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芦山7_0级地震古建筑震害调查分析

芦山7_0级地震古建筑震害调查分析

第34卷第1期2014年2月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EARTHQU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DYNAMICS Vol.34No.1Feb.2014收稿日期:2013-12-02;修订日期:2013-12-29基金项目: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UAHC 1008);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2010-ZD -4)作者简介:潘毅(1977-),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抗震与振动控制、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的研究.E-mail :panyi@home.swjtu.edu.cn文章编号:1000-1301(2014)01-0140-07DOI :10.13197/j.eeev.2014.01.140.pany.018芦山7.0级地震古建筑震害调查分析潘毅1,2,唐丽娜1,王慧琴1,姚蕴艺1(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2.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6)摘要:芦山地震对灾区内的古建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本文对灾区内的古建筑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别对木结构及石结构古建筑的典型震害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分类统计的方法,得到了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古建筑不同破坏程度所占的比例,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芦山地震中,木结构古建筑主要为中度破坏,表明木结构古建筑高烈度地震抗倒塌能力较好。

砖石结构古建筑主要为重度破坏,表明砖石结构古建筑对地震扰动十分敏感,抗震性能较弱。

最后,根据震害调查及分析结果,对古建筑抗震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芦山地震;古建筑;木结构;砖石结构;震害调查中图分类号:TU36;P315.92文献标志码:A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damage to ancient buildings inLushan M s 7.0earthquakePAN Yi 1,2,TANG Lina 1,WANG Huiqin 1,YAO Yunyi 1(1.School of Civil Eng.,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China )Abstract :Ancient buildings were destroyed by the Lushan earthquake.Extensive studies on ancient buildings in earthquake-stricken area were carried out.The typical seismic damage to ancient timber buildings and masonry buildings were studied.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damage degree of ancient timber and masonry buildings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asons are analyzed by classified statistic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damage to ancient timber buildings are moderate in Lushan earthquake.This phenomenon indicates that the collapse resistance of ancient timber buildings in high-intensity earthquake is relative better.Meanwhile ,the damage to ancient masonry buildings are more seriou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ancient masonry buildings are sensitive to the seismic disturb-ance and weak in seismic performance.Finall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s of seismic damage ,some design recom-mendations on the seismic protec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are given.Key words :Lushan earthquake ;ancient buildings ;timber structure ;masonry structure ;seismic damage investigation 引言2013年4月20日北京时间0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极震区烈度高达Ⅸ度,不仅使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损害,也使灾区内各类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在地震发生后,笔第1期潘毅,等:芦山7.0级地震古建筑震害调查分析者四度深入灾区,对灾区内古建筑的震害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

其中,重点调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寺大殿、平襄楼及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图寺。

本文首先对芦山地震中古建筑的主要震害情况作了阐述,并分析了其破坏原因,然后根据震害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最后提出了古建筑抗震保护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古建筑的修缮加固提供参考。

1灾区古建筑总体震害情况根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调查报告[1],震区内共有2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7处文物点不同程度受损。

其中,芦山县等极重灾区共有23处文物保护单位受损;雨城区等重灾区共有133处文物保护单位受损;汉源县等一般灾区共有102处文物保护单位受损,并有一处不可移动文物-茶马古道。

受损单位按类型分类,古遗址24处,古墓葬23处,古建筑149处,石窟寺及石刻2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5处,其他1处,受损文物数量分布见图1,其中大部分为古建筑的破坏。

图1芦山地震灾区受损文物数量分布图Fig.1Quantity distribution of damaged cultural relics in Lushan earthquake-stricken area2典型震害及分析木结构古建筑是一个多重减隔震的体系,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木结构大部分古建筑主体结构较为完好。

然而,砖石结构古建筑由于其材料的抗拉强度低,且块体之间黏结性能较差,在这次地震中破坏较为严重。

2.1木结构古建筑在芦山地震中,木结构古建筑的震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填充墙破坏、榫卯节点拔榫、柱脚滑移、屋面溜瓦等。

其中,填充墙的破坏是木结构古建筑的主要破坏形式,不同材料的填充墙破坏程度有很大的差别,尤以砌块填充墙的破坏最为严重。

在调查中,还发现地震中溜瓦现象比较普遍;榫卯节点有一定的拔榫,但多为轻微拔榫;柱脚有一定的移位,但移位也未脱离础石。

(1)填充墙破坏填充墙破坏是此次地震中木结构古建筑主要破坏形式,但根据填充墙材料的不同,其墙体的破坏程度也不同。

例如,图2(a )为韩家老宅木板填充墙,由于木板的材料特性与木构架的材料特性一致,木板与木柱间141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第34卷有榫口连接,加之木材良好的柔性,木板填充墙基本没有破坏。

图2(b )是青龙寺大殿竹编泥墙,外层抹以白灰,竹编泥墙中竹席作为主要支撑体系,泥土挂于竹席之上作为填充墙,竹编泥墙的柔性较好,故在此次地震中损坏较轻。

图2(c )和(d )为佛图寺砖砌体填充墙,砖砌体填充墙刚度与木材的刚度相差很大,且砖砌体墙沿柱齐缝砌筑,与木柱没有拉结。

地震发生时,墙体可能在平面外受力,同时,木构架的变形也会对墙体产生挤压,加上墙体与木柱没有拉结,导致了墙体开裂,甚至倒塌。

图2填充墙的破坏Fig.2The destruction of the filled walls(2)榫卯拔榫调查中发现,存在一定的拔榫情况,但多为轻微拔榫,榫头与卯口之间仍能受力,如图3所示。

榫卯结构是我国木结构古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其半刚性的连接特性,允许梁柱之间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作用下通过榫卯之间的挤压变形,使榫头与卯口的咬合越来越松动,榫头慢慢从卯口中滑出,出现“拔榫”。

这种挤压变形吸收了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了结构的地震响应。

图3青龙寺大殿榫卯拔榫Fig.3Tenon pull out of Qinglong templehall 图4佛图寺柱脚滑移Fig.4Column feet slip of Fotu temple(3)柱脚滑移木结构古建筑发生了少量的柱脚滑移,但即使滑移,也未脱离础石,柱仍然起着竖向承重功能,且在可修复范围之内,如图4所示。

柱脚发生滑移的原因在于,水平地震作用下,当其超过柱与础石间的静摩擦力时,241第1期潘毅,等:芦山7.0级地震古建筑震害调查分析二者产生相对滑动,这样的相对滑动具有良好的摩擦耗能和隔震作用,柱脚以上部分的水平地震响应大幅度减小。

但是,当柱脚滑移很大时,柱就会偏离础石中心,使础石处于偏心受压的不利状态,同时,还会造成柱架倾斜,过大的倾斜会导致古建筑倒塌[2]。

(4)屋顶溜瓦屋顶溜瓦是木结构古建筑发生最常见的破坏形式,如图5所示。

瓦与檩条的连接性较差,在地震的剧烈晃动下,极易发生破坏,但这种破坏经过简单的修缮就能恢复原状。

图5佛图寺屋面溜瓦Fig.5Slip tile of Fotu templeroof图6佛图寺壁画香炉损毁Fig.6Mural and incense burner damage in Fotu temple(5)其他破坏在此次芦山地震中,还有壁画香炉台受损(如图6)、墙体剥落(如图7)、檩条断裂(如图8)等非结构构件的破坏。

部分古建筑因为年久失修等原因,出现结构倾斜、屋脊破坏、梁架结构松动等结构性破坏,但是由于榫卯、柱脚、斗拱等多重消能作用下,尚未发生完全倒塌。

图7平襄楼墙体剥落Fig.7Wall peeling of Pingxiang storiedbuilding图8佛图寺檩条断裂Fig.8Purlin fracture of Fotu temple2.2砖石结构古建筑砖石结构古建筑的砌筑材料多为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较低,且黏结材料的强度不高,导致结构整体的变形能力较差[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