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浅议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作者姓名: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号: 2010020200 授课教师:完成日期: 2012年6月6日浅议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内容摘要:廖昌永是近年来蜚声海内外的中国歌唱家之一。
他辉煌的艺术成就使他享誉海内外,成为上海歌剧:美国华盛顿歌剧、荷兰皇家歌剧等文艺单位的签约艺术家。
他用至真、至诚、至爱的感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逼真丰满的艺术形象,征服了无数的声乐爱好者,赢得众多歌迷的赞誉。
他的声音极富张力,音色圆润、通透、有质感,音域宽广、灵活多变、具有辉煌的戏剧气质。
他的歌唱艺术既传承意大利古典美声唱法严谨统一的传统,又奔放潇洒别具一格,本文就是通过对这样的一个大师级人物在跨界演唱方面的研究,希望通过对廖昌永跨界演唱的研究,能够引起大家对这一新兴歌唱方式的关注,而更重要的是借鉴西洋的科学发声方法来更好的演绎中国各风格优秀的声乐作品来服务大众,从而提高大众的欣赏层次,首先:从廖昌永的艺术道路开始分析,得出他取得今天突出成绩和其独特演唱特点的形成都与其艰辛的艺术求索存在必然的联系;其次:分别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廖昌永精湛的演唱技艺,再次:从廖昌永演唱的中外作品及在流行音乐方面所做的探索入手,进一步探究其演唱艺术;最后:阐述并分析廖昌永多元艺术实践及其艺术观,。
完美的结合了中西方的演唱精髓,把声乐这门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
通过对他演唱技巧的一系列剖析,探究他演唱风格的魅力所在,对声乐演唱方式以及表演风格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探讨廖昌永的歌唱艺术特点,提高高师声乐教学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廖昌永,歌唱艺术,艺术道路,男中音目录1.生平简介 (1)1.对音乐启蒙的小学 (1)1.2对音乐的挚爱的中学 (1)1.3对音乐渴望和追求的大学 (1)2.在上海的求学奋斗经历 (2)3.辉煌成就 (2)3.1剧 (2)3.2民歌 (2)3.3流行歌曲 (3)3.4在国际上的成就 (3)3.5跨界演唱 (4)4.口碑评价 (4)5.对我们的思考与启发 (5)6.参考文献 (5)一.生平简介1.对音乐启蒙的小学1968年10月25日,廖昌永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那是位于成都平原中部以豆瓣辣酱出名的一个小县城,廖昌永对音乐最初的了解,大概来自于广布中国农村的有线大喇叭。
每天清晨,沿着泥泞的小路去上学,他常常对着村头电线杆上的大喇叭出神。
那大喇叭里传出的歌声随着山风山雨、和着小溪的潺潺流水、伴着田头的阵阵稻香悄然无息地融入他幼小的心灵,仿佛细雨润物,那样自然而绵绵。
但这就成了廖昌永最初的音乐启蒙。
2.对音乐的挚爱的中学小学毕业后,廖昌永转而投奔已经工作的三姐和三姐夫,到离家乡300多公里的茂汶县中学去读书了。
位于岷山深处的茂汶羌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并没有对从外县转来求学的廖昌永给予更多的关注,加上语言交流的原因,他更显得有些孤傲内省而不合群。
同学大多为羌族,他们常常用自己的语言歌唱,合着自己的音乐跳舞。
不懂羌语的廖昌永只能静静地在一旁欣赏着,聆听着,思索着。
于是,他开始寻找自己能听懂的音乐。
直到有一天,他在学校的广播中听到了一首女声独唱歌曲,当歌曲放到第三遍,廖昌永已经基本会唱了。
事后,经询问老师才知道歌名叫《金风吹来的时候》,是一名叫关牧村的女中音演唱的。
虽然至今廖昌永仍未有缘见过关牧村一面,但那首《金风吹来的时候》却恰逢期时地吹开了廖昌永心灵深处对唱歌和音乐的挚爱。
3.对音乐渴望和追求的大学由童年开始的对唱歌的热爱,直到遇见一位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音乐老师才开始真正萌发了报考音乐学院的想法。
那位仅仅比廖昌永大三岁半的老师告诉他;“你的嗓音条件不错,应该去试试音乐学院。
”高中毕业后,廖昌永报考当地的音乐学院,没有被录取。
但这并没有使他退却。
经过几个月的复习之后,廖昌永报考了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上海音乐学院。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廖昌永考上了。
如今廖昌永仍记得当年在成都招生考试的倪承丰先生。
虽然当时廖昌永的视唱练耳乐理基础较差,甚至连钢琴也没学过,但倪承丰凭着他多年的教学经验相信廖昌永有着良好的潜质,一定是学习声乐的好苗子。
就这么简单,大名鼎鼎的上海音乐学院在1988年向廖昌永敞开了大门。
而这以后的事实都证明了倪承丰先生没有走眼!带着100多元钱,带着几本早己翻烂的音乐书籍,带着母亲的嘱托和希望,带着对音乐的渴望和追求,廖昌永远离亲人,来到上海,开始了他全新的学习生活。
真正迈开了他探索、追求音乐艺术的第一步。
谁也不会想到,廖昌永踏入上海,踏进上海音乐学院的第一步,竟然是赤脚走来的。
他到上海报道的那一天,下着瓢泼大雨。
从中午12点多火车进站直到晚上6点,大雨一直下着不停。
廖昌永望着满街的水,心疼妈妈刚给买的新皮鞋,毅然脱掉皮鞋,赤着脚一步一步走入上海音乐学院。
二.在上海的求学奋斗经历对艺术的追求是艰苦而漫长的,艺术家的修养和气质不仅需要培养和积累,更需要个性的领悟。
星移斗转,日积月累,廖昌永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由艺术的必由之路走向了自由之路。
他成熟了,他知道艺术是需要心灵和情感的!带着对音乐的渴望和追求,廖昌永来到上海,开始了他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生活。
这里良好的艺术和学习氛围感染并激励着廖昌永,他深知自己基础较差,于是就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
他放弃了所有的娱乐,过着艰苦的生活,追求艺术的真谛。
这正印合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古训。
周小燕教授,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廖昌永在周先生那儿不仅学到了更科学更符合自己个性的发声方法,同时,更重要认识到作为一名优秀歌唱家所需要的艺术修养和气质。
当然,他也从周先生那儿学会了纯正的法语。
三.辉煌成就1.歌剧歌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是最能体现演员演唱和表演技巧的一种艺术载体。
也是对演员极有挑战性的艺术形式。
廖昌永在歌剧领域里有着“歌剧王子”的尊称,享有全球华人第一男中音的美誉。
他在《霍夫曼的故事》、《游吟诗人》、《阿黛利亚》、《茶花女》、《卡门》等歌剧表演中,以精湛的歌唱艺术,用声、情、字、味、神的声乐技能技巧,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获得了世界人民的爱戴。
2.民歌廖昌永是我国培养的歌唱家,他在校学习期间,就扎根于中国文化并学习大量的中国经典民歌,对故土的情感使他对我国各地各民族民歌有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和浓厚兴趣,并遵循中国审美习惯,深情演绎我国民族民歌。
他满怀对故土的满腔热情,倾情演唱四川民歌《康定情歌》,真挚的情感和娴熟的技艺打动着每个听众,使听众能感受到他强烈的故土情感。
廖昌永用他那男中音浑厚绚烂的音色以及热烈奔放的歌唱情感给予了歌曲别样的风情,他娴熟的演唱技巧和扎实的演唱功底,表达对我国民族文化深厚感情。
3.流行歌曲流行歌曲是一种大众的、平易近人的音乐形式,是平民、大众传情达意和宣泄感情的一种方式,也是八十年代以后最受年轻一代喜爱的音乐形式之一。
流行歌曲也是廖昌永多年来喜爱的演唱形式。
2007年廖昌永发表专辑《情释》,在这张专辑中廖昌永首次尝试了用美声的唱法演绎流行的歌曲,以醇厚的男中音演绎《红豆》、《征服》、《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并巧妙地将古典的演唱技巧和流行时尚的情感表达融汇在一起,给听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视听新体验。
此后又出版了情歌专辑《情缘》,在这张专辑中廖昌永选择了百年的华语歌坛的优秀歌曲,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文化在繁荣,审美在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文学艺术中最富于群众性的歌唱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跨界演唱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大众的需求,而且通过各种唱法的相互借鉴和吸收,提高了各自的演唱技法,使演唱艺术更具创新和风格的多样化,既突出了个人的演唱风格,又不失其科学性;既适应了时代文化要求,又反映了审美时尚;既推动了音乐产业化,又激发了歌唱家们对艺术风格的思考与探索,使当前声乐演唱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跨界演唱现象不是偶然,而是一种音乐融合的必然。
声乐艺术需要多元化的改革,只有在多种血液中交融才会健康,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诚挚地把这些经典老歌演绎得既符合当代审美又能充分保留了民歌的隽永、细腻醇和,感情诚挚打动人。
4.在国际上的成就1996年9月,廖昌永赴法国参加“第四十一届图鲁兹国际声乐大赛”。
在三轮的比赛中,他充分显示了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充满自信的音色,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大奖,这也是我国选手参加该项比赛十年来所获得的最高殊荣。
此后,廖昌永又参加了“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和“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均获得第一大奖。
从而创造了一年内连续三次夺得一流国际比赛大奖的纪录,这也为他走向国际声乐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6月,廖昌永孤身一人前去参加以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名字命名的歌剧大赛。
廖昌永沉着而自信,打动了现场每一位听众的心,而整个演出大厅似乎也笼罩在这圣洁的艺术光环中。
多明戈先生对廖昌永的演唱激动不已。
不仅亲自为他颁发了第一大奖,1997年。
廖昌永远赴北欧的挪威,参加“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
他那令人心醉神迷的歌声再一次打动了现场评委和观众,就连宋雅王后也赞叹不已。
王后不仅亲自把第一名的奖牌颁发给他,1998年,廖昌永还与著名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女中音歌唱家芭托丽一起赴挪威举行专场音乐会。
宋雅王后也多次接见廖昌永。
就这样,廖昌永在老师的扶持下,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登上了国际音乐的舞台。
公元2000年2月20日,当国人还沉浸于传统的农历新春喜悦之时,横跨太平洋两岸的中国上海大剧院和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利用卫星双向传送技术举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经典音乐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艺术家对音乐文化的贡献和中国音乐家的丰彩。
5.跨界演唱廖昌永,就是这样一个由无数光环照耀的中国男中音歌唱家,近些年在他演唱事业到达高潮之际,他却在做着一项惊人的举动,那就是用他精湛的美声歌唱技巧,演唱着不同风格的中国作品,特别是《情释》《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情缘》这三张专辑的出炉,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将周先生赋予他的使命很好的完成。
周小燕曾说过:“我就是要我的学生不仅会唱西洋歌曲,而且要会唱中国歌曲,这是我们声乐教师势在必行要做的事情。
”所以廖昌永这几年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寻找、演绎中国歌曲中的经典,并推出了艺术歌曲、民歌、流行以及军旅等多张中国歌曲专辑。
其中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红豆》《月满西楼》《骏马奔驰保边疆》《你的样子》等别传唱了几十年的歌曲,也有近些年来创作的新作品,作为在世界歌剧舞台上享有盛誉的著名歌唱家,去翻唱一些大家很熟悉的老歌,特别是用全新的手法演唱这些歌曲,廖昌永的自我挑战,决非去追赶“跨界”热潮,而首先是出于对这些歌曲的喜爱和肯定,对中国音乐风格的热爱,他说:“周先生以及许多前辈多年来致力于用西洋技法来演唱中国歌曲,这样的结合,这样的传统不能变,要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