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总结全解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总结全解


-
R0
3、基尔霍夫定律
(1)概念 (2)KCL
I入= I出
广义节点 (3)KVL
U=0
1.列方程前标注回路循行方向; 2.应用 U = 0列方程时,项前符号的确定: 如果规定电位降取正号,则电位升就取负号。
3. 开口电压可按回路处理
4、电阻串并联
串联:R =R1+R2 U = U 1+ U 2
es –
+
动态分析(Au 、 Ri 、 Ro) 计算 rbe
26(mV ) rbe 200( ) (1 β ) I E (mA )
I B b
+
微变等效电路
Ii
RS
I c C
rbe
RL Au rbe
RC // RL RL
+ ES -
6、叠加原理
①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② 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原理计算, 但功率P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例:
P1 I R1 ( I1 I1 ) R1 I1 R1 I1 2 R1
2 1 2 2
③ 不作用电源的处理: E = 0,即将E 短路; Is=0,即将 Is 开路 。
+j
b
0
2
A

2
r
a
+1
b r sin
• 极坐标式
Ar
r a b 复数的模 b arctan 复数的辐角 a
j
A a jb r cos j r sin re r
(2) 复数的运算 • 相等:
代数式:实部相等,虚部相等
极坐标式:模相等,辐角相等 • • • 加、减:实部相加减,虚部相加减 乘法:模相乘,辐角相加 除法:模相除,辐角相减 如果是其他形式表示的复数,应先化成代数式 如果是其他形式表示的复数,应先化成极坐标式
(2) 标出各电流参考方向并计算; (3) 计算各点至参考点间的电压即为各点的电位。
练习:电路中,已知IS=10 A, US=40V,R1=6 , R2=8 ,R3=8 ,R=10 。求流过 R 的电流I,并 指出哪个元件是电源并计算功率。 + E + U1 方法1:戴维南定理
+ U3 -
电源 发出60W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1、概念 瞬时值
Im

i
O

T
2
t
i Im sin t
初相位:决定正弦量起始位置 角频率:决定正弦量变化快慢 幅值:决定正弦量的大小
1 f T
2π ω 2πf T
Im I 2
2、复数
(1)复数表示形式 • 代数式 A =a + jb 式中: a r cos
9、谐振 串联谐振:谐振频率 并联谐振:谐振频率 谐振时电路特点
1 fo 2 LC 1 fo 2 LC
电路呈纯电阻性,阻抗虚部为0; 电压电流同相; P =UI=URIR=UR2/R=IR2R;
Q=0,即QC =QL,IC2XC = IL2XL 。
10、三相电路 • 三相对称电路的星形连接
+ Iz u i| Z | R X
2 2
U

Z
R | Z | cos Z
Z R jX
X z arctan R
X | Z | sin Z
6、阻抗的串并联 串联: Z
Z1 Z 2
Z Z1 Z 2
U U1 U 2
1 1 1 Z Z1 Z 2
P UI cos U R I R ...
Q UI sin U L I L U C I C ...
S 2 P 2 Q2
S UI
功率因数:cos
:阻抗辐角,u、i 的相位差。
提高功率因数,需并联电容:
P C ( tan1 tan ) 2 U
U S R3 40V 由KVL: E U1 U 3 I S R1 R2 R3 E R0=R1+(R2 //R3)=10Ω I 2A R0 R
方法2:叠加原理
16 R// ( R1 R ) // R3 3 U S R// U // 16V R2 R// U // I 1 A R1 R
U 1 U 2 U
并联:Z Z1 Z 2
Z1 Z 2
I 1 I 2 I
I I1 I 2
7、交流电路计算的原则
、U 、I 只要电动势、电压和电流用相量 E 来表示,各元件用阻抗 Z 来表示,交流电路的计
算就可以采用直流电路中的各种分析方法、原理、 定律和公式等。 串联: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 并联:电流三角形 相量图
I 2
I 3
Z31 Z23 Z12
I 23
I 12
U 23
+
U P I P Z
• 三相电路的功率 三相电路总有功功率: 负载对称时: P 3U P I P cos
P 3U L I L cos
第3章 磁路与变压器 变压器
U1 N 1 k U2 N2
I1 N 2 1 I2 N1 k
I E IC I B
IC IB
I E (1 ) I B
题型: (1)根据三极管的电流,判断三极和类型; (2)根据三极管各极电位,判断三极和类型; ① 中间电位一定出现在基极上,可确定B ;
② uBE为0.2V(Ge管)或0.6V(si管),可确定 E ;余下为C; ③ 箭头标在发射极(E)上,由高电位指向低电 位(P区指向N区);如向外则为NPN型,如向内 则为PNP型。 (3)根据三极管各极电位,判断工作状态。
RCL串联
+
R
I
U
jXL
U L
_ +
+ U _R +
U L
U U L C
U

U C
_ RCL并联
-jXC
U _ C
U R
I
I
I C
I L
I C
I I L C
+
U
I
I R
_
R
L
C
I L

I R
U
8、功率
• 三相对称电路的三角形联结 (1)相电压与线电压
负载相电压=电源线电压
(2)相电流与线电流
A +
U 12
I 1

U 31
I 31
3I 30 I 1 12 3I 30 I 2 23 3I 30 I
3 31
– B + C–
1 1 1 并联: R R1 R2
I =I1+I2
5、支路电流法
支路数: b 节点数:n
解题步骤:
1. 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标 出回路循行方向。 2. 应用 KCL 对节点列出 ( n-1 )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 3. 应用 KVL 对回路列出 b-( n-1 ) 个独立的回路电压 方程(通常可取网孔列出) 。 4. 联立求解 b 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
如果是其他形式表示的复数,应先化成极坐标式
3、向量法 相量的模=正弦量的有效值 j U Ue U 相量辐角=正弦量的初相角
①相量只是表示正弦量,而不等于正弦量。 ②只有正弦量才能用相量表示。 ③只有同频率的正弦量才能画在同一相量图上。
4、单一参数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关系 瞬时值
参数
总复习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参考方向 实际方向: I: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U:高电位 低电位 E:低电位 高电位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为正值;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为负值。
关联参考方向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选得一致。
a i + ub
a
i
b
- u+
U=IR 非关联参考方向
a
i + uU = – IR
I 1
N
U 1 U 2
U 3
I N
I 1
Z
Z N'
(1)相电压与线电压
Z
U 12 3U 1 30 3U 30 U 23 2 3U 30 U 31 3
I 2
I 3
(2)相电流与线电流 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U U U 3 2 1 I I , I1 , 3 2 Z Z Z I I I 0 中线电流 I N 1 2 3
I I I 2 A
R R ( R2 // R3 ) 14 R1 I IS 3A R1 R
+ UIS -
I1
I2
I3
PIS U IS I S I1 R1 I S ( I S I )R1 I S 480W 电源 发出480W I I2 I3 I 2 1.5 A I 2 R2 U S I 3 R3 0 PUS U S I 2 40 ( 1.5 ) 60W
U Z I
R
U 阻抗 Z I
R
相量图
R L
u iR
di uL dt
du i C dt
I
U
U
XL ω L
jX L jω L
I
C
1 1 XC jX C j ωC ωC
I
U
5、阻抗
U Z 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