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努力提高领导水平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努力提高领导水平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努力提高行政水平
——论政领导的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
摘要: 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是一切事业成败的关键。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能否做到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而着力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水平则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前提。

关键词: 领导; 决策; 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如何尽快建立起一种科学高效的、公众满意的公共决策形式,从而提高行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
科学决策,就是在科学理论和思维方法指导下,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运用科学的决策技术,选择和决定未来的目标与方案的活动。

一般来说, 人们对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认识决策在现代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严肃认真的做好决策工作;二是认识及其对象的规律,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三是掌握以下科学决策的标准:有明确的目标、有两个以上供选择的方案、有合理的价值目标、尽可能地无副作用。

民主决策主要是指在某个特定社会组织范围内,由该组织内部的成员严格按照多数决定原则对该范围内的某些公共事务直接做出决定或决策。

领导决策的民主化是针对“个人迷信”、“个人专断”、“家长制作风”而提出的, 是指将更多群众的意愿和愿望反映到决策过程来, 通过对决策施加影响, 使领导按照群众的意愿和愿望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政策, 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是辩证统一的。

决策科学化是决策的最终目的, 是决策得以正确实施的前提; 而决策的民主化则是推动决策科学化的有力保障, 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民主决策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有助于克服决策可能产生的片面性,也弥补了科学决策的精英化及工具理性的倾向。

另一方面科学决策保证了民主决策的有效性。

科学决策在决策体制、决策组织、决策目标、决策程序以及决策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上为民主决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证,使决策成本和风险降低到最小,使经验决策转到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上。

二、领导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实现途径
目前领导决策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否定的影响因素,如私利驱动、权力滥用、情绪失控、感情用事等,如何彻底改善这个状况,需要全社会各个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其中包括政府已提出的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健全的领导问责制度,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谐的社会风气以及领导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系统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仅针对领导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方面进行思考,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 领导者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决策知识水平与修养,充分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

领导者是决策的主体, 领导者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决策的水平, 直接影响着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实现。

因此, 要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就要求领导者具备这些能力: 筹划和判断能力, 灵活的应变能力, 改革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并且, “知识老化周期”变短, 产品换代加速, 是每一个决策者无法回避的现实, 这就要求决策者要终身学习。

价值观对领导决策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推动作用和评价作用,领导只有真正以人为本,才能对得起领导的权利和领导的良心。

建国50多年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 领导者的决策正确, 就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决策失误, 就会引起经济波动和社会震荡,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此外,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也告诉我们,不能“个人迷信”、“个人专断”,领导者自身的价值观直接导致了那个时代人文情怀的缺失。

相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决策则体现了领导者应对新时代的要求,把开拓创新、注重优化与切实可行结合起来,实施了改革开放这一科学决策,为百废待兴的中国大地送来一股春风。

第二,实事求是,遵循科学决策程序,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建设现代智囊团。

当今社会活动中非重复性的问题层出不穷, 这就要求决策必须做到随机应变, 科学处理。

解决这些问题时, 决策者个人所掌握的信息与资料是十分有限的, 单凭个人的经验和主观臆断是不行的, 必须借助科学的决策机制, 按照严格的科学程序,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决策的正确。

此外,现代官方智囊团的建设也不可忽视。

智囊团可以为领导者提供科学预测、查找问题、提供方案、追踪反馈等功能,在相关专业领域有一定的专长,有较强的责任感、奉献精神以及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综合了合理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以及年龄结构。

目前我国人才比较匮乏,所以要靠“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人才,培养智囊团。

另外,还要从实际出发, 是科学决策机制自始至终贯彻的基本原则。

科学的决策机制, 只有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去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 形成方案, 认真执行, 真实反馈, 才能称其为科学的机制。

20世纪60年代初,加勒比海盗导弹危机时,美国制定了六个可供选择的方案:(1)无所作为;(2)施加外交压力;(3)同卡斯特罗谈判;(4)全面入侵;(5)空隙损毁导弹基地;(6)封锁海面。

最后,肯尼迪政府选择了第六方案迫使前苏联撤出导弹,这便体现了科学决策。

决策就是行动目标和方案的设计和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

肯尼迪政府智囊团按照科学决策的程序,最后选择了第六种应战方案,综合考虑了维护主权、和平还是战争、战争破坏度等多方面因素,遵循了科学决策的选优原则,从而避免了大规模损伤。

第三,实行民主集中制,积极听取群众意见,亲临一线了解实况。

建立和完善民众参与和民意反映机制。

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相关事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时,应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增加领导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渠道,听取民意,集中民智,使自己的决策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准上。

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还要积极走下去,与群众直接沟通,了解他们所求、所需和所关心的问题,尤其在关键问题和应急问题上,领导需要亲临一线直接指挥,使之更有效地保证决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008年汶川大地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亲临指挥救灾,在余震未了的情形下,与受灾群众直接沟通,清楚他们所求、所需,制定了应急策略,就是体现了这一机制。

三、结语
决策是领导工作的中心环节, 在经济社会建设进程中, 只有清醒认识当前领导决策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 进行科学民主决策,才能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出发, 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能力,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孙丰荣,关于领导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几个问题的探讨【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7 月
【2】姜明生,论领导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J],中州学刊,2008年7月
【3】王树芳,浅谈领导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建议【J】,2010年9月
【4】张先铎,领导工作中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探讨【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 年12 月
【5】万良春,领导科学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4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