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路基与支挡结构一、填空题1.路基工程包括。
2.正线路拱的形状为,单线路拱高为。
3.基床的含义是。
4.常见基床病害有。
5.路肩的作用是。
6.路堤极限高度的含义是。
7.路基防护包括。
8.常见地表排水设备有。
9.产生第二破裂面条件是。
10.浸水路堤的含义是。
11.击实曲线的含义是。
12.路基冲刷防护类型包括。
13.路堑边坡设计方法主要有。
14.根据挡土墙墙背的倾斜方向,挡土墙可分为。
15.重力式挡土墙设置伸缩缝的作用是。
16.三种土压力分别是。
17.增加挡土墙抗滑稳定性措施主要有。
18.增加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措施主要有。
19.加筋土挡土墙由三部分组成。
20.拉筋材料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即。
21.锚定板挡土墙由组成。
22.卸荷板式挡土墙是。
23.锚杆按地层中锚固方法分为。
24.软土地基次固结沉降的含义是。
25.一般情况下,滑坡推力计算中安全系数值为。
26.膨胀土路堤边坡破坏主要表现为。
27.黄土湿陷性含义是。
28.盐渍土路基主要病害是。
29.多年冻土的含义是。
30.多年冻土地区的不良地质现象有。
二、单选题1.我国Ⅰ、Ⅱ、Ⅲ级铁路基床厚度标准(TB10001-99)分别是:(1)3.0m、2m、1.2m;(2)2.5m、2m、1.2m;(3)2.5m、2m、1.5m;(4)2.5m、1.5m、1.2m。
2.下列土中不宜用作Ⅰ、Ⅱ、Ⅲ级铁路基床表层填料的是:(1)中砂;(B)砾砂;(3)硬块石;(4)易风化软块石。
3. 基床容易发生翻浆冒泥的是:(1)粘性土填土基床;(2)无路拱的全风化砂岩路堑基床;(3)深路堑基床;(4)高路堤基床。
4.当路堤或路堑的土质为非渗水性土或多雨地区易风化的泥质岩石时, 路基面作成路拱:(1)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单线路拱高0.15m,一次修筑的双线路拱高为0.2m。
(2)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单、双线路拱高都为0.2m。
(3)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单、双线路拱高都为0.15m。
(4) 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单线路拱高0.15m,一次修筑的双线路拱高为0.2m。
5.无路拱地段的路肩实际高程应比其设计高程:(1)相同;(2)降低;(3)抬高;(4)有时抬高,有时降低。
6.无路拱与有路拱一端的土质路基连接处:(1)应向土质路基方向用渗水土作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不小于10m,(2)应向土质路基方向用非渗水土作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不小于10m,(3)应向土质路基方向用非渗水土作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不大于10m,(4)应向土质路基方向用渗水土作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不大于10m。
7. 不得用于Ⅰ、Ⅱ、Ⅲ级铁路基床表层填料的是:(1)角砾土;(2)粘土;(3)中砂;(4)漂石土。
8.当用粗粒土(粘砂、粉砂除外)作路堤填料时,填土质量控制指标应采用:(1)相对密度或地基系数;(2)地基系数;(3)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4)压实系数和相对密度。
9.最优含水量是指指填土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下:(1)最易施工的含水量;(2)填土施工许可的最大含水量;(3)产生填土最大密实度的含水量;(4)填土施工许可的最小含水量。
10.粘性土路堤边坡高18m,其设计边坡可采用:(1)1:1.5;(2)1:1.75;(3)8m以上用1:1.5,8m以下用1:1.75;(4)按个别设计通过边坡稳定性检算确定。
11.按折线滑动面法检算陡坡路堤稳定性时,当计算某条块所得剩余下滑力为负值时,(1)该负值计入下一条块;(2)不计入下一条块,从下一条块开始往下计算剩余下滑力;(3)该负值乘以安全系数计入下一条块;(4)按一定比例计入下一条块。
12.圆弧条分法可用于:(1)均质各向同性的粘性土;(2)有尖灭状的粘性土;(3)均质各向同性的砂性土;(4)粘性土与砂性土呈互层的边坡。
13.路基坡面防护措施是指:(1)支撑盲沟;(2)草皮护坡、片石护坡、抹面、勾缝等;(3)设置挡土墙;(4)抛石。
14.不能用于排除深层地下水的排水设施是:(1)排水平孔;(2)排水隧洞;(3)渗水暗沟;(4)边坡渗沟。
15. 地面排水设备的纵坡,不应小于:(1)5‰;(2)2‰;(3)4‰;(4)10‰。
16.挡土墙基础置于倾斜地面时,其趾部埋入深度h和距地面的水平距离L不符合要求的是:(1)较完整的硬质岩层:h为0.25m,L 为0.25~0.5m;(2)硬质岩层:h为0.6m,(4)土层:h≥1.00m,L 为1.5~2.50m。
(3)软质岩层:h为0.8m,L 为1.0~2.0m;L 为0.6~1.5m;17.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静止土压力E o、主动土压力E a和被动土压力E p三者大小关系是:(1)E o>E a>E p;(2)E p>E o>E a;(3)E o>E p>E a;(4)E a>E p>E o。
18.拱桥桥台,挡土墙墙趾前部承受的是土压力是:(1)被动土压力;(2)主动土压力;(3)静止土压力;(4)被动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
19.在墙高一定,其他条件相同时,则具有最小主动土压力的墙背形式是:(1)俯斜直线型;(2)仰斜直线型;(3)垂直直线型;(4)折线型。
20.挡土墙墙背上的填土主动土压力:(1)随填土内摩擦角增加而增加;(2)随填土内摩擦角增加而变小;(3)与填土内摩擦角无关;(4)有时与填土内摩擦角有关,有时无关。
21. 以下措施中不用于增加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的是:(1)放缓胸背坡;(2)改变墙体断面形式;(3)展宽墙趾;(4)增大f值—如基底换填土。
22.由于将附加力计入来计算Kc、Ko,浸水挡土墙的滑动稳定系数Kc、倾覆稳定系数Ko要求:(1)Kc不应小于1.3,Ko不应小于1.5;(2)Kc不应小于1.2,Ko不应小于1.3;(3)Kc不应小于1.2,Ko不应小于1.5;(4)Kc不应小于1.5,Ko不应小于1.8。
23.考虑地震力时,滑动稳定系数Kc 、倾覆稳定系数Ko 要求:(1)Kc 不应小于1.1, Ko 不应小于1.2;(2)Kc 不应小于1.3, Ko 不应小于1.5;(3)Kc 不应小于1.2, Ko 不应小于1.3;(4)Kc 不应小于1.5, Ko 不应小于1.8。
24.锚定板挡土墙墙面板实际所受的恒载土压力值:(1)小于库仑主动土压力;(2)等于库仑主动土压力;(3)大于库仑被动土压力;(4)介于库仑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之间。
25. 锚杆挡土墙中锚杆多用螺纹钢筋,但每孔:(1)不宜多于2根;(2)不宜少于2根;(3)不宜多于5根;(4)不宜多于3根。
26. 下列有关加筋土挡土墙不正确的是:(1)自下而上逐层施工;(2)可以选择填土类型;(3)拉筋直接同土接触而起作用;(4)拉筋垂直于潜在破裂面设置。
27.软土地基沉降主要是:(1)瞬时沉降 ;(2)固结沉降;(3)次固结沉降;(4)瞬时沉降与次固结沉降。
28.下列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中不属于排水固结的是:(1)真空法;(2)粉喷桩法;(3)袋装砂井法;(4)堆载预压法。
29.测量软土地基横向(侧向)位移的仪器设备是:(1)测斜仪;(2)电磁沉降仪;(3)沉降板;(4)水准仪。
30.下列工程性质中不属于膨胀土的是:(1)多裂隙性;(2)强度衰减性;(3)超固结性;(4)湿陷性。
三、问答题1.在什么条件下路基需作个别设计?2.影响软土地基稳定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之。
3.直线破裂面法适用条件、分析步骤如何?4.影响填土压实程度因素有哪些?5.挡土墙基础埋置深度有什么要求?6.水对路基有哪些危害?四、计算题1.根据下图求整个路堑边坡的剩余下滑力, 滑动土体的γ=18.0kN/m 3,内摩擦角φ=10°,C =2kN/m 2,安全系数K =1,滑体分块重量:Q 1=122.4kN, L 1=5.7m,Q 2=472.9kN, L 2=8.0m,Q 3=690.2kN, L 3=9.2m,Q 4=688.5kN, L 4=9.2m. 8°432110°30°45°2.两挡土墙高均为5m (见图),土的容重γ=17.5kN/m 3,内摩擦角φ=30°,墙背摩擦角δ=20°,试用库仑理论计算墙背AB 所受的主动土压力大小、方向、作用点及绘出土压应力图。
H =5m 1:0.2A B AB H =5m 1:0.2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本体、路基防护与加固建筑物、地面与地下排水设备。
2.正线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单线路拱高为0.15m 。
3.基床的含义是路基上部承受轨道、列车动力作用,并受水文气候变化影响而规定的一定深度。
4.常见基床病害有翻浆冒泥、下沉、挤出和冻害四大类。
5.路肩的作用是防止道碴散落,供设置路标、信号等,养路通行避车,确保路基本体稳定。
6.路堤极限高度的含义是在天然地基上用快速施工方法修筑路堤所能达到填筑到的最大。
7. 路基防护包括坡面防护与冲刷防护。
8.常见地表排水设备有排水沟、侧沟、天沟、吊沟、急流槽、跌水、缓流井等。
9.产生第二破裂面条件是(1)墙背(或假想墙背)倾角必须大于第二破裂面的倾角;(2)墙背(或假想墙背)上的诸力(第二破裂面与墙背之间的土体自重W1及作用在第二破裂面上的土压力Ea )所产生下滑力必须小于墙背上的抗滑力。
10.浸水路堤的含义是指修建在河滩上、跨越水库支沟或库湾地段的路堤。
11.击实曲线的含义是对一定的填土在既定的夯实功能下,用不同的含水量作重复击实试验,得到含水量与干容重关系曲线,该曲线称击实曲线。
12.路基冲刷防护类型包括直接防护与间接防护。
13.路堑边坡设计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法和力学计算法。
14.根据挡土墙墙背的倾斜方向,挡土墙可分为俯斜、垂直和仰斜挡土墙三种。
15.重力式挡土墙设置伸缩缝的作用是为防止圬工砌体因收缩硬化和温度变化而产生裂缝。
16.三种土压力分别是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
17.增加挡土墙抗滑稳定性措施主要有基底换填摩擦系数大的砂砾石、设计倾斜基底和设置凸榫。
18.增加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措施主要有放缓胸背坡、展宽墙趾和改变墙体断面形式。
19.加筋土挡土墙由墙面板、拉筋和填料三部分组成。
20.拉筋材料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即①抗拉强度大,不易产生脆性破坏,拉伸变形和蠕变小;②与填料间有足够的摩擦力;③有一定的柔性;④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
21.锚定板挡土墙由锚定板、拉杆、锚定板和填土组成。
22.卸荷板式挡土墙是折线型重力式挡土墙的墙背在适当高度处,安装一定长度的水平钢筋混凝土板,这个板将墙后土体分为两部分而构成的挡土墙。
23.锚杆按地层中锚固方法分为楔缝式和灌浆锚杆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