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人独立建国血泪史马来亚殖民地的经济发展靠外来的廉价劳动力,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每年有几十万中国和印度劳工进入马来亚,印度移民多在橡胶园工作,中国移民多在锡矿场或城镇从事各种职业,外来移民使马来亚的人口结构(族群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据1947年人口统计,这一年马来亚的总人口中,马来人占43.3%,华人占44.9%,印度人占10.4%,华人比马来人多一点,华印两族相加超过半数,此情况引起马来人大为关切和恐慌,而英殖民者利用此情况,把自己打扮成马来人的保护者,以此转移马来土著民族主义者的斗争方向和独立目标,从而巩固英国殖民统治。
在二次大战前华印两族大多是外侨,没有公民权,所以他们对母国政治的关心甚于对当地政治的关心,因此避免了马来土著民族主义者、印度民族主义者和华人民族主义者之间的尖锐冲突,因而不致形成像印度的强大反殖民主义独立运动。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马来亚的统治虽祗有三年半,但影响是深远的。
日军攻入新加坡岛后在裕廊和武吉智马遭遇英国军官训练和指挥的华人义勇军,被义勇军落花流水地杀了一阵,因而日军在新架坡曾对华人平民进行屠杀,而那些华人义勇军在新加坡沦陷后便转移到马来半岛组成马来亚华人抗日军(即马共前身)继续奋战。
而马来土邦的苏丹们态度却有所不同,他们投靠日本,日本跟英国一样保留各土邦的苏丹行政机构,日本顾问取代了英国驻扎官,因而做成英国在战后一度迫使这些墙头草两边倒的苏丹”自动让出权力”的原因。
而日本也利用了印度国大党前主席鲍斯(Subhas Chandra Bose)在新加坡成立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及在新加坡和马来亚组织印度国民军,在新加坡和马来亚的印度人大多参加了此活动,因而在缅北的争夺战中印裔部队同时出现在日军和英军中的怪现象,各位网友你们认为英日相方的印裔部队互相对打是否很过瘾,摩萝差打摩萝差,即阿三打阿三,爽极啦!哈哈哈!后因鲍斯堕机身亡才没有更多的印度人去当日军炮灰。
所以太平洋战争期间马来亚基本上祗有华人在抗日,马来人和印度人都投靠日本去了。
中国在抗日奋战,但祖国的军民也知道远在马来亚半岛的中华儿女也同时在抗日奋战吗?1942年底正当马来亚华人抗日军在奋战时(注:1942.6.4中途岛日海军败北),英国战时内阁向伦敦殖民地部和陆军部下达了一项秘密指示,要他们着手制定战后在马来亚恢复与加强殖民统治的计划,1943年底负责该项任务的”马来亚策划组Malayan Planning Unit”在殖民地部助理常务秘书爱德华.贞特Edward Gent的主持下,完成了战后马来亚宪制报告书的起草工作,翌年五月报告书被核准,随后又批准了战后马来亚军事管制基本计划,并将该策划组人员增至289人并陆续派往印度,具体筹划接管事宜。
由于有了各方面的准备,1945.8.15日皇宣布投降当天,东南亚盟军最高统帅蒙巴顿Louis Mountbalten上将(英皇乔治之弟爵位为勋爵)便迅速依既定计划宣布成立马来亚军事管制政府,全权负责日军受降事宜。
1945.9.2日军在投降书上签字,1945.9.4英军便在马来亚西南部登陆,紧接1945.9.12蒙巴顿亲自抵达新加坡接受日军投降,并宣布马来亚军事管制机构正式设立及其组成名单,完成了英军对马来亚半岛的重新控制。
蒙巴顿亲自指挥英军如此迅速控制马来亚是有原因的:就在日本投降前夕,胡志明的越盟发动全民暴动夺取全越南很多城市,并于1945.9.2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印尼的苏加诺也在日本投降的第三天,即1945.8.17在一批印尼青年和武装部队(由日军训练和在日军投降后获日军移交武器)宣布印尼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因此马来亚的华人抗日军将如何动作,这是蒙巴顿最担心的事,怎能不亲临前线指挥英军迅速行动。
华人抗日军在日本投降第二天接获蒙巴顿命令,要求不要进城接受日军投降,但华人抗日军中央委员会决定对此无理要求不予理会,几天后华人抗日军各支队便接管了大小城镇。
事实上在英军抵达前,马来亚的华人抗日军早己接管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大部份城镇,马来亚的华人抗日军经三年半之战斗己发展至一支拥有15000人的强大武装队伍,进城后收缴警察局的枪枝弹药,成立临时治安委员会,没收敌产、救济难民、逮捕惩办马来人奸细和特务。
在此基础上组织人民委员会取代治安委员会行使地方政府职权。
在英军重返马来亚时己经成立的州级人民委员会有雪兰莪、北柔佛、南柔佛、丁加奴、新山、马六甲等,这是马来亚的华人最接近掌握政权的一次。
蒙巴顿所担心的事,实际上已部份成为事实,对他来说可庆幸的是马来亚的华人抗日军对英军仍以盟军相待,马来亚的华人抗日军虽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但并无意建立全马来亚政权和英国军事管制政府抗衡,也没有号召人民立即起来争取独立。
虽然如此,蒙巴顿仍然很不放心,若不解除这支15000人的强大部队的武装和取消各地人民委员会,英国殖民政府的统治便没有保证,精心泡制的马来亚宪政新方案也没法出台。
为了制造人民参政的假象,英国军政府组织了「咨询委员会」,邀请马来亚的华人抗日军、马来亚共产党代表参加这没有实权的组织,其中其它成员多为当局精心挑选的亲英份子、封建贵族和某些社会渣滓,目的是要取代各地的人民委员会。
英国殖民者还有更迷惑的一手,就是表彰抗日军功绩,授予有功将士奖章,邀请华人抗日军参加胜利游行,目的是使华人抗日军相信英军仍为盟友,不会忘记华人抗日军贡献,绝不会亏待他们,因而可解甲归田,安心去过平民生活。
由于华人抗日军领导层错误判断形势,华人抗日军一般成员在胜利后热切盼望过和平生活,因而自1945.9月起各地的人民委员会先后被英国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
不仅如此,马共和华人抗日军领导还在同年十一月十五日正式接受了英国军事管制政府提出的解散华人抗日军的计划。
华人抗日军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刘尧”在吉隆坡中华大会堂招待各界人士,就抗日军复员一事发表演说:『战争业已结束,抗日任务已完成,华人抗日军已没有存在必要,马来亚已进入民主建设时代,马来亚人民主要是协助英政府建立民主自由的新马来亚,因此解散华人抗日军是应该的』。
十二月一日华人抗日军各支队奉中央军委命令正式解散,英国军事管制政府在全马十二个地方举行复员检阅典礼,发给华人抗日军战士每人350元慰劳金,并向抗日有功将士颁赐奖章。
英国军事管制委员会在十二月的月报中说:『本月初对华人抗日军的解散工作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抗日军交出的武器大大超出预期的数目』。
1946.1.6英当局在新加坡市政厅前举行庆祝胜利大游行,蒙巴顿亲自授与华人抗日军将领奖章和授带。
这一天英国殖民者个个喜气洋洋,格外兴奋,因为他们是庆祝双重胜利,庆祝抗日胜利,庆祝解散华人抗日军胜利。
战前英国与马来亚各土邦之间的条约,只是要求英国给与保护,并无把各土邦苏丹的最高裁判权让渡给英国,为了英殖民者建立的战后殖民地新体制,也为了惩罚这些墙头草两边倒,在战时投靠日本的苏丹,英国便强迫九位苏丹在”自愿将统治权全部转给英王乔治六世(George VI)条约”的文件上签字画押。
这样,到1945年底英国政府手里已掌握了九位苏丹签字画押的”自愿将统治权全部转给英王乔治六世(George VI)条约”取得了直接统治马来亚的新”法律根据”。
又收缴了华人抗日军的武器,解散了这支强大的武装部队及由其建立遍及马来亚半岛的地方人民委员会,英国认为建立战后马来亚殖民新秩序时机已成熟,便决定尽快抛出他为马来亚人民泡制的新宪制改革方案即白皮书。
白皮书提出取消战前的的行政组织单位,另组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由战前的四个土邦,即雪兰莪、霹雳、森美兰、彭亨,战前马来亚属邦的五个土邦,即柔佛、吉兰打、丁加奴、吉打和玻璃市,另海峡殖民地的两个城市,即槟榔屿和马六甲组成。
而新加坡则从马来亚分割出去,单独成了直辖殖民地Crown Colony。
白皮书规定,马来亚以英王委任的总督为最高的统治者,下设行政和立法两会议局,各土邦和槟榔屿和马六甲两市则设地方议会,各苏丹不再拥有名义上统治者的地位,祗保留宗教方面权力。
白皮书答应在马来亚联邦成立后,非马来人可较容易取得公民资格,即如年满十八岁,在1942.2.25前十五年在马来亚或新加坡住满十年即可取得公民权等。
马来亚左翼政党指白皮书:把战前之间接统治变为直接统治,把行政立法大权集中在英王委任的总督,把新加坡从马来亚强行分离出去,将公民分成马来人和非马来人是破坏各民族团结(注: 本人认为马来人和非马来人从来、现在及将来都是互相对立,根本不存在甚幺破坏各民族团结),而且祗给公民资格而不给公民权是一场骗局。
保守马来亚上层人士和马来裔人民则不满英国如此粗暴强迫苏丹”自动让出权力”,为此42个马来人组织在拿督奥恩.加尔法尔(Dato Onn Bin Jaafar)的领导下于1946.3组成马来民族统一机构United Malay National Organization,简称巫统,要求保护马来人特权,反对给与非马来人公民权。
该组织现今还控制着马来西亚的政权。
巫统号召马来人展开抵制活动,四月一日马来亚联邦首任总督贞特主持马来亚联邦成立典礼,九位马来苏丹和英国委任的马来裔议员也都缺席,各地马来人举办哀悼周活动以示抗议。
伦敦派东南亚最高专员麦克唐纳Malcolm MacDonald来马来亚处理马来亚各方的反抗,他来到马来亚后发现反对阵营存有两种不同势力,左派真正目的是结束英国统治,是真正危险所在;而苏丹和巫统祗要求恢复战前保护国地位,他们要求马来人有特权,其矛头并非针对英国,而是反对轻易给非马来人公民资格。
麦克唐纳授意放弃「马来亚联邦」的政策,由英殖民政府、马来苏丹和巫统三方代表组成”宪制工作委员会”,重新起草一部新宪法,这个”宪制工作委员会”故意不让左派和非马来人(即华人和印度人)参加。
终于在十二月底制定新宪法,并以蓝皮书形式公布,蓝皮书把马来亚联邦改称马来亚联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新加坡仍分割出去,联合邦有强大的中央政府,由英国委任最高统治者,掌握行政立法大权,祗是不再称为总督而改称高级专员High Commissioner。
各土邦苏丹大体恢复昔日名义上的统治者地位,蓝皮书强调马来人的特权,对非马来人取得公民权规定了比白皮书更为苛刻的条件。
这蓝皮书引起以华人为主的非马来人反对,”全马联合行动委员会”和”马华公会”号召举行罢市、罢课,整个新加坡的动脉骤然停顿,其它马来亚城市也陷于瘫痪状态,但麦克唐纳不理会总休业,坚决成立马来亚联合邦及执行偏袒马来人的新宪法。
英国殖民当局将马来人拉到自己一边后,便于1948.6.12突然在霹雳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又在全马来亚半岛实施紧急法令,授意军警任意捕人和杀人的无限权力。
于是全国各地的特务,警察、军队大举出动,袭击工会、左翼政党、人民团体社团,搜捕共产党人、民主人士、反英份子,宣布马来亚共产党、马来亚国民党、全马总工会、马来亚华人抗日军退伍军人协会、青年团等党团为非法组织,血腥镇压和屠杀以华人为主的无辜人民,仅六月二十日晚,全马各地就有以华人为主的六百多人被捕,三百多个以华人为主的工会和社团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