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实物生产不论人均和地均计量,均比10 年前有缩减,而实物生产中又有相当大的一部分 服务于虚拟经济运作。虚拟经济的出现是与网络 经济的发展相伴而生的,并催生了一种新的投资 文化,美国风险酱近来年的急剧膨胀便充分说明 了这一点。1999年底美国公司收到那些为投资者 看好的科技股和网络股,而它们的股价和它们的 账面价值所留下的巨大虚拟空间仍是十分惊人的。 例如,只有3.1万人的微软公司市场总额高达 6000亿美元,而麦当劳公司的员工为微软公司的 10倍,但共市场总额仅为微软的1/10。作为一个 虚拟媒体的网络公司雅虎也是一个极好 的例证。 尽管目前雅虎公司的价格远远低于其以往最高价 格,但仍为其账面价值的40倍。
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
在利用外资方面,有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 对于间接投资的利用要高于直接投资,如 巴西、阿根廷、韩国、墨西哥、泰国等国 家,从1992年起,这些国家的外国证券投 资的流人速度远远快于直接投资的流人速 度,而且这些国家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对 外国证券投资要远远大于外国直接投资的 依赖性。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间接资本 的特点及其过快流入,造成了这些国家金 融市场的不稳定,也就使得流入这些国家 的国际间接投资波动较大。
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这种风险性对从事金融交易的双方,无论对投资方还 是受资方都存在的。其结果是使至少一方受到损失。这 种风险对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巨大的威胁。 按照经济学原理,外资的流入,特别是流动性强、机动 灵活的短期资本,本可以恰当地弥补东道国的资金缺口, 迅速实现资金供需的平衡,推动要国经济的增长,达到 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 但是,在现实中,由于那结大量的欠稳定的投机性资 本推动了对褓经济的依托,为了在短期内追逐巨额利润, 往往是对投资热点蜂拥而来,一旦遇到风吹草动,便急 速而逃。这使资本流入国政府会由于金融市场的动荡难 于制定和执行长期稳定的经济和金融政策。而投资者由 于决策失误而致无利甚至蚀本的情况也难于避免。
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
一、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虚拟经济 与实物经济严重脱节 二、国际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 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强 三、国际直接投资获得了空前发展 四、跨国公司购并规模直线上升
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
以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美国为例,美银
行对金融和房地产投资的新信贷是制造 业的3倍,美国实物贸易额不足期货贸 易额的一半,跨国债券和与国内生产比 率在美国高达151.1%。与此同时,美国 的劳动生产率20年来仅在1%左右,即 使在经济强劲增长的20世纪90年代年均 增长率也仅在3%左右。
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市场证券化趋势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调整化趋势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扩大化趋势 四、跨国公司的资本集中化将达到更
高的程度
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国际市场的证券化是当前国际资
本流动的一个重要趋势。国际资 本市场的证券化是指银团贷款迅 速被各种债券所取代。国际市场 的证券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尤 其是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上融通 机制变化的一个新趋势。
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产生国际市场证券化主要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 20世界80年代初期爆发的债务危机,使人们认识 到银团贷款存在着债务难以转让的缺点。一量债 务人出于债务清偿困难,债权人也容易陷入困境。 因为债务人与债权人风险共担,而债务一旦出现 问题或因债权入需要,可以随时转让,因而债务 与贷款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二是一些 西方国家金融制度的自由化助长了证券化的发展。 如美国政府在从80年代中期开始宣布对国外人购 买美国证券收取30%的利息预扣税。接着,日本 也宣布放开日本金融和资本市场,包括准许外国 人在日本发行债券和发行欧洲日元债券,增加了 日本日本储蓄资本进入 国际市场渠道。
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
由于外国证券投资(FPI)比外国直接投资(FDI) 显示出更大的不稳定性,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开 始对证券投资的流入转而加以控制。如1997年, 韩国通过了对股票市场的上市对公司外资股权实 行限制的政策,巴西则是通过对国有企业实行私 有化政策来增加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实际上, 从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后,流入发展中国家 的证券投资已经明显地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仅 在1996—1998年10月间,在新兴市场上的投资基 金的数量及其净资产值分别从1521个和1390亿美 元减少到1453个和1220亿美元,反映了金融危机 对这些国家金融市场的影响。
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跨国公司购并浪潮在今后几年将会 继续发展下去,这是经济全球化和科 技进步不可遏止的时代趋势使跨国公 司不得不做出必然选择。至于购并规 模的大小,将不会比近两年有更大幅 度的增长。
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股市在科技股价值驾照的情况下,资金不足和 对网络等投资热情的下降也影响跨国公司购并 规模增加 发达国家可被兼并的中小企业的余地在缩小, 而“巨龙吞象、强强联合”大戏增多的可能性 加大 新兴经济国家和地区的购并活动将有所增加, 但规模难与西方国家相比 传统产业的购并活动将日益活跃,新旧经济的 结合为跨国公司购并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急剧增 加, 是近年来国际市场形势的又一重要特点。据 统计,1999年流入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总额 超过6000亿美元。同时,尽管国际直接投资流支 仍旧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为主体,但近年来,流 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改 观,特别是亚洲和拉美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经济自 由化浪潮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 了极大的吸引力, 大量的国际资本源源流入,使国际资本流入发展 中国家的资金逐渐增多,逐步扭转了20世纪80年 代发展中国家资金倒流的现象。据统计,1987— 1989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净资本流入量每年纪为 500亿美元,90年代的前8年中,国际资本流入发 展中国家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以上,明显高 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
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迅速发
展,近年来的跨国公司购并浪潮一流 高过一浪。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全球企业购并规模呈直线上升趋势。 从1996年的1.45万亿美迅速升到1999 年的3.4万亿美元。2000年上半年比 1999年同期继续增长,购并总额以 26%的增幅并创下在6个月中达到1.88 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国际资本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 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
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全球化的集
中体现。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了经 济全球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 国际资本流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而这种状况又与经济全球化交相 辉映,彼此呼应。总的来说,目 前的际资本流动具如下一些特点:
小组成员:
பைடு நூலகம்
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
全球购并的增加与大宗购并守身如玉的增 加有直接关系。过去,超过10亿美元的购 并案例便因其鲜见而引起轰动。如今,即 使交易额在百亿美元以上的购并消息也已 经屡见报端。2001年1—8月间正式的跨 国公司购并事件中,交易额在百亿美元以 上的购并案包括: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 (300亿美元),以及生物制药领域葛兰 素与史克必成的合并等等。自1999年以 来,全球企业间的跨国购并活动呈加速度 发展之势。
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既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受益者,又是巨 大金融风险的最大承担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如 年代中期的10多年中,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是国际资本市场急剧膨胀带来巨大益处的主要受益者。 这些家可以从国际资本市场上“吸血”,迅速雉资金绚 烂本国经济迅速发展造成的资金缺口。据统计,流入亚 太和拉美地区的私人资本年平均为152亿美元,官方酱 为239亿美元,而在1990—1996年间,私人资本平均为 1481亿美元,官方资本则为53亿美元。仅在1996年一 年,私人资本对新兴市场的净流入达到了2408亿美元, 创下了历史记录。可以想像,没有巨额外资的流入,就 很难有曾经为人啧啧称道的“东亚奇迹”和所夸张的 “亚太时代的”到来。但这当中也为后来因这一地区的 金融危机爆发引起大量外资撤离形成铺垫作用,而大量 “失血”使该地区经济发展更是雪上加霜。
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这种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快也是国际资本结 构调整的结果。国际更多地采用各种科学 管理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和投机。其中, 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种类机构投资者对国 际资本市场起着极大的作用,他们往往决 定着巨额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与时机。正 是由于这些国际投机者动辄以上千亿美元 的资金进行十分频繁的投机性活动,才对 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体系造成巨大的 冲击和压力。
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最典型的两例子,一是美国索罗斯的量子 基金在1997年10月的俄罗斯的金融烽作 所遭受的重大损失。另一个例子是1998 年美国著名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由于对金 融市场的预测失误,导致其投机活动损失 了40多亿美元,后经10多家银行的联手 挽救才避免破产。目前,全世界约有 6100个对冲基金,1998年管理的资产达 到4500亿美元,而其中之一的绝大部分 对冲基金都是来自美国。
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明显 加快。由于金融技术的飞快发展,金融创 新的大量使用和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 和普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巨额的资金 可以迅速云集,也可以以闪电般的速度散 去和转移。目前全球金融市场的日均交易 量已经超过了1.5亿美元,规模的资金可 以通过一个电话、一张电传和一个E-mail, 便能在各个金融市场上不断地迅速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