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国防意识的培养

谈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国防意识的培养

谈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国防意识的培养
迈入新世纪,我国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的硝烟远未散尽,因民族、宗教、领土、能源等因素引发的局部战争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台独"势力都有新的发展并严重威胁我国安全。

为了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增强国防实力,还要在思想上提高全民族的国防意识,筑起牢固的"精神长城"。

一、国防意识培养是当前国防建设的战略任务
国防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

如果说国防是民族生存之盾,那么国防意识就是民族生存之魂。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想的防线是一个国家最廉价和最有效的国防。

"因此,国防意识的培养是我国国防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一)历史证明,越是在和平时期,就越要重视培养公民的国防意识
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当战争恶魔降临时,人们的国防意识比较容易培养;而当身处和平年代时,人们的国防意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趋淡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相对和平的一段时间内,欧洲一些国家因迷醉于一时的"繁荣"与"和平",致使许多青年泯灭了爱国热忱和尚武精神,结果在大战爆发时国土迅速沦入德国法西斯之手。

当珍宝岛的枪声和老山的炮声离我们远去的时候,和平环境的"温室效应"使一些国人昏昏然,和平麻痹思想滋生,这是十分危险和可怕的认识,因为思想的腐蚀要比资源的丧失更可怕、更具毁灭性。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指出:"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为也。

"因此,在我们发展经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同时,绝不能思想麻痹、掉以轻心,必须更加重视增强人们的国防意识,才能确保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

(二)现实要求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势在必行
重视国防则国存国安,轻视国防则国危国亡,这既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呼声。

当人们怀着企盼和平的心态迈入21世纪的时候,阿富汗的战火、伊拉克的硝烟把人们从梦中震醒,谁也没预料到新世纪之初迎来的是纷飞的战火和淋漓的鲜血,隆隆的轰炸声证明了21世纪并不是一个可以高唱赞美诗和安魂曲的时代。

放眼当今世界,尽管和平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不可逆转,但天下并不太平,尤其是现在国际战略格局处于调整时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军事干涉主义进一步抬头。

因此,强化全民国防意识,教育人们树立有备无患、居安思危的观念,无论对国防安全、经济建设还是社会的稳定等都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三)国防意识是当代青年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可以预测的是,未来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战场上的角逐,而且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宁静校园里预先而无声的较量。

青年学生只有在头脑中绷紧"国防弦",从思想上筑起抵御侵略、保卫祖国的屏障,激发蕴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情感,将来才能自觉投入到建设国防和保卫国防的斗争中去,成为筑牢中华民族21世纪钢铁长城的生力军。

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青年学生的国防意识意义极为深远,既能够使年轻一代理解和支持国防事业,形成热爱国防的良好社会氛围,又能够保证我国武装力量的未来成员具有良好的素质,保证国防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后劲。

梁启超曾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作为新世纪振兴中华的当代青年学生,国防意识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学生军训是国防意识培养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
学生军训是青年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手段。

新中国成立至今,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高度重视学生军训工作,做过许多重要指示。

正是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广大学生军训工作者的默默奉献下,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了国防意识,成为建设国防和保卫国家的栋梁之材。

(一)学生军训是国防意识培养的主要方式
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把国防意识作为最高的社会公德来培养,特别是许多发达国家更重视学生军训,更重视国家安全意识、忧患意识的培养,更崇尚民族自强精神。

加强全民的国防意识,首先必须加强青年学生的国防意识,提高他们的国防观念。

而学生军训是青年学生接受国防意识培养的基本方式,也是当代大、中学生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平环境下的菁菁校园,容易使学生们的国防观念淡化,缺乏对国家的政治责任感和崇军尚武的意识等等,这是极为危险的。

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对其进行必要的国防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他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将会极大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也就很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队伍。

因此,对青年学生进行军训,就抓住了国防意识培养的主战场,就抓住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性质不变和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关键。

(二)学生军训是国防意识培养最有效手段
青年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未来国家建设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未来国防后备力量的主要来源。

要提高青年学生的国防意识,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

通过学生军训,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忧患意识、民族自强意识以及国防参与意识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并通过他们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全民国防意识的发展,使全体公民都树立起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有备无患的国防观念。

在青年学生这样一个年龄段以军训形式让他们接受国防意识的培养,不仅从数量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