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学》考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农村金融:农村金融主要是指向农村地区各收入层次的人群、经济活动主体提供的金融服务,或被农村地区各收入层次的人群、经济活动主体所利用的金融服务。
2、逆向选择: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3、农村金融体系:指由农村各种金融机构以其活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4、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属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放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
5、农业政策性金融: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在市场金融条件下政府调控经济、支持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主要包括银行、保险、担保、投资等业务类型。
6、合作金融:建立在合作组织成员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一种金融组织形式,一般是小规模资金所有者互通有无、资金互助的一种灵活而有效的形式。
7、农村民间金融:狭义——农村居民个人之间以货币或实物的形式所提供的直接借贷。
广义——农村除正式金融机构之外的所有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
8、民间集资:这种融资活动大多发生在一些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筹资对象是企业内部职工,资金用途主要是解决企业购置设备所需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不足。
9、小额信贷:小额信贷主要是为农村地区的贫困和低收入人群提供信贷服务,它包括农业金融和农村金融活动领域的中低收入群体。
10、农业保险:指保险人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风险或市场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各种保险保障。
二、单项选择题1、()主要是为农村地区的贫困和低收入人群提供信贷服务,它包括农业金融和农村金融活动领域的中低收入群体。
A、小额信贷B、农村金融C、农业金融D、商业金融2、20世纪80年代,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逐渐替代了()。
A、金融抑制论B、农业信贷补贴论C、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D、金融深化论3、农村信用社主体地位的形成是在中国金融体系演变历程中的()阶段。
A、新中国成立初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C、改革开放以后D、人民公社时期4、根据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督管理,由()直接承担。
A、中国农业银行B、中国人民银行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D、商业银行5、中国农业银行总部设在()。
A、上海B、广州C、深圳D、北京6、新中国设立的第一家商业银行是()。
A、农村信用社B、中国农业银行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D、中国邮政储蓄7、()是中国农村金融领域唯一的一家政策性银行。
A、中国人民银行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C、中国农业银行D、国家开发银行8、2004年9月,中国第一家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 D )开业。
A、中国人民保险公司B、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C、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D、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9、( C )是首家进入中国农险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
A、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B、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C、法国安盟保险公司D、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0.我国的中央银行是()A.中国农业银行B.中国银行C.中国工商银行D.中国人民银行11.2012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是()A.浙江丽水B.浙江温州C.江苏苏州D.江苏无锡12.下面不是农业保险的难点的是()A.保险金难以确定B.损失难以估计C.保险费率容易厘定D.理赔工作难度大13.关于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入股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A.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户口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本地有固定住所且居住满3年)在入股资金互助社所在乡镇或行政村内C.入股资金为自有资金且来源合法,入股资金根据自己的意愿可多可少D.诚实守信,声誉良好14.属于非正规金融的是()A.中国农业银行B.中国银行C.中国工商银行D.民间借贷15.( B )分别发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两篇论文,从而揭开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
A.帕特里克和格利B.格利和E.S.肖C.E.S.肖和戈德史密斯D.帕特里克和戈德史密斯三、判断改错题1、农村金融是农业金融的一个部分。
(F )改:农业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一个部分。
2、农村金融缺乏传统的抵押物品,还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而且户均贷款和储蓄规模均很小。
(T )3、农村金融活动是在农村这个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采用的手段是资金,作用的实体是货币,表现的形态是信用。
(F )改:农村金融活动是在农村这个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采用的手段是信用,作用的实体是货币,表现的形态是资金。
4、私人钱庄属于非正规金融机构。
(T )5、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基金会都是正规金融机构。
(F )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基金会不是正规金融机构。
6、成立于1994年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中国农村金融领域唯一的一家政策性银行,组建以来,在支持农副产品收购、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T )改:信用合作组织是一种消费者所有的合作性金融机构。
7、从本质上讲,小额信贷是将组织制度创新和金融创新的信贷活动与扶贫到户项目有机结合成一体的活动。
(T )8、自然风险是通过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相互影响、相互调节来决定整个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
(F )改:市场风险是通过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相互影响、相互调节来决定整个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
9、民间金融属于正规的金融制度安排。
(F )改:民间金融属于非正规的金融制度安排。
10、小额信贷可以由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组织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也可由专业的小额信贷机构提供。
(T )四、简答题1、农村金融的特点是什么?它与普通金融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答:特点(1)涉及面广(2)风险较高(3)政策性强(4)管理较难不同之处:(1)关联风险,农村金融活动更容易受到某些共同因素的影响而相互关联,呈现出共同的变化特征。
(2)缺乏传统的抵押物品,受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制约,农户融资难以提供满足现代金融所需要的抵押物品。
(3)分散、分割的市场,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高度分散、分割的市场。
(4)较强的季节性,受农户收入变化的冲击影响严重。
(5)补贴性的信贷支持(6)基础设施很差。
2、简述农村金融的地位和作用。
答:农村金融的地位:农村金融在农村再生产过程中处于中介地位,是农村资金的总枢纽。
农村金融的作用:(1)筹集和分配农村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
(2)调节货币资金,稳定农村经济。
(3)管理农村资金,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3、政府在农村金融建设中的作用:1、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而不是直接干预;2、建立有担保的交易框架;3、如何设计和发放补贴,将有限的公共资源用到该用的地方去;4、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对补贴、金融改革提供新视角5、实现商业可持续性、扶助性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框架,改变观念。
4、简述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答:1.农村合作金融的功能定位不明确2.农业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的业务范围不明确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存在受到了严重的质疑4.扶贫贷款是否确实能够扶持贫困目前还不清楚5.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预期发展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不一致11、简述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状况。
答:(1)向盈利性合作金融企业发展的商业化倾向。
(2)引进股份制的控股原则。
(3)改变社员可自由退社退股的做法,给社员退股制造某种形式的“退出成本”(4)原有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5)业务范围不断扩展。
(6)实行民主化和专业化管理。
(7)比较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
(8)较为完备的行业自律管理制度。
12、简述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运行特征。
答: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健全的保障机制、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丰富的服务品种和完善的服务功能:(1)各国都制定了专门的合作金融法。
(2)各国都拥有健全的监督机制。
(3)各国都拥有完善的行业自律组织。
(4)各国都具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13、简述农村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
答:民间自由借贷、民间集资、民间合会、死人钱庄,农村合作基金会,典当行、互助会、储金会。
14、简述农村民间金融的优势。
答:(1)方便灵活(2)自由(3)操作简单、管理成本较低(4)业务及时(5)信用规则独特,违约率较低16、小额信贷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在适应农民需求方面有哪些优势?答:特点:以小起步、滚动发展,整借零还的短期贷款,公开所有的贷款业务活动,有偿使用,小组联保,瞄准贫困人口,定期召开中心会议,自我选择创收活动优势:(1)采取市场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则,商业利率、满负荷工作量等,使为穷人服务的小额信贷机构在财务上可持续,而政府又不承担沉重的财政负担(2)吸收民间互相组织或合作组织的特点,外化银行成本,又用社会压力(实际是信用)替代抵押担保(3)小额、短期、高时间成本,自动淘汰了非穷人,保证项目的基本目标群体是穷人17、小额信贷的目标是什么?答:(1)减少贫困;(2)增强妇女或其他脆弱群体的能力;(3)创造就业;(4)帮助现有经营活动发展或搞多样化经营;(5)鼓励新行业的发展19、农业保险有哪些特点和作用?答:特点:(1)农业保险涉及的范围大、(2)农业保险受多重风险制约、(3)保险经营投入大、赔付率高、(4)农业保险展业难度大作用:(1)有利于灾后迅速恢复生产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2)有利于提高农业防灾能力,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3)鼓励农业生产,增加科技、资金等要素投入,促使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4)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安定农民生活。
20、简述农业保险的难点。
答:(1)保险金难以确定(2)损失难以估计(3)保险费率难以厘定(4)理赔工作难度大21、美国农村金融的特点。
答:美国农村金融制度属于一种复合信用型模式,具有如下特点:(1)在提供农业信贷资金的机构中,既有专业的农村金融机构也有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
(2)在金融组织体系上,一般是合作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存。
政府的作用:1、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而不是直接干预;2、建立有担保的交易框架;3、如何设计和发放补贴,将有限的公共资源用到该用的地方去;4、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对补贴、金融改革提供新视角5、实现商业可持续性、扶助性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框架,改变观念。
五、论述题1、论述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1)农村政策性金融规模小、业务萎缩,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有限。
这就要求我们在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业务领域进行不断创新。
2)立法滞后,政策性金融无独立的法律依据。
推进农村政策性金融立法进程3)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开办政策性金融业务遇到较大困难。
相对分工适度竞争4)农村政策性金融与财政性资金功能分割,没有形成整体合力。
重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2、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关系:(一)农业经济决定农村金融:1、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育程度决定农村金融的规模与发展程度: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农工业科技含量高,一般政策性资金无法满足;2、农业与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从根本上决定着农村金融的提高:随着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甚至与工商业经营效益相差无几;3、农村金融的业务内容与发展速度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状况:农村居民对农业生产进行投资的资金缺口直接决定了农村金融提供的规模及提供何种金融产品来满足农业生产者的需求;(二)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的影响:1、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需求旺盛: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经营规模扩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持;2、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运行的中心,通过融通农村货币资金来优化配置农村社会资源:农村金融关系到农村物质技术基础、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生产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和现代化;3、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神经中枢,通过稳定农村货币流通来保证农村商品流通的正常进行:稳定农村经济需要稳定农村货币,要求货币量与商品量相适应、购买力与商品供应向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