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气体动力循环
一、定容加热理想循环(Otto循环,汽油机)
汽油机是点燃式内燃机。由吸气过程吸入的汽油与空气的可燃
混合物,经活塞压缩至上止点时,由电火花塞点火而迅速燃烧,
这时活塞位移极小。
p
T
1-2:绝热压缩过程
3
3
s
2
s
2-3:定容加热过程
v
4 3-4:绝热膨胀过程
2
4
v
4-1:定容放热过程
1
1
v
s
定容加热理想循环的p-v图及T-s图
则循环加热量全部由定容过程加入,此时的循环成为定容加热循环
反之增加定压加热量至 q1p q1, q1v 0
则循环加热量全部由定压过程加入,此时的循环成为定压加热循环
压缩比及吸热量相同时,活塞式内燃机各种循环的比较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q2,定容 q2,混合 q2,定压
因此热效率
t,定容 t,混合 t,定压
定压加热理想循环为 1 时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特例,故可得
t
1
1
k 1
k k(
1 1)
定压预胀比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p
2
3
3'
s
T
3'
3
p
2
4'
4'
s
4
4
v
1
1
v
s
增大预胀比ρ,可使吸热平均温度升高,放热平均温度
也升高,因定容线比定压线陡,所以放热平均温度增长
的比吸热平均温度增长的快,使循环热效率减小。
3.把内燃变为外部加热,用工质从外界的定容吸热和定压吸热过程 代替燃油的燃烧放热过程;
4.膨胀和压缩过程忽略热交换,变多变过程为绝热过程; 5.用定容放热代替排气过程,认为工质恢复到循环的初始状态; 6.所有热力过程均可逆。
三、柴油机理想循环及其热效率
p
3
4
T
4
p
3
s
2
s
5
v
5
2
v
1
1
v
s
柴油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p-v图及T-s图
排气
进气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
(four-stroke cycle engine)
进气
排气
二、提高柴油机功率的主要途径
柴油机在每个循环中所作的功为
mw ptVs J
当柴油机转速为n r/min时,活塞每秒走过的冲程数量为2n/60;
设柴油机的冲程数为 ,则每秒完成的工作循环数为 2n / 60
定容加热理想循环为 1 时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特例,故可得
t
1
1
k 1
t
1
1 k1
分析: 若循环加热量不变,提高
增压比ε,实际上提高
了吸热平均温度,降低
了放热的平均温度,所
T
T3
T1'
T1
2'
2
T2 T2'
3' 3
v
4
4' v
以循环的热效率提高了。
1
s
实际上压缩比过大,使压缩终了时的气体产生爆燃现象,
v
p
3 2 0
火花塞
4
1" Atmosphere 1'
v
p
3 2 0
火花塞
4
1" Atmosphere 1'
v
p
3 2 0
火花塞
续3
4
1" Atmosphere 1'
v
9-1 柴油机实际循环和 理想循环
一、柴油机的实际工作过程
P 34 2
P0
b
0-1:吸气过程。由于阀门的阻力,吸入
气缸内空气的压力略低于大气压力。
压部分的比例。
3、用T-s图分析影响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热效率的因素
1)、单位质量加热量q1不变,热量分配q1v、q1p也不变, 压缩比对热效率的影响
现代柴油机的压缩比一般在12-22之间
2)压缩比不变,单位质量加热量也不变,改变定容和 定压加热量分配比例对热效率的影响
t
1
q2 q1
q1相等, q2减小
4
p
3
放热量 q2 cv T5 T1
v
5
2
循环净功 w0 q1 q2
循环热效率
t
w0 q1
1 q2 q1
v
1
s
t
1
cv T3
cv (T5 T1)
T2 cP T4
T3
T5 1
1
T3
T5 T1
T2 kT4
T3
1
T2 T1
T3 T2
T1 1
k
T3 T1
T4 T3
1
t
1
T2 T1
1-2:绝热压缩过程 2-3:定容加热过程 3-4:定压加热过程
4-5:绝热膨胀过程 5-1:定容放热过程
该循环由于兼有定容和定压加热过程,所以称为“混合加热循环”
1、为了计算柴油机理想循环热效率,引入柴油机循环的特性参 数: (1)压缩比:压缩前的比体积与压缩后的比体积之比,它是表 征内燃机工作体积大小的结构参数。
T3 T2
T5 1 T1
1
k
T3 T1
T4 T3
1
1
T2 T1
T3 T2
T3 T2
T4 T3
k
1
1
k
T3 T1
T4 T3
1
上式表明,
1
1
k 1
1
k 1
k
1
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随压缩比ε、定容升压比λ的增
大而增大,随定压预胀比ρ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组织
燃烧过程时,应尽可能增加定容燃烧部分的比例,减少定
T4 T3
T1 T2
T4 T1 T1 T3 T2 T2
t
1 T1 T2
1
1
1
注意:式中T1,T2并非指高温 热源,低温热源。
t
1 T1 T2
1
1
1
热效率 t 取决于气体的绝热指数k和压气机的增压 比β值。因为工质是空气,k=1.4,所以定压加热燃 气轮机装置的理想循环热效率只与压气机的增压比 β有关。压气机的增压比β越大,定压加热燃气轮机 装置的理想循环的热效率也增大。实际上,压气机 的增压比β通常在5~20之间。
三.定压加热理想循环分析
1.热效率ηt
q1
h3 h2
cpm
t3 t2
T3 T2
cp T3 T2
q2
h4
h1
c pm
t4 t1
T4 T1
cp T4 T1
t
1 q2 q1
1 T4 T1 T3 T2
1
T4
T3
p4 p3
1
T1
T2
p1 p2
p4 p1 p3 p2
循环热效率增加
在压缩比和单位质量加热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定容加热量、减 少定压加热量,可以提高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
不能单纯为了提高热效率而盲目增加定容加热量的比例。定容加 热量过大,会使压力升高比过大而导致循环的最高压力和最高温 度过高,引起柴油机各部件受力过大或过热,影响机器使用寿命。
如果增加定容加热量至 q1v q1, q1p 0
空气首先进入轴流式压气机, 压缩后的空气进入燃烧室, 一部分空气直接参与燃料燃 烧,并与另一部分空气混合, 然后进入燃气轮机中膨胀做 功,最后排到大气中去。
构成: 压气机(compressor) 燃烧室(combustion chamber) 燃气轮机(gas turbine)
二.定压加热理想循环
活塞式内燃机分类:
按燃料:煤气机、汽油机和柴油机; 按点火方式:点燃式(汽油机、煤气机)和压燃式(柴油机); 按冲程:四冲程和二冲程
外燃机:如果只是利用燃烧产物来加热循环的工质(如蒸汽动力 装置中利用燃气加热水),则这种动力装置称为外燃动力装置(或称外 燃机)。
两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 (two-stroke cycle engine)
—constant-pressure combustion cycle; Brayton cycle
由于其加热过程是在定压下进行的,因此 其遵循的理想循环称为定压加热燃气轮机 装置的理想循环,也称为布雷顿循环。
1-2 绝热压缩(压气机内) 2-3 定压吸热(燃烧室内) 3-4 等熵膨胀(燃气轮机内) 4-1 定压放热(大气)
火花塞
续3
Atmosphere
1'
v
p
3 2 0
火花塞
Atmosphere
1'
v
p
3 2 0
火花塞
4 Atmosphere
1'
v
p
3 2 0
火花塞
续3
4
1" Atmosphere 1'
v
p
3 2 0
火花塞
4
1" Atmosphere 1'
v
p
3 2 0
火花塞
4
1" Atmosphere 1'
在安全性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定压加热循环由于允许较高的压缩 比而获得最好的经济性。
第三节 提高柴油机功率的主要途径
一、 平均压力的概念
单位气缸体积在每一循环中 所作的功称为“内燃机理想循 环的平均压力”。
pt
mw Vs
N / m2
平均压力大,说明单位气缸容 积做功能力大,柴油机的动力 性能优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