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保密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60题)1 对于国家秘密保密期限已满而未收到原定密机关、单位延长保密期限通知的,该项国家秘密可以(A)解密。
A、自行B 、由上级机关C 、由保密工作部门2 对于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保密工作部门要求继续保密的事项,在所要求的期限内(C)。
A、自行解密B 、可以解密C 、不得解密3 对于机密级涉密计算机,以下口令能够满足复杂度要求的是(D)。
A ~ !@#¥%……&*()B LJ19811003C 885811880088D HJUY&uf89!de4 对已经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的涉密档案, 应由(B) 组织进行解密审核。
A 移交部门B 档案馆C 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D 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5 对在定密工作中因玩忽职守、不负责任造成错定、漏定,致使国家秘密泄露,或者妨碍正常交流,使国家利益造成损失的,应视情节的轻重追究当事人的(A)。
A、行政责任B 、刑事责任C 、法纪责任6 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对需要维修维护的设备产品, 应当认真履行(B ) 手续, 并存放在( )的专门场所。
A 清点、登记处级以上办公B 清点、登记、审批符合安全保密要求C 清点、登记符合安全保密要求D 清点、登记、审批处级以上办公7 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政务内、外网之间应实行(A),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实行()。
A、物理隔离;逻辑隔离B 、逻辑隔离;物理隔离C 、逻辑隔离;逻辑隔离8 非密事项需发传真、电报的,(B ) 。
A 可以使用密码传真、密码电报B 不得使用密码传真、密码电报C 有时可以使用密码传真、密码电报D 使用密码传真、密码电报应当严格遵守规定9 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应当在发现后的(B)小时内,书面向有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A 12B 24C 4810 发生向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泄露国家秘密的,有关机关、单位应当在发现后的(B)向相应的保密工作部门或机构报告。
A、12 小时之内B 、24 小时之内C 、48 小时之内11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应当履行(C)的义务:A、保守业务秘密B 、保守商业秘密C、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12 关于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应当(C )公布。
A、向社会B 、在党政机关C 、在有关范围内13 关于国家秘密载体销毁的程序及有关规定正确的是(D ) 。
A 只要通过本单位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可立即进行销毁B 确因工作需要, 自行销毁少量国家秘密载体时, 应严格履行清点、登记和审批手续, 使用本单位具备的销毁设备和方法进行销毁C送销国家秘密载体, 应当分类封装, 安全运送, 如无特殊情况, 无需派专人现场监销D 应将需要销毁的国家秘密载体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销毁工作机构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销毁14 国有企业虽然具有一定行政级别, 但不属于保密法规定的具有法定定密权的机关范畴。
金融机构应向(A ) 申请授权。
A 银监会B 中国银行C 国资委D 国家保密局15 汇编涉密文件资料,其密级(C )进行标识。
A、应按多数文件的密级B 、至少应按机密级C 、应按所采用文件资料的最高密级16 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违反《保密法》相关规定的,由(C )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罚。
A、保密部门、公安机关B 、保密部门、公安机关、信息产业主管部门C 、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信息产业主管部门17 核心涉密场所禁止带入手机, 重要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手机, 一般涉密场所(B ) 。
A 禁止使用手机B 限制使用手机C 可以使用手机D 定时使用手机18 举办各种公开性展览,在展出前应当由(C)对展品和说明进行保密审核。
A、文化部门B 、保密部门C 、主管部门19 接触国家秘密事项的人员或者机关、单位的范围,由(A)的机关、单位限定。
A、确定密级B 、保密部门确定C 、上级确定20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C)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A 保密法实施办法B 保密规章制度C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21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份关于保密工作的专门文件是(B ) 。
A《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B 《加强党的秘密工作通告》C《关于秘书工作技术问题的通知》D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保密工作通告》22 在管理曾经存储处理过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媒体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B)。
A、没有降低密级使用B 、不能使用时可以自行销毁C 、需要维修时应保证所存储的国家秘密信息不被泄露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军事秘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C ) 以下有期徒刑。
A、三年B 、五年C 、五年以上十年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自(B )起施行。
A、2010 年8 月1 日B 、2010 年10 月1 日C 、2010 年12 月1 日25 做好科学技术保密工作应当依靠(C )。
A、单位的保密工作部门B 、单位的保密工作人员C 、广大科技工作者26 在境外遇到危及所携带的国家秘密载体安全的紧急情况时,要立即(A )所携带的秘密载体,并及时向本单位的保密工作部门报告。
A、销毁B 、藏匿C 、邮寄27 召开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会议时,主办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下面哪一项措施是错误的(B)。
A、具备安全条件的会议场所B 、使用无线话筒C 、依照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和管理会议文件、资料28 召开涉密会议,禁止使用(A ) 。
A、无线话筒B 、有线话筒C 、加密电视电话会议设施29 摘录、引用国家秘密内容形成的涉密载体,应(B)。
A 按新生成秘密管理,重新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B 按原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管理C 按秘密级密件管理D 按机密级密件管理30 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将(A)级秘密载体携带出境。
A、绝密B 、机密C 、秘密31 存储过国家秘密信息计算机媒体不能(B)密级使用。
A 、提高B 、降低C 、解除32 传递秘密载体,应当包装密封;传递秘密载体的信封或者袋牌上应当标明(C ) 。
A、密级B 、密级和编号C 、密级、编号和收发件单位名称33 传递绝密级秘密载体,(C )。
A、只能通过机要交通递送B 、只能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传递C 、只能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传递或者派专人直接递送34 传递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的途径是(B)。
A.只能通过机要通信传递B .可以通过机要通信、机要交通或派专人传递C .只能专人直接传递35处理涉密信息的多功能一体机(C )普通电话线路连接。
连接后,()将涉密信息传输到公共通信网络上,或被境外情报机构远程控制。
A 不能与不会B 可以与会C 不能与可能D 可以与不会36 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单台计算机,应当根据所处理信息的(C),按照相应级别信息系统的有关要求进行保护和管理。
A 最低密级B 平均密级C 最高密级D 知悉范围37 处理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B)。
A 、未处理国家秘密信息时可以上国际互联网B 、严禁上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网络C、加“防火墙”后可以上国际互联网38 处理、存储机密级、秘密级的移动存储介质,应存放在(A)中。
A、密码保险柜B 、铁质密码文件柜C 、铁质文件柜39 处理(B )信息的涉密信息系统,访问应当按照用户、信息类别控制。
A 、机密级、绝密级B 、秘密级、机密级C 、绝密级40 测绘成果资料由(A ) 提供。
A 测绘管理部门B 测绘队C 借领单位D 档案部门41 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事项可由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及时解密。
(A)A、从全局衡量公开后对国家更为有利的B 、离保密期满不足1 个月的C 、对经济发展有利的42 传真涉密信息,必须使用(D)批准使用的加密传真机,只能传输()信息,绝密级信息应送当地机要吧部门译发。
A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秘密级B 国家密码管理部门秘密级C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机密级和秘密级D 国家密码管理部门机密级和秘密级43 传真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必须使用机要部门批准使用的加密传真机,其中(C)的信息不能通过加密传真机传输,应送当地机要部门译发。
A 、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B 、绝密级和机密级C 、绝密级D44 对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事项,根据情况变化,可以及时解密的是(C)。
A 、该事项泄露后对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损害程度发生明显变化的B、因工作需要,原接触范围需作较大改变的C、该事项公开后无损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或从全局衡量公开后对国家更为有利的45 对单位存在重大泄密隐患或发生失泄密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党政领导干部,视其情节轻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当给予(C ) 处分。
A、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B 、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或者留党察看C、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46 地(市)级以上各级保密局审批本行政区域内的涉密信息系统。
跨区域的涉密信息系统由(B)审批。
A、各所在地的保密局B 、上一级保密局C 、各单位保密组织47对计算机硬盘、U 盘等存储部件进行数据删除或格式化处理,只是对(B)进行了删除操作,对于()并没有做任何处理,可通过专业工具直接恢复被删除或格式化的信息。
因此,不得将未经专业销密的涉密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随意淘汰处理。
A 数据区信息文件分配表信息B 文件分配表信息数据区信息C 注册表信息文件分配表信息D 数据区信息注册表信息48 对某一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有争议的,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或者省、自治区、(C )的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A 、地市B 、县(区)C 、直辖市49 定密工作程序为: 由(A ) 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的具体意见,再由( ) 审核批准并承担( ) 。
A 承办人定密责任人法律责任B 定密责任人定密小组组长行政责任C 承办人定密小组组长法律责任D 承办人定密责任人行政责任50 定密授权机关在作出定密授权决定时, 应当明确一定的授权期限。
一般而言, 定密授权期限最长不超过(C ) 。
A 1 年B 3 年C 5 年D 10 年51 定密的根本依据是(C)。
A 保密事项范围B 定密目录C 保密法D 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52 当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时,认定构成泄密事件的时限是(B)。
A、绝密级30 年,机密级20 年,秘密级10 年B、绝密级10 日内,机密级、秘密级60 日内C、绝密级24 小时内,机密级、秘密级1 个月内53 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有争议的,由(C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