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口岸建设与发展

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口岸建设与发展

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口岸建设与发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口岸建设与发展霍尔果斯口岸地处经济发达的亚太地区和欧洲统一大市场两大经济带的交汇处,是欧亚陆路交通的重要通道,毗邻资源丰富且市场潜力巨大的中亚地区。

2010年5月中央政府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充分利用欧亚大陆桥交通枢纽的独特区位优势,在喀什和霍尔果斯各设立一个经济开发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将其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窗口和新疆经济增长点,并将霍尔果斯特区定位为出口产品组装加工基地、进出口产品集散地、物流大通道和国际商贸中心。

这为霍尔果斯和口岸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这一历史机遇,霍尔果斯口岸应如何建设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

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口岸建设与发展意义霍尔果斯口岸地处312国道、连霍高速公路,陇海-兰新铁路最西端,距乌鲁木齐670公里,距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378公里,果霍高等级公路、精伊霍铁路全线贯通,道路、供排水、通讯、电力、金融、旅游等基础设施完备、机构齐全,能够满足近期10万人、远期20万人的生活需求。

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霍尔果斯口岸基础设施状况得到了改善,霍尔果斯已由当初单一的过货通道向综合经济区方向发展,显示出快速高效的发展势头。

随着中哈铁路在霍尔果斯实现对接,霍尔果斯已成为集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三位一体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

2010年霍尔果斯设为经济特区,霍尔果斯口岸的建设与发展将给新疆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现进一步扩大向西开放的宏观战略部署,对新疆石油天然气通道的建设、维护和运营以及实现伊犁地区乃至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建设完善国际运输通道,进一步扩大向西开放的宏观战略部署将霍尔果斯设为省级特殊经济开发区,这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霍尔果斯口岸将更加凸显出其作为窗口和大通道的作用。

目前阿拉山口口岸已成为全疆乃至全国对中亚和欧洲陆路开放的重要枢纽和平台,成为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安全大通道和经济大动脉。

而随着精伊霍铁路建成通车、中哈两国高速公路的对接以及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霍尔果斯口岸将成为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国际交通大枢纽,并将成为我国西部又一个桥头堡,在承东启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霍尔果斯口岸建设与发展对于加快新疆对外开放步伐、加速发展通道经济、逐步融入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新疆经济增长都有重要意义,也是进一步扩大向西开放的宏观战略部署的历史机遇。

(二)对于新疆石油天然气通道的建设、维护和运营起着关键战略地位新疆作为石油炼化基地,搞好石油通道的建设、维护和运营地区十分关键。

霍尔果斯是西气东输二线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的通道,目前土库曼斯坦与我国签署了每年提供3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协议,2009年中土天然气管道工程第一期已开始送气,2010年双线全部投入运营,正式供应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些协议和合作项目的不断加强和拓展,使地处特殊位置的霍尔果斯口岸起着关键战略地位。

2009年中亚天然气从霍尔果斯成功入境,有力的拉动霍尔果斯进出口贸易。

霍尔果斯已成为继满州里、阿拉山之后,我国第三个面向中亚及欧州过货量过千万吨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三)对实现伊犁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种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霍尔果斯口岸所具备的优势上。

首先自然环境优越,霍尔果斯口岸处于伊犁河谷的平原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周边有许多农牧团场,农业较为发达,这为发展特色农产品提供了自然条件,并对农产品加工业和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优势。

其次口岸辐射作用强,口岸周边有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乌兹别克斯坦首都达塔什干,因此霍尔果斯口岸对中亚重要国家和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另外,口岸所在地区文化环境较好,霍尔果斯口岸所在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居民绝大部分为哈萨克族,这与周边国家居民的文化宗教生活习惯都一致,对双方经贸往来和物流发展将会产生积极影响,对实现伊犁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口岸建设与发展主要思路(一)加大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十二五期间重大项目建设主要有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南部新联检厅和西气东输二线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2006年经国务院批复设立,是我国首个跨国经济贸易合作区、中哈两国元首共同签署的国家战略项目,主要功能是贸易洽谈、仓储运输、金融服务、商品展示销售、举办各类区域性国际经贸洽谈会等。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是中方境内精伊霍铁路的终点站,哈萨克斯坦境内是热肯特霍尔果斯铁路,2011年底与中国接轨,使其成为全国12个铁路口岸中现代化程度最高、吞吐量最大、具有口岸功能和现代物流功能的新型口岸。

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南部新联检厅是中国西部-欧洲西部(简称双西公路)全长8445公里,东起江苏连云港,从霍尔果斯出境,经哈萨克斯坦到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将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货物运输干线。

西气东输二线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是西起土库曼斯坦,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由霍尔果斯入境,国外全长1833公里。

2010年8月实现双线并行,输气能力300至400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量的20%至30%。

这些项目的建设将为欧亚大陆的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保证重大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带动口岸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将建成未来国际物流中心,而口岸是连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重要枢纽,也将成为继阿拉山口口岸的第二大经济大动脉与能源安全大通道以及物流中心,而成为这一重要角色的首要前提是发展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为此中央财政对特殊经济开发区建设采取了特殊优惠政策,如给予一定数额资金补助,重点用于特殊经济开发区的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对于基础设施贷款给予一定的贴息补助,有效期为10年;中央财政拨款亿元用于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资金短缺问题;对于2010-2020年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新增财政收入也全部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新疆自治区党委增加的政策是:由中央财政在未来10年每年安排专项补助资金20亿元用于支持特殊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在特殊经济区由中央财政出资30亿元设立信用担保资本金,辅助经济特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在经济特区注册的企业在2020年前予以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财税部门税收减收部分由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经济特区在2010-2020年税收中央分成部分全部留在当地,用于经济特区基础设施建设。

中央和地方财政这一系列拨款和税收优惠政策,对发展经济特区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制订符合霍尔果斯口岸的作业流程设计根据阿拉山口口岸和满洲里口岸作业流程,提出符合霍尔果斯口岸的作业流程设计。

一是优化平面布局形式,主要是根据霍尔果斯口岸站客货车辆流程以及口岸站所处地理位置和条件,设计纵列式外包平面布局,即边检站、宽轨场、客货车换轮库(并列换装场、物流区)、到发场(并列调车场与物流区)。

二是构建信息系统基础框架,以信息管理为中心,主要聚集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边检、外贸代理等不同部门和人员的子系统,设立电子信息服务平台,对进出口货物进行不同管理以及信息数据的传递,形成完整便捷的信息管理系统,以达到快速通关的目的。

口岸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对相关部门提供进出口货物运行信息及相关单据信息,并可及时实现进出口货物的预报功能,实现提前预报关和预报检,尤其是与中亚国家做贸易,提前为海关部门提供货物相关监管信息与单据信息预报,从而提高货物通关率方面具有切实重要意义。

三是改善外部协作环境,货物进出口不仅是两国之间货物论文联盟http://流动,各国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也很重要。

在宏观层面上,政府部门要与中亚国家建立国家层面上的沟通机制,在通关及检验检疫各方面加强合作,制定双边或多边可接受的贸易协议和规范标准,建立面向中亚市场的电子信息平台,以有利于通关便利化建设。

在微观层面上,各国相关部门之间协调也很重要,对于出口货物实施集中承运,在装车地报关和报检,简化在口岸站的通关手续,制定口岸运输协调机制,使口岸站运输有序通畅。

相关通关部门延长通关时间,如中哈双方通过了自2011年1月1日起,霍尔果斯口岸实行24小时通关制度的决定,陆续开放所有中哈边界通关口岸,实行昼夜通关制度,车辆排队等候时间将会大大缩短,承运人可在任何时间办理申报手续。

(四)建设霍尔果斯口岸大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在未来几年里,要建成出口产品组装加工基地、进出口产品集散地、物流大通道和国际商贸中心。

加工基地要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相接轨,从而转移东部先进技术和引进人才和劳动力。

进出口产品集散地的发展可为口岸物流发展带来机遇,促进国内外贸易发展,从而带动运输业的发展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带动周边国家经济发展起辐射作用。

而商贸中心可增加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机会,口岸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商贸中心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吸引内地及周边国家参与到商业活动中,带动伊犁及新疆经济贸易的发展。

因此霍尔果斯口岸是国内少有的政策和功能叠加的区域,有全国唯一的跨境经济贸易区即中哈合作中心和投资合作中心,这些中心的建立为口岸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机遇。

在这个区域内两国可以直通贸易,实现关税的减免,这为吸引国内外中小型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在口岸投资设厂提供了可能。

同时国家为支持合作中心的发展,又建设了配套区,在配套区有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这些有利的加工区和商贸中心以及政策上的支持,会给口岸带来丰富的商流、信息流、技术流及人流,为建设霍尔果斯口岸大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提供了机遇。

(五)积极争取口岸建市口岸发展要有远期规划,而建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可吸引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因此口岸应努力利用经济特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发展以便早日建市。

近年来随着伊犁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口岸的经济贸易、文化教育以及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口也在不断增加。

口岸应利用霍尔果斯设立经济特区这一时机,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疆内外各工商企业入驻口岸,欢迎各国外商投资企业前来投资办厂,增加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数量,增加口岸人口数量。

同时积极发展各种文化教育医疗事业,一方面可以保证口岸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稳定口岸人员流动性和增加口岸人口数也有一定帮助,为及早争取口岸建市提供条件。

(六)提高换装效率和争取实现准轨化由于国内与周边国家铁轨标准不统一,亚欧第二大陆桥的运输必须经过两次换装和多次代理,使铁路运费大大增加,成本的提高对贸易双方都是负担,会影响订单数量,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存在很大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