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衔接(文言文)

2衔接(文言文)


小试身手
言者无罪,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千里之堤,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不鸣则已,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苟全性命于乱世,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呆役》 呆役》
一个呆役押解着一个犯了罪的僧人到衙门里去, 一个呆役押解着一个犯了罪的僧人到衙门里去,走之前怕 自己忘记事物,就仔细的清点一番, 自己忘记事物,就仔细的清点一番,并将所有事物编成两句话 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 说:“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一路上每走一步都在熟记 这两句。和尚知道这个人很呆,就用就灌醉他, 这两句。和尚知道这个人很呆,就用就灌醉他,剃光了他的头 发,用枷锁套住他,而自己偷偷逃走了。呆役酒醒之后说: 呆役酒醒之后说: 用枷锁套住他, “姑且等我查查看,包裹雨伞有。”摸摸脖子说:“枷锁, 姑且等我查查看,包裹雨伞有。 摸摸脖子说: 枷锁, 想到文书, 忽然吃惊的说: 哎呀, 有。”想到文书,说:“有。”忽然吃惊的说:“哎呀,和尚 不见了! 过了一会儿,摸摸了自己的光头说: 不见了!”过了一会儿,摸摸了自己的光头说:“幸喜和尚还 我却不见了。 在,我却不见了。” 一呆役解罪僧赴府,临行恐忘记事物,细加查点, 一呆役解罪僧赴府,临行恐忘记事物,细加查点,又自己编成 两句曰: 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 两句曰:“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 途中步步熟记此二 剃其发以枷套之,潜逃而去。 僧知其呆,用酒灌醉,( 句。僧知其呆,用酒灌醉剃其发以枷套之,潜逃而去。 ,( ) 役酒醒曰: 且待我查一查看,包裹雨伞有。 摸颈上曰: 役酒醒曰:“且待我查一查看,包裹雨伞有。”摸颈上曰: 文书, 忽惊曰: 哎呀, “枷,有。”文书,曰:“有。”忽惊曰:“哎呀,和尚不见 顷之,摸自光头曰: 喜得和尚还在,我却不见了。 了!” 顷之,摸自光头曰:“喜得和尚还在,我却不见了。”
小试身手
• A提出意见的人没有罪, 提出意见的人没有罪, 提出意见的人没有罪 听到批评的人应当引起足 够警戒。 够警戒。 • B千里长的堤坝,可以被 千里长的堤坝, 千里长的堤坝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摧毁。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摧毁。 • C不鸣叫就算了,一但鸣 不鸣叫就算了, 不鸣叫就算了 叫就要使人惊异。 叫就要使人惊异。 • D 只想在乱世中苟全性命, 只想在乱世中苟全性命 并不企图飞黄腾达,使名声 并不企图飞黄腾达 使名声 传播到诸侯之中。 传播到诸侯之中。
不是外语的“外语” 不是外语的“外语”——文言 文言
你知道下列词汇是古人对谁的称呼吗? 你知道下列词汇是古人对谁的称呼吗? A家严 家严 B令堂 的“前世今生”
•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 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 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 并且不使用标点。 并且不使用标点。 • 特色 :言文分离、历久不变、行文简练、古奥难懂。 言文分离、历久不变、行文简练、古奥难懂。 • 优点在于文字精链、微言大义、文字优美、合于音 优点在于文字精链、微言大义、文字优美、 而且以文解文的特性能够不拘一时一地, 律。而且以文解文的特性能够不拘一时一地,所以 现代人也可以读懂孔子等人著作的论语。 现代人也可以读懂孔子等人著作的论语。 • 缺点在于难懂、不易普及,要读懂文言文须经过适 缺点在于难懂、不易普及, 当的训练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含意, 当的训练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含意,而要写作文言文 的难度更高,所以五四运动后强调“我手写我口” 的难度更高,所以五四运动后强调“我手写我口”、 能识字便能读文”的白话文渐渐的取代了文言文。 “能识字便能读文”的白话文渐渐的取代了文言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