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汶川地震北川县城建筑物震害分析

汶川地震北川县城建筑物震害分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第30卷及其产生原因开展了为期8天的现场科学考察,科考小组分别对该区域内地质构造背景、震害情况、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开展了调查T作。

震害调查小组负责调查区内房屋破坏程度及房屋结构调查,最后给出震害指数等值线图,并对震害特征进行分析。

还针对:ItJil建(构)筑物震害机制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县城区域内建(构)筑物破坏的震害机制进行了分区…。

图l汶川8.o级地震烈度分布图Fig.1WenchuanM8.0earthquakeintensitydistributionmap:ll:JlI县城及震情简介:ItJfl羌族自治县位于四jlI省西北部,属绵阳市。

地理位置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的低山丘陵区,区内沟壑纵横,植被发育,风景优美,是大禹的故乡,川l北著名旅游区。

县城坐落在湔江南岸的曲山镇和茅坝镇,属峡谷地形。

Jl'.JlI县城处在侵蚀构造中山的东南边缘,属龙门山前山与后山交界地带,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它成为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县市之一,地震宏观烈度达Ⅺ度。

:ll:,JlI县区域"20个乡镇278个村受灾,14.2万人无家町归,死亡人数达15645人,失踪4311人,受伤26916人,93%房屋倒塌,经济损失高达585.7亿元,其中:ll:JJI县城区域破坏尤为严重。

从图2可以清晰看出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宏观受灾程度及范围‘2,3|o2:ll:Jll县城震害调查及初步分析震害调查组在现场调查过程中开展建(构)筑物震害指数调查与统计分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围围家标准GB/T18208.3—2000”中给出的房屋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及震害指数评判标准对北川县城中112个主要研究点,共计120栋建筑物(未被滑坡崩塌掩埋的建筑物)进行了震害调查(如图3),并给出震害指数。

对这些研究样本的震害指数进行统计算得平均震害指数的等值线图如图4¨’4】。

从图2、图3可以看出以湔江河为界,河流北面为新城区,河流南面为老城区,从上图不难看出,除了在黄家岩大滑坡推覆区域下,震害指数调查工作无法进行外,其他区域调查布点基本都较为均匀,并在图中标出了对北川县城区域可能影响较大的两条断层的大致方向。

通过对:ll',JlI县城建筑物震害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北川县城建筑物在汶川地震中遭受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从震害指数等值线图上看,基本整个区域都处于D.=0.8的区域内,基本上都是严重破坏,宏观烈度(Ⅺ度)远超过该区抗震设防基本烈度(Ⅶ度)。

考虑到汶川地震发生的重现期大于设防基本烈度的475年一遇水平,因此建筑物遭受的地震作用也是远大第6期卢滔等:汶川地震北川县城建筑物震害分析21于设防水平的。

造成建筑物如此严重的破坏也是在所难免的。

图2震后:fl::JII县城航拍图Fig.2AerialmapofBeiehuanCountyTownafterWenchuanM8.0earthquake图3:jkJIl县城震害指数调查工作点分布图(图片上方指向为正北方向)Fig.3InvestigationpointsdistributionofdamageindexinBeichuanCountyTown(2)建筑物的破坏不同于以往的大多数地震,其破坏是多种破坏因素结果的综合,不同区域在破坏程度、主要破坏原因上还是略有差别;其中破坏最严重fl;现在在图2所示断层直接影响的北川县城老城区和新城区的部分区域,在该区域内断层直接作用造成建(构)筑物的破坏,断层运动引起的景家山大崩塌和黄家岩大滑坡也分别造成了该区域内大量建(构)筑物被崩塌巨石砸倒、掩埋和被滑坡体掩埋推覆。

老城区往南延伸向山区高程增加的区域和龙尾隧洞前大桥往东北延伸的河漫滩区域的建(构)筑物破坏情况要轻一些,尤其是河漫滩区域』:建(构)筑物震害指数明显要低一些,河漫滩J:基本不受崩塌和滑坡的影响,破坏一般以水平地震作朋破坏为主。

近断层较大竖向地震作用导致的底层垮塌也是断层通过周边区域的主要破坏形式。

图4北川县城震害指数等值线(图片上方指向为正北方向)Fig.4DamageindexcontourmapofBeichuanCountyTowninWenchuanM8.0earthquake图5北川县城震害机制分区简图(图上方为正北方向)Fig.5Building-damagemechanismzonationofBeichuanCountyTowninWenchuanM8。

0eaIthquake(3)北川县城建筑物破坏原因存在差异,根据主要破坏原因,即震害机制的差异可将北川县城划分成多个区域,不同区域建(构)筑物破坏的机制如图5。

为了对震害机制进行大致分区,本次科考采朋尽可能考虑主要成灾因素的来进行区分,机制分区优先归类顺序为:断层>滑坡=崩塌>振动作用;采用如此优先顺序,主要是原北川县城建筑物震害断层影响作用明显,但断层作用中间包含静力作用也包含断层作朋引起的大峰值竖向动力振动作用引起的破坏,因此先考虑断层作用;因为崩塌和滑坡和地质条件有着密切关系,破坏形成存在着显性的差异,因此优先程度相同。

而对于其他区域因为基本上很难确定}{{断层通过和崩塌滑坡影响的痕迹,而且破坏形式大多以剪切破坏和出平面破坏为主,因此归为水平振动作用分区,简记为振动作用。

震害机制为滑坡作用的主要是黄家岩滑坡推覆区域,位于湔江河西岸,该区域内有着大量的行政部门、小学、幼儿园等公共设施,造成的伤亡非常严重,该区域内建筑物基本上都是彻底倒塌,并有大部分为滑坡所覆盖,震害指数全为I.0。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第30卷震害机制为崩塌作用的主要是湔江河拐弯处东岸至禹龙上街东侧直至茅坝初中(北川中学东区)的较小区域内。

该区域内主要是景家山崩塌大量的大型白云岩块体直接撞击或覆盖建筑物,该区域内建筑物震害指数基本在0.9以上,其中茅坝初中教学楼基本被岩石覆盖,震害指数为1.0。

前述两个区域的建筑物破坏机制,基本上超越结构抗震设防本身考虑范围之外,导致严重破坏的原因主要是建筑物位于抗震的不利地段,受到了严重地震地质灾害作用,由此可见,抗震不利地段的规避的作用在大震来临时可能远大于结构本身的抗震设计和构造措施。

震害机制为断层作用的区域,主要是新城区湔江河东岸直至山边(不含崩塌作用区),南北边界为北川大酒店南边的湔江河河岸与龙尾大桥向东延伸至山脚一线,该区域内建筑物主要是断层运动引起较大地面水平位移和较大竖向地震动造成较严重的破坏。

尤其是断层运动引起较大地面位移集中带附近结构的整体倒塌或整体严重倾斜,即使以往认为整体性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在这一带上也无一幸免。

该区域内另外一种主要的破坏形式是较大竖向地震作用导致的局部楼层的垮塌,往往又以底层垮塌为主,部分底层刚度较大的建筑物往往会发生上部楼层整体垮塌。

震害机制为振动作用(或水平地震作用)的区域主要是龙尾大桥向东延长线以北的新城区区域和老城区滑坡作用区以外的区域,这些区域内的建筑物破坏主要表现为墙体的明显的“x”型剪切裂缝和墙体的出平面破坏,整体垮塌或底层坍塌的情况较为少见,而且地表难以找到明显的因断层运动引起的水平错动痕迹,而且没有明显的地质灾害作用的迹象。

根据现场考察,发现可能与这些区域避开了断层地表破裂的影响,而且所处的河漫滩和泥石流堆积体(类似2008年9月下旬泥石流产生)具有相对较厚的覆盖层,对竖向地震作用起到了隔振作用有着一定的关系。

属于不同区域的典型建筑物震害破坏现场照片能较好地反映了上述震害机制的作用,如图6至图9。

(4)通过上述分析,在地震发生过程中,建筑物可能遭受多种不同因素的作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可以导致某区域震害严重加剧,地震地质灾害作用的破坏往往是超越结构抗震设计本身所能考虑的范畴的,在山区开展建设时,抗震不利地段的规避往往胜过结构抗震设计。

大震近场竖向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破坏导致的人员伤亡,是否可以采用一些专门的新的设计思路来予以降低口J。

图6北川大酒店:断层作用区内(镜向N)Fig.6CollapsedBeiehuanHotelduetofaulteffect(ViewtoNorth)图7启明星电子公司多层厂房:振动作用(镜向SW)Fig.7Damagetomulti—storyplantofQimingxingcompanyduetohorizontalvibrationeffect(ViewtoSouthwest)图8老城区停车场:水平振动作用(镜向N)Fig.8Damagetobuildingsnea/"parkingduetohorizontalvibrationeffect(ViewtoNorth)第6期卢滔等:汶川地震北川县城建筑物震害分析图9黄家岩滑坡下推覆建筑物:滑坡作用(镜向W)Fig.9CoveredbuildingsbyHuangjiayanlandslide(ViewtoWest)图lO湔江河拐弯处东北侧建筑物:崩塌作用(镜向NE)Fig.10DamagetobuildingsNortheastbankofJianjiangriverincollapseeffectarea(ViewtoNortheast)3结论汶川地震北川县城受到了超越基本烈度的地震作用,而且该区域内地震引起的多种不利因素共同对区域内建筑物发生破坏作用,多种破坏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该区域内建筑物的严重破坏,建筑物平均震害指数达到0.8以上,其中中心区域甚至达到了0.9以上。

北川县城不同区域导致建筑物破坏的震害机制存在差异,按照不同区域的主要震害机制分析,北川县城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分区,而且不同区域破坏程度也存在一些差异;建筑物抗震设防需要对不同的因素采用不同的思路予以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1]卢滔。

薄景山,张建毅,等.汶川大地震科学考察第一阶段总结报告一北川县城建(构)筑物震害调查报告[R].燕郊:防灾科技学院,2008.[2】绵阳市国土资源局.北川县“5-12”地震灾害范围与损失评估报告[R].2008.[3]李小军,于爱勤,甘朋霞,等.汶川8.0级地震北川县城区灾害调查与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08.[4】GB/T18208.3—2000地震现场工作第三部分:调查规范[s】.汶川地震北川县城建筑物震害分析作者:卢滔, 薄景山, 张建毅, 刘小阳, 门妮, 蔡晓光, LU Tao, BO Jingshan, ZHANG Jianyi, LIU Xiaoyang, MEN Ni, CAI Xiaoguang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刊名: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英文刊名: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年,卷(期):2010,30(6)1.GB/T 18208.3-2000.地震现场工作第三部分:调查规范2.李小军;于爱勤;甘朋霞汶川8.0级地震北川县城区灾害调查与分析[期刊论文]-震灾防御技术 2008(4)3.绵阳市国土资源局北川县"5@12"地震灾害范围与损失评估报告 20084.卢滔;薄景山;张建毅汶川大地震科学考察第一阶段总结报告-北川县城建(构)筑物震害调查报告 2008本文链接:/Periodical_dzgcygczd201006003.asp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