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胎心监护
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 胎心不规律 羊水粪染 胎动明显改变 Tachycardia (FHR>160bpm) Bradycardia (FHR<120bpm) Irregularity of FHR Passage of meconium in vertex presentation Gross alteration of fetal movement
6分(compromised) CTG被评为6分以下时,就要予以重视 及处理。此组孕妇应反复行NST, 并用B超检查胎盘钙 化、羊水量及胎水呼吸样运动的情况等, 特别注意其恶 化趋势。如果行催产素应激试验要特别小心。这相当 于NST无反应型。有人称之为胎儿“遭损害” 组
3.
4. 5分(warnimg) 监护图被评为5分是较严重的“警告” 界线。对这一组孕妇, 不宜单纯为了宫缩刺激试 验而轻易发动宫缩, 直接剖宫产亦为良策。 5. 4分(danger) 4分以下的病例少见, 但甚严重, 故称 为“危险”组。一般认为, 一旦确诊此种情况, 胎 儿多在24~28小时内死亡, 应急行剖宫产。
分析各种(减速)类型
分析FHR基本变异类型
结论(结合临床)
监护管理
病理 <4分 危险
振幅<4bpm 周期<1cpm 连续出现LD
病理前期 5分 警惕
振幅2-10bpm 周期1-3cpm 无加速 偶发LD
正常 6分 有损害 7分 中等
振幅变异4-14bpm 周期变异>4cpm 加速减少
8-10分 良好
6.
1.
反应型(reactive pattern)在20分钟的记录时间内, 胎心率基 线为120~160bpm, 细变异振幅在6bpm以上, 伴随胎动的 胎心率有效加速≥2次。 无反应型(non-reactive pattern) 至少监护记录40分钟以上 才能进行无应型的判断。没有出现胎动, 或有胎动无加速。 混合型(combined pattern) 伴随胎动的加速次数达不到反 应型的标准。
1950S末和1960S早期:世界范围内许多研究者发明了
直接将电极放置于胎儿头皮(开大的宫口)记录胎
儿ECG
1969年:FHRM制造成功
1971-1972年:举行国际FHRM研讨会,统一术语、标
准
Von Winkel’s 胎儿宫内窘迫 (criteria of fetal distress)标准(1893)
1
(Baseline FHR)
1、定义:指在无胎动、无宫缩影响时,10分钟以上的胎心
率的平均值,亦称胎心率基线
2、分类:
正常(normocardia):120-160bpm
过速(Tachycardia):>160bpm,历时10分钟 过缓(Bradycardia):<120bpm,历时10分钟
FHR过速的临床意义:
重
宫缩正常+LD频发+基线过缓——严 重
宫缩正常+LD频发+变异消失——严
重 宫缩正常+LD偶发+宫口开——无大
害
变异减速(VD):
定 义: 一旦出现VD,下降迅速且下降幅度 大(>70bpm),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恢复也迅速。 FHR减速的时间与宫缩无一定关系,
特点: 减速程度、时间、幅度不等 减速前后常伴一过性FHR加速—— Overshoot波形 FHR曲线常为“U”型,每次图形可不同
FHR过速持续>180bpm
FHR过缓的临床意义:
(1)孕期FHR过缓:偶见
110-120bpm—— 一般无不良后果 <100bpm——考虑先心病 (2)分娩期FHR过缓
(尤其在二产程,轻度下降不伴减速、变异,一般 无危险)
窘
迫
麻醉及药物 母体低温 先心病
(3)诊断胎儿宫内窘迫:
●
原
因 :
临床意义: 分娩中有50%出现、
主要是脐带受压兴
奋迷走神经所致
多为短暂、可矫治, 无意义 发生率>宫缩频率 30%有意义 发生率>75%——窘 迫
正弦型:
波形连续、反复出
现 圆滑一致、短变异 消失 振幅小者5-15bpm 振幅大者30-50bpm 同期变异比较一致 (3-5cpm) 持时10分钟以上 (中枢神经控制紊乱)
基线120-160bpm 变异良好 加速活跃 无减速
振幅4-12bpm 周期1-3cpm 无加速
急行 剖宫产
严密观察下 试行阴道分娩 及时阴道助产
慎重行 OCT
当日复查 NST
慎重行 OCT
当日复查 NST
重复NST 重复NST 刺激试验 刺激试验 胎盘功能评价 胎盘功能评价
一周后 复查
一、要继续观察的征象:在监护中出现下述征象之一者, 便 应作为继续观察的对象,有条件的单位建议行全产程 监护。
●
主要是缺氧——中枢神经损害(也有心肌缺氧致)
其 它:早产(<32W)
镇静、麻药、MgSO4、副交感神经阻断剂
●
1、加速:
FHR基线增加15bpm,持续
15秒以上,<2分钟
周期性加速:伴随宫缩而
发生的加速
非周期性加速:伴随胎动、
内诊or腹部触诊等刺激而
发生的加速
2、减速:主要指伴随宫缩而
(1)孕期FHR过速:大多无重要意 义
未成熟儿:迷走N差 腹部触诊:一般持时短 母体发热 母体使用阿托品类药物 母体贫血
(2)分娩期FHR过速:窘迫信号,需重视!
窘迫
阿托品
感染 贫血(急性、早剥等) 仰卧位低血压
(3)怎么通过FHR过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
分娩过程:FHR进行性上升 FHR过速伴细变异减少、晚 减、变异减速(即使轻度) 之一时,应考虑重度宫内窘迫
<5
10~30
<10
>15
<10 或减速 0
10~14
>15
1~2
>3
1.
8~10分(Vigorous) 胎心率宫缩图被评为8分以上, 一般 是伴随胎动的加速表现活跃, 相当于反应型, 说明胎儿 良好, 故有人称之为“胎儿健壮”。此图型提示一周内 多无危险, 可一周后复查。
2.
7 分(normal) 这是相当于无反应型向反应型改变的一 种情况, 可能是由于伴随胎动的加速次数少, 或在第一 个20分钟内无胎动,
2.
病例分析
病例一
孕妇王艳,23岁,经产妇,孕2产1,
2007年足月顺产一次。2010-12-1急诊入 院。
4. 备有氧气及宫缩抑制剂等。
1.
阴性:胎心率基线及其细变异均在正常范之内, 连续监护40分钟以上未见迟发减速, 一般也无 明显早期减速及变化减速发生。 阳性:迟发减速连续出现, 一般规定至少连续 三次宫缩均出现, 或多发重度变异减速。 可疑:出现散发性迟发减速或散发性变化减速, 或频发早期减速。
2. 3.
4.
正弦型(sinusoidal pattern) 在无胎动反应的基础上, 基线率 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规律摆动, 其振幅变化一般在5~10bpm, 周期在2~5cpm, 短变异消失。
1. 2. 3.
反应型表示胎儿胎盘功能良好。 无反应型表示胎儿可能存在宫内缺氧或 胎盘功能低下,需进一步检查确定。 混合型表示胎儿可能存在宫内缺氧或胎 盘功能低下;也可能胎儿宫内状况良好。
● ● ●
早期妊娠:可能比140bpm高
妊娠20W:155bpm
● ●
妊娠30W:144bpm
妊娠中期后,随副交感神经成熟,胎心逐渐下降
胎心监护曲线
目 的
发现胎儿宫内窘迫
(Fetal Distress)
临床上怎么判 断?
基线是否正常(120-160bpm) 有无胎动后FHR加速 有无宫缩时(后)FHR下降
让孕妇拿着记录胎的手动按钮, 并教会在感到胎动时立即手指按 一下按钮。
6.
连续记录20分钟一单位。如20分钟内无胎动, 再延长20分钟监护 时间。
1. 2. 3. 4. 5.
胎心率基线在120~160bpm。 胎心率基线细变异(LTV)振幅6~14bpm。 周期在3cpm以上。 有伴随胎动之加速出现, 上升振幅>15bpm, 持续时 间>15秒。 连续出现有胎动和加速的觉醒期, 以及没有胎动和加 速的睡眠期, 此二期相似20~40分钟为周期反复交替, 即醒睡周期明显。 偶见伴随胎动的变异减速外, 通常不出现减速现象。
<120bpm,逐渐下降
<120bpm,变异减少,晚减,
变异减退
<100bpm,持续3-5分钟以上
胎心基线变异 摆动幅度:指胎心率上下
摆动波的高度,以bpm表示; 摆动幅度变动范围正常为 10-25bpm
摆动频率:指计算1分钟
内波动的次数,正常为≥6 次。
4、基线变异性(细变异性)减少或消失临床意义:
出现的短暂性FHR减慢
(1)早期减速(ED)
●
定义: 宫缩开始胎心
即变慢,FHR曲线下降与宫缩曲 线上升同时发生,FHR曲线的最 低点与宫缩曲线顶点相一致,子 宫收缩后迅速恢复正常,下降幅
度<50bpm,时间短
持续少于15秒,恢复快。
原
因:
临床意义: 仅见于头先露,且已破水
胎儿头部受压(宫缩、宫颈、骨盆)
胎心监护已经普遍应用,经过20年的临 床观察带给我们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支持者:认为它可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反对者:认为它可明显增加剖宫产率
本讲内容
胎心监护发展 胎心率生理学 胎心监护分类 胎心率曲线
1906年 :Cremer首先生产了胎儿心电图(ECG)记 录仪:利用母体腹部探头获得胎儿E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