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术患者麻醉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患者麻醉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患者麻醉风险评估制度
一、对择期手术患者,麻醉医师在麻醉前必须访视患者,评估病情。

访视一般在术前一日进行,对一些病情复杂或新开展的手术则宜在术前数日进行会诊,以便完善麻醉前必要的准备。

对急症手术也尽可能在麻醉前进行访视患者。

手术当天患方在麻醉科签署各种麻醉相关的签字单。

二、麻醉医师访视患者时应注意仪表端正、衣着整洁、态度和蔼、言行得体。

三、麻醉前访视目的:
1、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患者精神状态、拟施手术等各种资料和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完善术前准备并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包括术后镇痛方案)。

2、指导患者配合麻醉,回答有关问题,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取得患者的同意和信任。

3、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就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以及如何配合与手术医师取得共识。

(主要指危重患者,重大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

四、访视工作内容:
1、仔细全面阅读病历,获得对病情、诊断和手术麻醉风险的整体要时与患者家属或其委托人谈话。

2、告知麻醉方法和注意事项,说明有可能根据情况的变化改变麻醉方法,并交待麻醉前注意事项。

3、说明麻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危险性,对ASA分级在Ⅲ~IV级以上者更应提醒家属重视。

4、患者或患者家属(或委托人),必须在麻醉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5、对危重、疑难病例,应在科内进行术前讨论,制定麻醉预案和应急预案。

五、手术患者术前必须进行的辅助检查(最低标准):
1、必须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心电图、X线胸片、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机制、术前五项。

2、其他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1)硬膜外麻醉必须是凝血指标正常,脊柱外伤、畸形不宜做硬膜外麻醉;
(2)未治疗的高血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患者或本身有房颤者应作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必要时须经心内科的评估和治疗;
(3)骨科大于65岁的卧床老年人应作深静脉超声,明确有无血栓;
(4)大于65岁的老年人作胸腹腔的手术应作肺功能(或血气)检查,肺功能(或血气)异常须经呼吸内科的评估和治疗。

肺大泡或肺脓肿要考虑气胸或使用双腔支气管;(5)小儿有上感时,不宜实施择期麻醉或基础麻醉;
(6)多发性创伤或曾做深静脉穿刺的患者,应常规检查有无气胸、血胸、静脉导管是否通畅、有无出血与血栓,有特殊情况应及时请求会诊、保留原管。

术中需深静脉导管的患者,须另选部位穿刺;
(7)颈部巨大包块的患者须有气道是否被压的CT片。

小颌畸形、颈短粗、喉结高、头后仰受限、张口受限、气道肿瘤或受伤或狭窄等术前因做好困难气道的准备。

(8)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水电解质紊乱术前应适当纠正;
(9)既往服用抗凝药的患者要注意凝血指标并按有关要求处理;对既往不规则服用抗凝药的患者(换瓣、冠脉支架)应作超声心动图和凝血指标检查;
(10)放置冠脉支架的患者要了解放置时间与类型;
(11)安装心脏起博器的患者要了解起博器功能与类型;
(12)长骨骨折或关节置换患者要告知脂肪栓塞风险;
(13)合并多脏器囊性变的患者要警惕脑血管畸形或颅内动脉瘤;
(14)有争议的手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