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中国健康保险产品发展分析报告

2019-2020年中国健康保险产品发展分析报告

2019-2020年中国健康保险产品发展分析报告目录一、我国健康险发展概况 (3)二、重疾险产品发展状况 (4)(一)市场主力重疾险产品状况 (4)(二)重疾险的轻量化 (8)(三)产品责任创新 (10)(四)中小公司重疾产品特点 (16)三、医疗险产品发展状况 (18)(一)百万医疗险 (18)(二)细分场景或细分人群的医疗险 (23)四、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发展状况 (25)(一)长期护理保险的定位分析——重疾险补充,老客户二次开发 (25)(二)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探索——中国特色的重疾型长护险 (26)(三)重疾型长护险的代表产品分析——臻享/臻宝照护产品组合 (28)五、健康险发展总结 (29)一、我国健康险发展概况近几年,在民众保障意识觉醒、监管引导保险回归保障、保险公司积极转型的大背景下,健康险保费收入以年化34%的水平上升,占据人身险保费的比例也节节攀升。

在近5年的快速发展下,当前,我国的商业健康险市场形成了“前浪”重大疾病保险占据绝对份额,“后浪”中端医疗险冲劲十足和“涟漪”长期护理保险方兴未艾的格局。

图 1 2014~2019年我国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及占人身险比例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我国特有的医疗体制、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商业保险市场发展阶段的影响下,重大疾病保险一直是我国保险市场中绝对主力健康险险种,而更直面客户医疗问题的商业医疗保险直到2016年以后才以“网红”的身份逆袭于互联网渠道,并蔓延至线下,迎来持续的井喷式增长。

伴随2019年底银保监会新修订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和2020年4月《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出台,商业长期医疗险成为市场一大绝对热点,长期医疗险的产品开发也已然蓄势待发。

此外,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近些年也一直在探索中,从2019年开始,市场上主流的长护险开发方向是与将长护状态的鉴定与重疾确诊相结合。

这种重疾型长护险在2020年崭露头角。

从健康险的产品格局看,重大疾病保险在供给端满足了保险公司对于业务规模和价值的双重诉求,为销售端提供了慷慨的佣金和客户资源回报,同时也分担了民众的大病风险。

在所有健康险产品中,重大疾病保险更好地维持了健康险市场保险公司、渠道和客户之间的需求平衡,依然是我国商业健康险的头牌险种。

商业医疗险正在迅速崛起,产品定位也愈发清晰,在线下渠道作为获客或重疾险辅销产品销售。

这种定位决定了短期内医疗险依然无法撼动重疾险的主力地位。

长期护理保险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但随着市场的培育和启蒙,后期有可能随着养老需求的唤醒而快速增长。

二、重疾险产品发展状况重大疾病保险在我国已历经20多年的演进,目前市场上重疾产品的开发已经形成了基本责任架构统一、产品形态或有小幅创新的默契。

从产品体系搭建来看,部分公司选择单一重疾产品线的培育,另外一些公司选择在主力重疾产品线基础上开辟旁支,覆盖更广度的客户群体。

(一)市场主力重疾险产品状况市场主力重疾险(或产品组合)基本都是以身故责任、提前给付重疾、多次轻症、额外责任这个产品组合框架进行设计。

品牌化经营策略是保险公司经营主力产品的思路:打造出自己的明星产品线,并定期迭代,可以提升大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从而能反哺销售端,积累更丰厚的客户资源并培养出忠实的客户群。

这是大型公司在健康险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性支撑。

产品迭代包括了形态的升级、定价、规则和产品销售策略的调整等多方面。

2019~2020年,从整体看,大公司的主力产品迭代力度相对以往更大。

1.平安福系列平安福20款相比前代,产品责任上的更新不明显,但是对于产品结构和保费水平做了调整。

平安福系列创立于2013年,从第一款平安福到平安福19II,该系列一直是以终身寿险附加提前给付重疾的产品组合进行销售。

而最新推出的平安福20改为单独一款合并身故的产品,不再有终身寿险做主险。

这是一方面根据新监管规定要求健康险不能强制搭售的背景下,对产品进行合规性优化;另一方面这种产品结构可通过降低资本成本来小幅降低产品价格。

平安福20的佣金结构有所调整,一方面是促进了高保额的销售,另一方面也给降价留了空间。

平安福20较19II成人(30岁为例)降费约2%,少儿平安福20较少儿平安福(I)(0岁为例)降费约4%。

横向比较来看,平安福20的费率水平在“老六家”里排名中等。

表 1 我国各大型险企在售的主力产品资料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身险产品信息库2.新华健康无忧系列新华健康无忧系列在近一年内经历了四款产品的更迭:健康无忧尊享版、健康无忧C3、健康无忧宜家版和健康无忧C5。

健康无忧C1款的升级方向是增加额外给付责任,升级到了C3款时已含有较多的额外给付责任(特定重疾、特定癌症、前10年额外给付),这也使得C1和C3的保费水平在“老六家”中较高。

此后,健康无忧系列于2019年底推出少交保费的宜家版,且砍掉了大部分额外给付责任,保费水平在个别年龄点有接近10%的大幅下降。

且自宜家版起,健康无忧系列不再区分青少年款和成人款。

宜家版作为健康无忧系列从C3到下一代主力产品的试探性过渡产品,备受市场认可。

顺延宜家版的设计思路和成功经验,健康无忧系列于2020年下半年开始推出C5款,取消了大部分的额外给付责任,增加了中症额外给付责任和轻症赔付次数,保费水平较前一代主打产品C3款大幅下降。

表 2 新华健康无忧系列产品资料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身险产品信息库3.太平福禄系列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价值导向的经营策略下,近两年对于重疾险迭代的导向是回归“老六家”的费率水平。

福禄系列以福禄康瑞在2018年打破“老六家”“定价默契”之后,从福禄嘉倍到太平福禄,经过形态迭代,其费率已经直线回升至“老六家”里较高的水平。

责任上太平福禄相对前代则是纳入了中症额外给付责任,同时取消了轻症赔付随给付次数递增的设计。

4.华夏常青树、华夏福系列在大型险企中,华夏常青树在多次赔付责任和费率方面优势已经非常明显,2020年的产品迭代则是在现有的形态上进一步提升费率竞争力,方式是推出常青树特惠版,予以通过额外的两条核保告知的客户以“超优体”费率并减免两年保费。

而华夏福系列则为创新型多次给付产品线,主打“无限次”赔付系列的不分组多次赔付产品,目前已升级至2.0版本。

(二)重疾险的轻量化线下渠道主推的重疾险通常是诸多责任的组合,产品复杂度高、件均保费高,导致重疾险的销售难度较大,对于展业初期的新代理人更甚。

但2020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大型险企也都开发了一些轻量化的重疾险。

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2020年初线下渠道深受重创,代理人无法面谈客户,重型的复杂重疾险产品很难在疫情下销售,需要简易重疾险来稳固代理人队伍,帮助新代理人展业。

同时,这种变化也蕴含了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80后”“90后”保险客户的崛起,使得客户特征发生了变化,这些客户不仅具备保险购买意识,也对保险产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受到互联网自媒体传播的保险产品信息的影响,他们更加追捧互联网渠道所销售的轻量化产品,这对于传统大公司的主力重疾造成了冲击。

此外,代理人渠道发展遭遇瓶颈,高质量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渠道的经营和代理人的培育需要精细化的运作,从产品体系的搭建上,需要一类轻量化的保障类产品,既能帮助销售新人获取年轻客户,又能支持销售新人留存在这个行业。

轻量化的方式是去掉重疾以外的其他责任,甚至包括身故责任。

但值得关注的是,大型公司这类重疾产品倾向提供满期生存金返还责任,这是充分考虑了客户群的特征、产品销售的难度以及产品风险后的设计。

1.国寿康宁保系列为支持疫情期间展业,在康倍保停售之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三款康宁保,均为与两全组合的返本型重疾,责任简单,费率较低,突出返本概念,可谓“低配版”国寿福。

康宁保A款和B款均为定期重疾,A款和C款不带轻症,形态极简,A款产品保费水平最低。

为了避免本末倒置,对主力重疾产生较大冲击,这类产品也仅限一定时期内限额销售,A款和B款保额为定额10万元(短时间内放宽至15万元),且佣金水平较低。

表 3 国寿康宁保系列产品资料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身险产品信息库2.平安守护百分百系列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近两年面临新人活动率低的问题,2019年推出的安心百分百返本意外产品形态简单、保障充足且起保点低,大幅降低了销售难度,有效地缓解了新人展业难的局面。

2020年,平安延续此思路,开发了返本型重疾“守护百分百”。

该产品投保门槛较低,起保点同安心百分百相比,仅需主附险年交保费达2500元即可;同时,该产品也主要开放给新代理人销售,且新人仅需销售一单即可获得津贴。

当多条重疾险产品线共存时,通常要通过销售规则、佣金水平等方式让销售队伍能够区分不同产品线。

为了保护平安福的主力产品线地位,守护百分百的佣金水平更低,且主要开放给新代理人销售。

(三)产品责任创新1.重疾多次给付多次给付是重疾险产品的重要升级方向之一,但其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行业内最先普及是轻症多次给付责任,因为轻症责任从创始那天起就自带多次给付属性(最早提供轻症责任的重疾产品仅有8个轻症,每种轻症可给付一次),目前已成为行业标配责任;后来在平安福等产品的影响下,癌症多次给付开始流行;2019年和2020年的一大趋势是,重疾多次给付开始成为升级热点。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2020年4月销售了一款分组给付的附加险,可附加于其主力重疾险金福人生,扩展了金福人生的给付次数。

金福重疾共分五组,附加险提供了额外4次重疾赔付。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则在2019年经代渠道主力多次给付重疾的设计思路上进行了优化和改良,推出了其二代产品华夏福加倍版2.0版。

这款产品是一款不分组、每种疾病赔付一次的重疾,间隔期仅一年,因此被市场称为给付次数最多的重疾险或“无限次给付”重疾险。

该产品对相关性或重合度非常高的疾病设置互斥条款,在不分组的前提下实现了多次赔付的形态。

这种设计的实质是将轻症多次给付的设计思路向重疾多次给付迁移,因为轻症多次给付大多是通过互斥条款而不是分组的方式实现的。

同时,相对于前代产品,2.0版摘掉了癌症单病种多次赔付的责任,从而费率上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中症责任中症责任的设计初衷是让疾病的分层更加细密,为被保险人提供一个疾病进展全流程的保障,国际市场中最极致的分层给付重疾产品将疾病分为5层。

但国内临床诊疗实践不支持对于同一疾病按照严重程度进行精细化的诊断,因此国内流行的做法是,选取一些发病率相对稳定、严重程度较重的轻症,将其直接放入中症保险金;或者是对一些重疾定义约定的严重程度进行调整,使其严重程度略低于重疾的标准。

例如,中症中常见的“中度帕金森病”,是将重疾里的帕金森综合征定义要求之一的“六项日常生活不能完成三项”放宽至“六项日常生活不能完成两项”,以此作为中症里的中度帕金森病的判定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