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方法论文:音乐教学方法浅议
进入21世纪以来,音乐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新修定的“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音乐教育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并勇于表述自己的体验。
而研究性学习以其自身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过程性正适应了这种要求。
通过音乐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
一、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来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学生在一起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不仅他们欣赏音乐的态度、习惯、审美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高,还能不自觉的获取许多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如在了解通俗音乐发展史的同时,了解到早期的通俗音乐大致起源公元前古罗马,古埃及的行吟歌手们在兴起的城市集镇间流动,遍及剧场和街市的“击”歌现象,在学生学习知识同时,及时联想到在文学中所说的我国古时候吟诗也如同唱歌,甚至有同学提出中国的最早的通俗音乐是否就是宋朝柳永的一些词——“凡有井水处,皆有柳郎词”。
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本国和
世界各国一些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了了解,对各类艺术形式的共性和个性有所认识。
二、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音、视频等手段记录知识的一种载体。
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归纳、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采用文献检查手段,让学生到图书馆、展览馆、新华书店等地方,对有关书籍、报刊、文献及因特网中收集有关资料等。
例如在《了解爵士乐》的课题研究中教师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爵士音乐文化的资料(文字、音响),进行展示与交流,透过一本本学习资料,学生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那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强烈感受。
大开眼界之余,蕴藏在学生心中的音乐学习潜能也会得到挖掘和开发。
(二)问卷法
在研究性学习中,问卷法是将所要了解的问题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让被调查者逐一填写回答,然后经过统计分析、了解问题的一般趋向。
问卷的形式主要有自由叙述式和选择式两种。
自由叙述式是编制若干开放性题目,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
这种形式给被调查者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可以将问题了解得较深入。
选择式问卷是对所要了解的问题编制成若干选择题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
问卷的可信度有时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可采用无记名方式,否则被调查者可能产生顾虑。
问题设计应尽量简短、明白。
(三)专家访谈法
所谓的“专家访谈法”是指向各种专家咨询问题,同专家讨论,不仅能获得该课题的背景知识、发展过程、最新进展、有待研究的问题以及一些可能的解决途径,还可以解答疑难问题,便于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顺利完成专题研究。
而且学生在采访的过程还锻炼了怎样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主动状态,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过去课堂上“你教我学”、“你导我演”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同时充分展示出“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学观。
三、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一)激发学生产生研究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持续性、深入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对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从“要我研究”变为“我要
研究”,变任务为兴趣,从而提高研究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因为兴趣,学生在某些方面知识的积累,对有关信息进行关注,从而推动研究的深入进行。
具体到音乐课研究性学习而言,注重选题的趣味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时应该首先考虑并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哪个
方面感性趣,然后在学生感性趣的方面来设计具体的课题。
在我实施研究性课题“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的选题中我就充分利用学生爱好流行音乐的这一特点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如何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在我国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课题,教师提供参考意见;另一种是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自己选择参加,两种都实现了师生互动。
在进行课题实施中我将两种选题方法分别对学生进行尝试。
(三)研究性学习的交流评价与成果展示阶段
研究性学习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交流、感受和体验。
通过学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教师来考察学生在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教师需要灵活掌握对学生的评价。
就这样,学生们
在研究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闪烁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探究兴趣越来越浓,超越了书本认知的层次。
最后,在课题研究完成后,课题组应当写出课题研究报告作为成果的主要形式,学生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可以培养自己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