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外灯板角度与镜头如何搭配

红外灯板角度与镜头如何搭配

红外灯板角度与镜头如何搭配
红外灯板角度与镜头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如果搭配不协调,很难使摄像机性能完美体现。

通常来说,红外灯板的角度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红外距离,大角度的红外灯适合近距离大范围监控,光线均匀分布,画质清晰。

小角度的红外灯板适合远距离小范围监控,但往往不能顾及近处环境,易造成监控死角,只有在不同位置搭配不同的角度的红外灯摄像机才能满足日常监控需求。

另外,除了红外灯角度影响距离外,还有红外灯的发射功率,功率越大,照射距离自然越远。

影响红外灯功率的因素主要是发光芯片的大小。

目前主流的芯片有12mil 、14mil、16mil、20mil、24mil、40mil等级别。

镜头毫米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摄像机监控距离。

可以说监控摄像机的距离视红外灯板和镜头焦距相互作用的结果,镜头焦距越长,照射距离也就越远。

喜欢关注数码相机的朋友,一定听说长焦、广角之类的相机吧,其实这些参数信息在监控摄像机里面也是一样的标准。

长焦主要关注的是照射距离,焦距越长,照射距离越远,如3倍光学变焦、30倍光学变焦等,广角镜头主要注重的是拍摄画面的宽度,讲究近距离,
大范围监控。

镜头焦距的大小,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算出它们的角度与距离,知道这些参数,就容易选出合适的红外灯了。

图:镜头角度与距离对照表
红外灯角度和镜头焦距搭配讲究一致性。

只有合适角度的红外灯板搭配合适角度的镜头,才能使摄像机发挥出它的最佳性能。

像有些朋友经常抱怨摄像机的监控效果从中间像两边模糊,也就是业内常说的手电筒效应,还有些朋友抱怨夜视距离不到红外灯板标称值的一半,其实这些问题除了红外灯板外,都和镜头有关。

红外灯角度小,镜头角度大,就容易出现手电筒现象。

而摄像机夜视距离不到红外灯标称值的一半,则是镜头不给力造成的。

另外,在某些特殊的监控环境,不必追求镜头与红外灯角度的一致性,比如走廊,由于走廊环境监控面积窄而长,红外灯角度可以比镜头角度小些。

关于如何精确搭配红外灯板与镜头角度,需要我们慢慢去把握。

下面给大家讲述一下常用搭配方案,供大家参考,镜头在F12MM左右,适合配30度红外灯,镜头在F6.0MM-F8.0MM适合配45度红外灯,镜头在F3.6MM-F4.0MM之间,适合配75度红外灯,镜头在F2.0MM-F2.5MM之间可以配110度红外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