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目录
1
2 3 4
现状 思路 措施
意义
2
现状
1 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少数民族 绝大多数生活在山区或边远地区。区位条件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 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 经济基础薄弱,低端产业比重高。除了位于平原地区或接近经济 中心的少数民族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 弱,特别是位于山区、牧区、高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 更为薄弱,甚至还有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直过”民族。 3 社会事业落后,教育医疗卫生尤为突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 基础薄弱,缺乏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源,大部分地区依靠财政转移支 付维持当地财政的基本运转,这就造成这些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十分 落后。 4 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面临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
11
7
发展思路
1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是促进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2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平等联 合、共同发展,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 原则。 3 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国家始终把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作为 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待,始终重视采取特殊的政策 和措施,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4 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促进少数民族地 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10
附注
一 小组成员: 陈镨 P110410558 庄德武 P110410589 梁太生 P110410576
陈松 P110410568 陈涛文 P110410562
赵霜 P110410572 张攀峰 P110410592
二 参考文献:
1 张锐 张宝成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2011 年第07 期总第285 期,《前言》 2 刘永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 2006-06-01版 中央民族 大学出版社
8
措施
1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困难,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与其 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面临一系列的特殊困难,只有 针对这些特殊困难,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才能逐步化解这些困 难,使少数民族地区能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 立足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解决 少数民族地区的困难和问题,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 差距,归根到底靠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 业和特色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 济优势转变。 3 保护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 4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组织领导建设。注重培养选拔少数 民族的干部,加强组织领导建设,是做好民族工作。
3
5 现代产业经济比重低,二元经济结 构典型。 民族地区经济是一种不发达经济,其 经济结构上的典型特点是二元化。一 元是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自我雇佣 的传统经济部门,包括渔猎经济、畜 牧经济和农业经济,分工与交换不发 达; 一元是由国家移植的技术比较先 进、生产效率较高的现代大工业经济 。这两个部门之间长期互不联系,因 此,民族地区工业化任务相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果,都会对 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 3 这是具有较大的政治意义的,它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感受到国 家的力量,能增强整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国 家的统一局面,会增强社会主义及中国共产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 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这些地区的经济 发展能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地区的资源,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缓解资源紧张。 5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会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增强这些 地区居民的购买力,有利扩大内需,发挥消费需求在经济发展的功 夫贡献,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6 这就能证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这本身就是 整个国家及整个国际社会的一笔巨大的政治及思想财富。
6
6 资本形成不足,自我积 累能力差,主要体现在民 族地区GDP 占全国比重小, 人均投资额低,储蓄资源 缺口大。下表列出了我国 民族地区各省区的总投资、 总储蓄及资金缺口状况和 人均GDP。从表中可以看 出,我国民族地区的投资 率高,它保证了民族地区 GDP 的较快增长; 同时反映 出民族地区内部存在较大 的资金缺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