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胺碘酮使用和注意事项ppt课件

胺碘酮使用和注意事项ppt课件


胺碘酮的口服剂量
胺碘酮长期维持治疗,为了避免心外副作用,往往主张 最小有效剂量的观点。
“最小有效剂量”是指既能控制心律失常的复发,又可 避免心外副作用的剂量.因此,胺碘酮治疗必须强调个体
长期口服胺碘酮维持量一般不宜超过400mg/d(女性或 重者可减至200-300 mg/d维持、COPD患者日维持量 <300mg)也有200mg/d一周口服5天,停2天;或20 隔天一次口服的方法。
胺碘酮使用方法与剂量的建议
胺碘酮的剂量与用法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快速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
负荷剂量+静脉滴注维持 ——静脉负荷:150mg,用5%葡萄糖稀释,10分钟以上
注入
——静脉维持:1mg/min维持6小时;随后以0.5mg/mi 继续维持18小时
——第一个24小时内用药一般为1200mg ——最高不超过2200 mg 复发或对首剂治疗无反应,可以追加负荷量150mg iv 静脉胺碘酮的使用一般为3~4天
室颤或无脉室速的抢救(更新)
2-3次电击除颤和血管加压药物无效时,即刻 胺碘酮300 mg(或5mg/kg)静脉注射,以5 葡萄糖稀释,快速推注,然后再次除颤
如仍无效可于10-15 分钟后重复追加胺碘酮1 mg(或2.5mg/kg)
注意用药不应干扰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
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方法 比较
胺碘酮使用方法与剂量的建议
静脉胺碘酮的使用剂量和方法应根据心律失常的发 况和患者的其他情况进行个体化调节
应特别注意使用大静脉,最好是中心静脉给药 胺碘酮静脉使用必须给予负荷量,需要维持时立刻
静脉滴注。单纯使用小剂量静脉滴注是不能在短时 发挥作用的 可以考虑从静脉使用的当天就开始口服
胺碘酮使用方法与剂量的建议
及时更换穿刺部位,避免同一部位的反复穿刺 避免长时间放置硅胶管、静脉留置针(不超过5天) 避免针尖接触到血管 避免药物渗漏 避免再次穿刺时,选择的部位距离上次穿刺部位太近,使药物外泄 避免针头中途移位、拖出或穿出血管,使药物外溢 一旦发生,停止给药,重新选择静脉 透明胶布固定 一旦胶布失去粘性或被污染时随时更换 制动或固定,避免机械性的静脉壁创伤 穿刺部位疼痛或有异样感觉时,及时报告护士
数天内恢复正常
爆发性肝炎——聚山梨醇酯80(静脉胺碘酮的助溶剂)
可达龙引发的静脉炎可防可治
原因
药物 血管
操作 患者
Hale Waihona Puke 预防方法可达龙注射液浓度超过2mg/ml,建议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输液结束后用20ml左右生理 盐水快速滴注,冲洗残留药物
上肢:选取上肢充盈、弹性好、易固定且粗大的静脉 下肢:避免选下肢外周静脉;特别是远心端血管;尤其在心力衰竭患者中 部位:便于穿刺和观察 避免器械损伤
但是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口服胺碘酮不应 强调小剂量。因为每次恶性心律失常的复发,对患者都 次致命的打击。
不良反应
静脉胺碘酮的不良作用
低血压---多与负荷时推注速度过快所致,对于 流动力学稳定的心律失常,负荷时主张>10mi 慢速推注
外周静脉炎---静脉应用时建议选用中心静脉或 血管,如于外周血管滴注时浓度若>3mg/ml静 脉炎的发生率将大大增加,降低配制溶液浓度可 减轻
胺碘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胺碘酮的应用现状
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领域占据重要地 应用不足与应用过度现象并存 作用机制复杂,仍在探讨 尚无更有效、更安全的药物取代 最大程度获益、减少风险、合理应用仍是主题
胺碘酮的细胞电生理作用
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 滞剂,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 理作用。
随访
随访
静脉使用的随访(新)
注意观察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做好详细的使用记录,内容包括当日静脉剂量、口服 剂量、当日总剂量、累计剂量、血压、心率、心电图 的重要指标以及一些重要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资料
定期进行各种化验检查,特别注意复查肝功能
谢谢!
心肺复苏 (VF/无脉VT)
血流动力学 稳定VT
推注剂量
300mg/次
150mg/次
速度
快速
缓慢(≥10分钟)
静脉维持 循环未恢复不需维持
常需维持
胺碘酮的口服剂量
为了临床方便应用,可采用以下方法口服:
200mg/d tid X 10 days
200mg/d bid X 10 days
10g
200mg/d 长期维持
心动过缓---增加心率的药物或临时起搏可纠正
静脉胺碘酮治疗的肝毒性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单中心1214例调查
肝功能轻度异常(>2倍正常上限)的发生率为 11.5%,显著异常( >10倍正常上限)的发生率 1.1%
肝功能损害发生在静脉胺碘酮后的3.6±2.4 天 肝功能损害者减量或停药,并给予保肝治疗后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