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肿瘤最明显特征(易考点)
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肿瘤最明显特征(易考点)
结缔组织中充血的毛细血管及大量淋巴C,浆C,中性粒C浸润。
口腔毛状白斑
靠近表层1/3的棘细胞层常可见肿大的气球样细胞
颌骨疾病
名称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其他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形成脓肿。形成死骨。
大量中性粒细胞。
金葡菌和链球菌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明显骨吸收和死骨形成
X线虫蚀状骨吸收
家族性巨颌症
富于血管的纤维组织代替骨组织。多核巨细胞围绕血管壁。
易复发,临界瘤。
穿刺褐色液体。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常见于下颌支及下颌角。沿颌骨生长,多向颊侧,1/3舌侧。
基底细胞柱状,胞核栅栏状排列。子囊(卫星囊腔)或上皮岛
X线:大小相差不大的多房性阴影
穿刺草黄色囊液,胆固醇晶体,黄白色角蛋白样(皮脂样)物质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淀粉样物质(嗜酸性,均质状)。同心圆形钙化
易复发:间质丰富。易恶变:细胞丰富
切除至包膜外正常组织(保护面神经)
沃辛瘤
男女比6:1
假复层细胞。双层腺上皮和淋巴样组织。含嗜酸性细胞
切除至正常组织0.5cm以上。摘除腺体内淋巴结。
99mTc核素显像呈“热”结节
嗜酸性腺瘤
大嗜酸性颗粒。明细胞,暗细胞
来自润管储备细胞
细胞磷钨酸苏木精(PTAH)染色阳性
纤维结构不良
骨小梁呈‘c’‘v’形
X线:磨玻璃样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胞浆内biteck颗粒
嗜酸性肉芽肿:慢,局,儿童及青少年。汉-许-克病:慢,播,3岁以上儿童。勒-雪病:急,播,3岁以内婴幼儿。
颞下颌关节疾病
分型
主诉
杂音时间及性质
开口咀嚼痛
压痛点
开口度
开口型
X线片
翼外肌功能亢进
弹响
开口末(有时还有闭口初)弹响,单声清脆音
位置靠后:腺体切除。
X线检查:下颌横断片(涎石靠前)及下颌下腺侧位片(涎石靠后)
舍格伦综合征
眼干,口干(镜面舌),唾液腺肿大。
常用唇腺活检。早期腺实质萎缩,中期间质淋巴细胞浸润,晚期肌上皮岛形成。无纤维组织修复。
主导管扩张,边缘不整齐,呈羽毛状或花边状。末梢导管弥漫、散在点状扩张,排空功能减退。
坏死性唾液腺化生
腺泡破坏。腺导管增生,上皮明显鳞状化生,形成上皮岛或上皮条索,易误诊。
黏膜病:
名称
上皮
粒层、棘层和钉突
基底层
固有层和粘膜下层
其他
白斑
不典型增生
粒层明显,棘层增生
整齐,完整
红斑
颗粒型为原位癌或早期鳞癌
扁平苔癣(LP)
钉突不规则延长,少数呈锯齿状
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
固有层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
胶样小体或称civatte小体
多声破碎音
反复发作
关节结节
正常或受限
偏向患侧或歪曲
造影见上下腔交通
骨关节病
疼痛、弹响
连续摩擦音
反复发作
关节结节
正常或受限
偏向患侧
关节间隙比例失调,髁突骨质破坏,形态改变
鼻腭管囊肿
位于鼻腭管。含有较大的血管和神经束
复层鳞状上皮或呼吸性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立方或柱状)
鼻唇囊肿
肿胀是常见的症状,囊肿增大可致鼻唇沟消失,鼻翼抬高,鼻孔变形。
X线片:骨质无破坏。
鳃裂囊肿
四个鳃裂来源。柔软,边界清楚。上呼吸道感染后可骤然增大。
复层鳞状上皮。大量淋巴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
彻底切除,保护副神经(第二鳃裂)和面神经(第一鳃裂)
名称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造影特点
治疗
其他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发病急,全身症状明显。
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禁做造影
切开引流指征:1、局部有明显的可凹性水肿。2、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穿刺抽出脓液。3、导管口有脓液流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样分泌物。儿童可自愈。
小叶内导管囊状扩张,导管上皮增生。淋巴细胞浸润或形成淋巴滤泡。纤维组织增生明显。
多形性低恶毒性腺癌
主要发生于小唾液腺,约60%发生于腭部。
肌上皮细胞和导管上皮细胞构成
皮脂腺囊肿
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
沿皮纹方向做梭形切口。
(表)皮样囊肿
触诊柔韧似面团样,无波动感。
穿刺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
根尖周囊肿
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
无角化复层鳞状上皮。炎性细胞浸润。含铁血黄素和胆固醇晶体。透明小体。
基底细胞腺瘤
基底样细胞排列成实性、梁状、管状和膜性结构
恶性多形性腺瘤
长期存在的肿块生长突然加快,如果浸润神经和周围组织,可伴有疼痛、面瘫、固定和溃疡形成。
肉瘤成分
腺泡细胞癌
腺泡样细胞,润管样细胞,空泡样细胞,透明细胞,非特异性腺样细胞。实体型,微囊型,滤泡型,乳头囊状型。
淀粉酶抗体、α-糜蛋白酶抗体和Leu-M1抗原呈阳性反应。淀粉酶鉴别透明细胞。
甲状舌管囊肿
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触之有波动感。随吞咽及伸舌而移动
彻底切除(包括舌骨中分)
黏液囊肿
下唇黏膜常见
易复发
舌下腺囊肿
浅紫蓝色。“重舌”
切除舌下腺,残留部分囊壁不会造成复发。
穿刺抽得蛋清样黏稠液体
成釉细胞瘤
常见于下颌体及下颌角。乒乓球样感。
极性倒置、颗粒细胞
X线:大小不等的多房性阴影,各房大小相差悬殊。囊壁边缘半月形切迹,牙根尖不规则吸收。
粘液表皮样癌
女性多见。
恶性肿瘤最常见。
黏液细胞、中间细胞、表皮样细胞
高分化:黏液细胞占50%以上。低分化:10%以下。
依病理分级做指导
腺样囊性癌
多发于腭腺
导管内衬上皮细胞和变异肌上皮细胞。筛孔结构(藕断面)。
神经浸润和早期血道转移,肺部转移最多见
扩大性手术,术中冰冻切片检查。
又称圆柱瘤
腺样细胞癌
腺泡样细胞,闰管样细胞,空泡样细胞,透明细胞,非特异性细胞构成,含酶原颗粒,嗜碱。
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肿瘤
本人复习过程中自己认为的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肿瘤最明显特征,也是最容易鉴别和最容易出题的地方。一字一句打出来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祝考试顺利!
名称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生物学特点
治疗特点
其他
多形性腺瘤
不规则,触诊表面有结节
结构多形性(腺上皮,肌上皮,粘液,粘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
无
无
过大
偏向健侧。双侧患病不偏。
髁突明显超过关节结节
翼外肌痉挛
疼痛
无
明显
上颌结节后部
中度受限
偏向患侧
髁突活动度减小
咀嚼肌群痉挛
开口受限
无
轻度
受累肌
明显受限
——
髁突无明显动度
滑膜炎、关节囊炎
疼痛
无
明显
髁突后区
中度受限
偏向患侧
髁突活动度减小
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弹响
开口初或中,单声清脆音
无或者轻度
关节结节
基本正常
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排空迟缓,主导管及腺内导管无明显异常。
儿童保守治疗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发作与进食有关。晨起“咸味”液体。“雪花样”唾液,黏液栓子。
淋巴细胞浸润或形成淋巴滤泡
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部分狭窄,部分扩张,呈腊肠样。
去除阻塞病因。
涎石病
下颌下腺最常见。进食后肿痛,“涎绞痛”。
已确诊者禁做造影
慢性盘红(DLE)
角质栓塞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免疫荧光:基底膜区域翠绿色荧光带(狼疮带)
天疱疮
免疫荧光:翠绿色网状荧光图形
良性粘膜
类天疱疮
基底层下疱
肉芽肿性唇炎
血管周围肉芽肿样结节(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
念珠菌感染
角化层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常形成微小脓肿。可见菌丝。PAS染色强阳性。
先偏患侧后复正常
关节间隙比例失调,造影见盘前移位
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开口受限,疼痛
无
明显
关节结节
中度受限
偏向患侧
关节间隙比例失调,造影见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关节囊扩张关节盘附着松弛
弹响
开口末或闭口初单声清脆音
无
无
过大呈半脱位
偏向健侧。双侧患病不偏。
造影见关节囊扩张,关节盘附着松弛
关节盘穿孔破裂
疼痛、弹响
早期颈淋巴结转移,常在一侧。
脉管病变
名称
临床特点
穿刺液
微静脉畸形
沿三叉神经分布。手指压迫,颜色消退
静脉畸形
可被压缩;静脉石;体位移动试验阳性
动静脉畸形
自觉搏动,扪诊震颤感,听诊吹风样杂音
囊性水瘤
锁骨上区。体位移动试验阴性,有时透光试验阳性。边界不清,有波动感。
透明、淡黄色水样液体(淋巴液)。
涎腺疾病:
又称Pindborg瘤
牙源性钙化囊性瘤
上颌前磨牙区多见,较局限
影细胞
牙源性腺样瘤
好发于上颌单尖牙
玫瑰花样结构、钙化颗粒
成釉细胞纤维瘤
神经鞘瘤
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性液体
牙源性粘液瘤
瘤细胞间见大量淡蓝色黏液。
良性但有局部浸润的肿瘤
成牙骨质细胞瘤
常与一颗牙的牙根相连
由牙骨质样组织所组成
骨化纤维瘤
乳头状瘤
色素痣
恶性黑色素瘤多来自交界痣。
牙龈瘤
女性多。常见于前磨牙区。
巨细胞
可破坏牙槽骨壁
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