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元器件
1
但高次模式不能传输,
不能输出。
T
2
3臂输入, 4臂无输出
2
4臂输入, 3臂无输出
4、波导魔T(四端口元件) 3(E)
调匹配的装置
2
1 • 主要特性:
4(H)
• 任何端口都与外接传输线相匹配;3、4匹配之后,1、2
自动匹配;
• 3输入:1、2等幅、反相输出,4无输出;
• 4输入:1、2等幅、同相输出,3无输出;
四、波导滤波器
• 销钉型
• 膜片型
9. 3 终端元件(单端口元件)
一、匹配负载:
• 作用:接在传输线的终端,尽量吸收全部入射功率,保证 传输线的终端无反射,其驻波比在 1.05 左右 ~ 1.1 左右;
• 工作原理:元件中采用高阻衰减材料、吸波材料,吸收 入射的电磁波;
• 特点:吸波材料与空气的界面应做成渐变式过渡,减 小反射; 高功率匹配负载需要散热装置,将吸收的电磁 能转化成的热能散发出去。
1、波导式匹配负载
•体积式吸收体
பைடு நூலகம்•片式吸收体
• 大功率匹配干负载
• 大功率匹配水负载 水
散热片
入 出
2、同轴线式匹配负载
• 同轴匹配干负载
吸波材料
3、微带线式匹配负载 • 渐变式
导体带 介质 薄膜电阻
• 匹配阻抗式
开路
• 半圆式
g 4
二、短路器:
• 提供尽量大的反射系数; • 最好可自由移动; • 可移动短路活塞:接触式:物理接触
2、串联电感:
• 预备知识:
Zc
l
一段无耗短传输线
等效
L/2 L/2
L Zcl 2 2v p
C
C Ycl
若Zc大,则L大, C小可忽略 v p
若Zc小,则C大, L小可忽略
• 一段Zc大的短传输线可等效为串联电感; 一段Zc小的短传输线可等效为并联电容。
• 当介质基片厚度一定时,微带宽度W↘,则Zc↗; • 一段窄的短微带线可等效为串联电感;
• 能量分配功能
1
2
3
• 3臂输入时,从1、2臂等幅、同相输出;
• 3臂自身有反射,但若在该分支波导加入匹 配装置,可使3臂的入射能量全部从1、2臂 平分输出;
1
2
1臂输入时,从
3
2、3臂输出;
1
2
2臂输入时,从
3
1、3臂输出;
• 求和信号的功能
T
1
信号1
2 信号2
3 信号1+信号2
• 两信号分别从1、2臂输入,且到达分支波导中 轴T面时相位相同,则3臂输出两信号之和,称为 和信号。
一、低频滤波器设计
•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已非常 成熟;
(频率)
• 低通滤波器:最平坦式、 切比雪夫式、椭圆函数式
• 将所需其他滤波器的衰减 特性通过频率变换,得到对 应的低通滤波器衰减特性;
• 设计该对应的低通滤波器的 电路结构和元件值;
• 应用频率变换,得到所需滤 波器的电路结构和元件值。
二、微波滤波器设计
带阻滤波器实例
四、同轴线滤波器
• 低通滤波器
L1
L3
L5
C2
C4
• 同轴线实现方案:
L1 C2
L3
L5 C4
Zc
ln b 2 a
a:内导体半径
用高、低阻抗同轴线实现低通滤波器 b:外导体内半径
• 高阻抗短线(内导体细) 相当于 串联电感 • 低阻抗短线 (内导体粗)相当于 并联电容
• 1、2均有输入:3输出差信号,4输出和信号;
• 3、4臂相互隔离;1、2臂相互隔离;
• 在微波设备、雷达中应用广泛。
二、 微带分支:
• T形分支
微带线 微带天线阵元
• Y形分支
微带天线阵
功分器实例
一分二
一分三
• 微带环形电桥(微带魔T)
1
3
4 主要特性:
2
微带环形电桥实例
• 3臂输入:1、2等幅、反相输出,4臂无输出;
• 抗流式波导接头
9. 5 衰减器和移相器
一、衰减器: • 作用:根据需要,减小所传输信号的幅度。 • 原理:用吸波材料吸收一定的电磁能量来实现衰减。 • 可调波导衰减器
g 4
• 同轴线衰减器
吸波材料片
二、移相器:
• 作用:可以人为地改变传输电磁波的相位。 • 原理: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具有不同的相移常数。因 此改变电磁波经过的介质就可以改变其相移量。
低阻抗段
Zc
Zc
Zc
l Zc Zc
• 用并联的终端开路支节实现并联电容或并联电感;
5、并联在传输线上的谐振回路:
• 在传输线上并联一个或多个支节,这些支节等效 于串联或并联谐振回路。
6、微带线中的串联电阻:
高阻金属薄膜,吸收电磁能量
R
9. 2 微 波 滤 波 器 (衰减)
3、低通滤波器3
• 椭圆函数式 低通滤波器
L1
L3
L5
L2
L4
C6
C2
C4
• 微带电路实现方案
4、带通滤波器
输入
两端开路的微带段, 长度均为λg / 2
输出
平行耦合微带型带通滤波器
• 微带段与微带段之间有能量耦合; • 微带段两端开路,波导波长等于 λg 的电磁波才可以在微带 段上谐振并持续存在; • 输入信号中,只有谐振频率及其附近频率的信号才可以一 级一级耦合到输出口,故为带通滤波器。
非接触式:非物理接触,电接触;
• 波导可移动短路器
三、辐射终端
• 能量尽量辐射出去,尽量减小终端反射; • 波导喇叭天线
E面喇叭
H面喇叭
金字塔形喇叭
圆形喇叭
波导喇叭
喇叭天线
抛物面天线的喇叭馈源
9. 4 接头 (flange)
• 作用:连接各段传输线。 • 要求:电接触可靠,引起的反射尽量小,电磁能量不会外漏。
先按低频滤波器的常规设计方法,设计出低频集 总元件滤波器,得到其电路结构和每一个元件值;
然后,用微波频段的元件代替已设计电路中的集 总元件,该过程称为集总参数电路的微波实现。
如,波导中,电感、电容就可以用波导膜片、销 钉来实现,微带电路中也可用微带间隙、分支等来实 现电感、电容。
三、微带滤波器
1、低通滤波器1 • 集总元件电路
• 矩形波导TE10模式的相移常数
k 2 kc2
2 2
a
l
• 经过距离 l 的相移量
l l 2 2
a
• 相移量与媒质参数密切相关 低损耗介质片
• 应用举例:用于相控阵天线中,要求每个天线阵元 辐射相位不同的电磁波。
天线阵元
一段宽的短微带线可等效为并联电容。
•用高阻抗微带短线实现串联电感
高阻抗段
Zc
Zc
Zc
Zc
Zc
l Zc Zc
•为加大电感值,将高阻抗线弯曲、螺旋,增加匝数:
环形电感
圆形螺旋电感 方形螺旋电感
3、串联在传输线上的谐振回路:
L C
L C
4、并联电容、电感:
• 用低阻抗线实现并联电容:
• 能量分配功能
3
1
2
• 3臂输入时,从1、2臂等幅、反相输出;
• 3臂自身有反射,但若在该臂加入匹配装置, 可使3臂的入射能量全部从1、2臂平分输出;
3 1
3 1
2
1臂输入时,从
2、3臂输出;
2
2臂输入时,从
1、3臂输出;
• 求差信号的功能
信号1-信号2
3 信号1 1
2 信号2
T
• 两信号分别从1、2臂输入,且到达分支波导中轴 T面时相位相同,则3臂输出两信号之差,称为差 信号。
• 微带电路实现方案 L
L(电感) C(交指电容)
2、低通滤波器2 • 集总元件电路
L2
L4
L6
C1
C3
C5
• 微带电路实现方案
Zc
L2 C1
C3
L4
C5
L6
Zc
• 高阻抗短线(窄线) 相当于 串联电感
• 低阻抗短线 (宽线)相当于 并联电容
• 经过计算确定每段微带的长度、宽度,使其等效电 抗值与集总元件电路中的对应电抗值的相等。
• 求差信号的功能
T
1
信号1
2 信号2
3
信号1-信号2
• 两信号分别从1、2臂输入,且到达分支波导中轴 T面时相位相反,则3臂输出两信号之差,称为差 信号。 • 若此时两信号等幅,则3臂无输出;
3、波导双-T分支(四端口元件) 3(E)
2
1
• 主要特性:
4(H)
1、2同相输入:3输出差信号,4输出和信号;
某实际微带电路中的耦合带通滤波器
屏蔽盒中的微带带通滤波器
平行耦合微带型带通滤波器的变形
同轴线输入
同轴线输出
将 g 2 微带段折弯,以减小体积
5、带阻滤波器
终端开路
λg1 /4 输入
λg2 /4
λg3 /4
输出
对于波导波长等于 λg1 、λg2 、λg3 的电磁波而言,并
联的终端开路 四分之一支节实现了对地短路的功能,这 些频率的信号 不能通过,故为带阻滤波器。
• 若两输入信号等幅,则3臂无输出;
• 求和信号的功能
信号1+信号2
3 信号1 1
2 信号2
T
• 两信号分别从1、2臂输入,且到达分支波导中 轴T面时相位相反,则3臂输出两信号之和,称 为和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