方编号,配方另列)4.2 工艺控制点示意图4.3 各项工艺操作指标4.4 主要生产工序的控制方法,仪表控制、装置和设备的报警联锁4.5 中间控制技术及检测手段4.6 其他5 物耗能耗指标6 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7 安全生产技术。

7.1 使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一览表7.2 易燃易爆工序一览表7.3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贮存、运输要点)7.4 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处理预案7.5 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8 环境保护。

8.1 三废排放示意图8.2 三废排放及其治理。

8.3 三废排放标准和现状对比8.4 副产回收的处理的综合利用9 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10 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11 仪表计量一览表及主要仪表规格型号14 附录14.1 有关理化常数、曲线、图表、计算公式、换算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和本产品或生产装置有关的部分岗位操作法内容工艺编号岗位编号1 岗位职责2 本岗位工艺指标和操作指标一览表3 中间体和本岗位制成品的质量标准或规格4 原辅材料和其他材料规格、性能5 本岗位的工艺流程图,本岗位和上、下道工序的关系。

6 生产操作方法与要求。

6.1 开车开车前的准备正常开车和系统开车操作6.2 停车正常停车临时停车紧急停车和系统停车操作。

6.3 不正常现象及其处理方法7 原始记录格式和记录要求8 生产控制和分析9 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和重点操作复核制度10 安全生产11 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12 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13 设备仪表一览表14 计量器具及仪器仪表的检查和校正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编写要求3.1本岗位生产任务3.1.1应明确本岗位所生产的产品。

3.1.2应明确产品的去向及用途。

3.2生产工艺流程3.2.1工艺原理3.2.1.1应用文字简述工艺原理。

3.2.1.2有化学反应的应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副反应)。

3.2.2工艺流程简述3.2.2.1应明确各个生产过程的物料流向。

3.2.2.2应明确各个过程的物料名称及状态。

3.2.2.3应明确主要生产过程及设备的名称及作用。

3.2.3工艺流程方框图3.2.3.1每个生产过程都应用方框来表示,方框内应标明过程和设备名称。

3.2.3.2按照物料流向将各方框用箭头线连接起来,并在箭头线处标明物料名称。

3.2.3.3应附主要设备一览表。

3.3生产过程工艺控制指标3.3.1应明确原料的各项质量指标及外观要求。

3.3.2应明确产品质量指标要求。

3.3.3应明确投料配比和投料量的要求。

3.3.4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进行识别。

3.4.生产操作步骤3.4.1开车前的准备3.4.1.1应明确对操作人员资格及劳动保护的要求。

3.4.1.2对生产过程的各种电器、设备、管道、仪表、阀门等进行确认。

3.4.1.3对生产过程所用的各种原料进行确认,并对水、电、汽、冷及气系统进行确认。

3.4.1.4对工作现场环境进行确认。

3.4.1.5对消防器材进行确认。

3.4.2正常开车运行3.4.2.1应明确各种原料的备料和计量操作过程。

3.4.2.2应明确投料先后顺序和投料所用时间及投料方法。

3.4.2.3应明确各电器及设备运行开启顺序的操作过程。

3.4.2.4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应明确温度、压力、速度、时间等各项工艺指标的控制过程。

3.4.2.5应明确物料流向的各个操作过程。

3.4.2.6应明确工艺参数的记录次数、每次间隔时间以及记录规范的要求。

3.4.2.7应明确分析控制取样点及分析频次。

3.4.3紧急停车3.4.3.1应明确不同状态下紧急停车可能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3.4.3.2对紧急停车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3.4.4长期停车3.4.4.1应对整个生产过程所有设备电器、仪表、管道、阀门等还原为开车前初始正常状态所采取的措施加以明确。

3.4.4.2应对现场的清理提出要求。

3.4.4.3应对各种物料的贮存进行明确。

3.4.5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措施3.4.5.1对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加以识别。

3.4.5.2应对出现不正常现象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明确。

3.5质量控制点方框图质量控制点方框图的绘制:分三级方框图绘制,一级:工艺流程方框图(按工段);二级: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注明数量挂牌标识);三级:关键工序指标,按程序文件中关键工序确定原则制定。

示例如下:一级:二级:三级:3.6相关支持性文件应对编制规定时所引用的相关文件进行识别。

3.7记录表格3.7.1应对规程中所用的各种工艺记录进行识别。

3.7.2规程编制完成时,记录表格的绘制应同时完成。

4.生产安全操作规程编写要求4.1物料的理化性质4.1.1物料应包括所有原料、中间体、产品和副产品。

4.1.2应写出物料的名称、分子式、分子量、外观及存在状态、规格、熔点、沸点、相对密度及相关溶剂中的溶解性。

4.1.3应对物料遇酸、碱和水的稳定性进行描述。

4.1.4应对物料的毒性进行描述。

4.1.5应对物料的危险特性进行描述,危险性类别包括:闪点、燃点、爆炸极限、燃烧及燃烧分解产物等。

4.1.6应对物料的存放和防护进行描述。

4.2安全技术要求4.2.1应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各种工艺参数制定安全指标(安全技术指标是指一旦达到或超过某个参数指标,就会造成各类事故的发生,这个参数可以是压力,也可以是温度,也可以是其它)。

4.2.2应对各种安全标志和警示提出要求。

4.2.3应明确各种仪表维护保养安全要求。

4.2.4应明确防爆设备及电器设备静电接地的要求。

4.2.5应明确防中毒、噪声等造成职业病的设备或设施的要求。

4.2.6应明确各种安全装置定期校验、更换及维护保养的要求。

4.2.7应明确对储存设施的安全要求。

4.2.8应明确对各种操作平台、楼梯防护栏杆的安全要求。

4.2.9应明确对生产场所照明设施的安全要求。

4.2.10其它安全技术要求。

4.3安全注意事项4.3.1应有对操作过程中操作行为安全的要求。

4.3.2应有对各步操作中劳保用品的要求。

4.3.3应有对劳保用品如何保养的要求。

4.3.4应有对消防器材如何配置、如何保养、如何管理的要求。

4.3.5应有对三种防护罩(靠背轮防护罩、防雨罩、皮带防护罩)的各项要求。

4.3.6应有对登高、进罐、动火电厂、吊装等危险作业的安全要求职。

4.3.7应有对个地沟的清理、盖板的要求。

4.3.8应有对劳动纪律的要求。

4.3.9其他要求。

4.4应急处置措施4.4.1突然发生停汽(气)、停电、停水、停冷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4.4.2发生物料泄漏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4.4.3发生中毒事故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4.4.4发生堕落事故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4.4.5发生触电事故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4.4.6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4.4.7发生烫伤事故时的应急处置措施4.4.8发生酸碱灼伤事故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4.4.9其他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化工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化工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生产企业各岗位如何遵守有关规定完成本岗位工作任务的具体操作程序和要求,是职工必须遵守的企业规章。

由于各生产企业的产品种类、生产条件、生产场所及工艺流程千差万别,因此本纲要仅列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编制的最基本要求。

化工生产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编制要点:3.1 明确使用范围及条件。

3.2 针对岗位操作人员,要求内容具体,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

3.3 编制依据:3.3.1 国家、地方、行业有关标准、规范。

3.3.2 技术部门提供的工艺规程中有关安全内容。

3.3.3参照同类行业或岗位多年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和曾经发生过的事故案例。

3.3.4 设备技术说明书中规定必须遵守的操作注意事项。

3.4 具体内容应包括:3.4.1 物料的危险特性及安全注意事项。

3.4.2 设备操作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3.4.3 必要的个人防护要求和使用方法。

3.4.4 岗位必须了解的防火防爆及灭火器使用方面的内容。

3.4.5 职业卫生和环境保护对作业环境方面的基本要求。

3.4.6 岗位操作的具体程序、动作等安全内容。

3.5 可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管理模式编制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也可以利用作业指导书的形式,但以上内容不能缺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