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学课件-窦性心律失常

内科学课件-窦性心律失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诊 断】
(一)心电图
1.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①P波为窦性; ②成人窦性P波的频率一般在100~150次/分,很少超过160次/
分。
2.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征: ①P波为窦性; ②成人窦性P波的频率一般<60次/分。
3.窦性心律不齐
心电图特征: ①P波为窦性; ②在同一心电图导联上PP间期不等,相差>0.12秒。
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以影响 窦房结的功能,频繁、长期的快速心房电活动对窦房结功能的抑 制可能是导致这些患者窦房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这种“病态 窦房结综合征”可称之为继发性(secondary)或外源性 (extrinsic)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结本身无病理性改变,在 影响窦房结功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后,窦房结功能 会逐渐恢复。
(三)窦性心律不齐
常无临床症状,经常是在患者自己测脉搏时发现心律不齐,有时 可有心悸的感觉。
(四)窦性静止
心脏电活动依靠下级起搏点发出,过长时间的窦性静止如无房室 交界处或心室逸搏发生则患者可出现头晕、黑蒙或晕厥,严重者 可发生阿-斯综合征。
(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表现为头晕、晕厥、胸痛、心力衰竭、阿-斯综合征,甚至发生 猝死的一组综合征。部分患者心动过缓与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交 替出现,后者包括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或房性心动过速,称为心 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bradycardia-tachycardia syndrome),简称缓速综合征。还有部分患者,以房性快速性 心律失常为首发表现,于数年或更长时间后,才发生心动过缓或 两者并存。
窦性心律不齐指窦性心律快慢显著不等,相邻心动周期的差值 ≥120ms。可分以下三类:①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心率吸气时 快而呼气时慢,暂停呼吸时心律不齐消失,多见于儿童;②非呼 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心率快慢改变与呼吸无关,较常见于心脏病 患者或与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有关;③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 主要见于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夹有心室搏动的PP间距 均较无心室搏动的PP间距为短。
(五)窦房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异常
(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
简称病窦综合征,是指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所引起的起搏 和(或)激动传出障碍,常累及心房、交界区和心室内传导系统。 大多于40岁以上出现症状,60岁以上患者多见。
窦房结功能障碍与心房颤动两种疾病常常并存,两者间的关系还 不是很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患者的心房颤动可能由反复 发作的局灶性异位激动所诱发,异位激动灶多数起源于肺静脉, 导管消融肺静脉电隔离在这些患者可以有效预防心房颤动的发生。
内科学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是指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并控制整个心脏 电活动的主导节律,可分为正常窦性心律和窦性心 律失常两大类。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在青少年和成 年人为60~100次/分,婴幼儿和儿童的频率比成年 人快。窦性心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迷走与交感神 经、体位、情绪、体力活动、体温、代谢与药物等, 心外疾病以及心脏病变均可影响窦性心律的频率。 由窦房结冲动形成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窦房结 冲动传导障碍所致心律失常称为窦性心律失常。
【病 因】
多种病变过程可损害窦房结,如淀粉样变性、结缔组织病、甲状腺功 能减退、纤维化与脂肪浸润、硬化与退行性变以及某些感染等,非特 异性退行性变可能在病窦综合征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各种病变均可 损伤窦房结,使窦房结内纤维组织增多,P细胞数量减少,导致窦房 结起搏和(或)窦房传导功能障碍。合并房室交界处起搏或传导功能 不全的,又称双结病变;同时累及左、右束支的称为全传导系统病变。 病窦综合征病程大多缓慢,少数急性起病,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 心肌炎。
(二)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
窦性心动过缓指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常见于年轻人、 运动员和睡眠状态,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属生理情况。也 可见于10%~1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为下壁心肌梗死的 早期,常常是暂时的。
(三)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四)窦性静止或窦性停搏(sinus arrest or sinus pause)
窦性静止是指窦房结不能产生冲动,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主要 表现之一。窦性静止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较长时间内无P波发生, PP间期显著延长,长的PP间距与基本的窦性PP间距之间无倍数 关系,长PP间距中可出现一个或多个房室交界处或室性逸搏心律 控制心室。窦性静止可由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洋地黄、胺碘酮和 β受体阻断药等药物、高钾血症、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等引 起,也可见于30%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类 型】
(一)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
窦性心动过速指窦性心律的频率在成人超过100次/分。包括不 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性不适宜的窦 性心动过速或慢性非阵发窦性心动过速可见于极少数没有器质性 心脏病者,可能由于窦房结自律性调节失控所致,也可能是由于 窦房结邻近存在自律性的心房起搏点。不适宜的窦性心动过速亦 可见于房室结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在该情况下多 可逐渐恢复。
4.窦房结内游走节律
心电图特征: ①P波为窦性,但在同一导联上窦性P波可有轻度异常; ②多有窦性心律不齐,PP间期相差>0.12秒。
5.窦性停搏
心电图特征: ①长的PP间期内无PQRS-T波; ②长的PP间期与短PP间期不成整倍数关系。
【临床表现】
(一)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上一般无症状,如果心率>120次/分,患者多感到心悸,有 时可有胸闷等。按压颈动脉窦可以使患者心率逐渐变慢,停止按 压后其心率又逐渐加快。
(二)窦性心动过缓
轻度窦性心动过缓临床上一般无症状,但如果患者心率<50次/ 分或伴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时可以出现头晕、眼黑、乏力、胸 闷、心悸,心率太慢影响到冠脉供血时可以导致心绞痛,严重者 可以发生晕厥、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表现,但这种情况比 较少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