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诊断要点
Prothymocyte
Subcapsular thymocyte
Cortical thymocyte
Medullary thymocyte
Peripheral T cell
Precursor cells TdT CD7 CD2,CD5
Mature T cells
CD3
CD4, CD8 CD1
Cytoplasmic
Nodal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Splenic marginal zone B cell lymphoma Hairy cell leukemia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Burkitt lymphoma Plasmacytoma, myeloma
成熟T细胞或NK细胞肿瘤
Immature B cell
Mature B cell
Activated B cell
Plasma cell
Precursor cells; antigen non-responsive
Virgin B cells; antigen responsive
Germinal center & post GC cells; antigen encountered
1、初级滤泡:处女型B细胞和成熟小淋巴细胞;
2、次级滤泡:由生发中心、套区和边缘区构成。
次级滤泡结构示意图
边缘区细胞 (IgM)
套区细胞 (IgM+D)
滤泡中心细胞 (IgM, IgG, IgA or IgE, not IgD)
κ:λ约2:1,当κ:λ>8-10:1或λ:κ>3:1提示轻链限制表达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B or T cell type) 成熟 B-细胞肿瘤 成熟 T-细胞 和 NK-细胞淋巴瘤
成熟B细胞肿瘤
Mature B-cell neoplasms (WHO)
B细胞 CLL/SLL B-cell prolymphocytic leukemia 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 套细胞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 结外边缘区 MALT淋巴 瘤
Surface
CD4 CD8
CD3
副皮质区增生
常见病因: 病毒感染,接种疫苗,药物, 自身免疫疾病,,皮病性淋巴结炎,肿瘤 转移等 形态特征:副皮质扩大,可形成结节; HEV增生; 混合小淋巴细胞和转化淋巴 细胞,浆细胞,树突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等; 免疫染色:主为T细胞,或T/B细胞混合, 一般无B细胞为主弥漫分布。
(1)结构不同程度保留:淋巴窦和皮质淋巴滤泡; (2)大细胞群体分布不规则或呈地图样,不形成膨胀性团块; (3)无浸润现象:上皮,脂肪,血管,神经,纤维间质中单行排列; (4)细胞无明显异型:<2.5倍小淋巴细胞;常无透明胞质;核形态
较规则,圆形或椭圆形,轻度扭曲或折叠;
(5)免疫染色:常为CD4+为主, 少为CD8+为主(AIDS,骨髓移植等); 一般无CD4-CD8-或CD4+CD8+表型,PanT+(无缺失); 少见ALK,TdT,CD56, γδ T cell receptor等表达
任何年龄,成人多见 出现生长迅速的肿块 临床分期变化大,累及外周血/骨髓较少,但 预后差。 未经治疗,平均1-2年死亡 高增殖分数: 潜在可治愈性 化疗 +/- 放疗 约80% 临床缓解率CR; 约2/3 病人可不复发
侵袭性淋巴瘤的生存曲线
% Survival
100%
Treated
0%
Untreated
0
10
Years
惰性与侵袭性淋巴瘤对比
% Survival
100%
Paradoxically better outcome in the long run Aggressive NHL
Indolent NHL
0%
0
10
Years
高度侵袭性淋巴瘤
中等大小细胞的淋巴瘤
•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 Burkitt 淋巴瘤
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要点
同济医院病理研究所
敖启林
Dr John K.C.CHAN
陈国璋
4th Edition Published 20/9/2008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来源于”成熟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的恶性 肿瘤,分为非霍奇金/白血病和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二、分类
(一)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包括B,T和NK细胞(70%) 1、前体细胞: B/T/NK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
斑驳状
斑驳状
Autoimmune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ALPS
小淋巴细 胞
免疫母细胞
核直径<2.5倍小淋巴细胞
核形较规则
(四)髓索(medullary cord)
富含浆细胞 可以清晰或不清晰 反应性B细胞的扩张延伸,如反应性淋巴滤 泡增生,浆细胞型 Castleman disease。
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生物学行为分类
惰性淋巴瘤 侵袭性淋巴瘤 高度侵袭性淋巴瘤 局限性惰性淋巴瘤
惰性淋巴瘤 小B细胞淋巴瘤
• 滤泡性淋巴瘤(1或2级) • B-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 边缘区淋巴瘤
惰性淋巴瘤临床特征
中老年多见 发展缓慢 临床分期较高 (III/IV) ,外周血/骨髓常受累及 未经治疗,生存期可有多年 增殖分数低: 常难以治愈. 控制病情,也易复发 治疗难以改变预后 难以确诊,宜选择观察随访
纤维被膜, 延伸至结内的梁索 (可见梁索周窦); 正常时可能不清晰; 反应性病变常清晰,常有淋巴结周围炎。
第三节 淋巴瘤分类
WHO Classification 2001
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 lymphomas
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s
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
WHO (2001)
(2)套区:处女型B细胞和记忆细胞,表达IgM, IgD
(3)边缘区:无特殊标记,绝大多数次级滤泡难以鉴别,腹腔 淋巴结易识别。
CD20
CD79a
CD21
CD10
Bcl-6
反应性滤泡增生的特点
对T细胞依赖性抗原的反应 滤泡增多,大小、形态不等,可弥漫分布,主 要位于皮质区,无背靠背现象。 典型生发中心具有极性(Polarity):明区和暗区, 套区明显,扁桃体组织更易识别; 星天现象,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混杂, 免疫染色:生发中心细胞BCL-2-,ki-67指数 较高。 滤泡间区一般无B细胞弥漫阳性,B细胞CD43 和CD5阴性。
2、成熟细胞:成熟细胞淋巴瘤(68%)
B细胞(54%) T细胞(12%) NK/T或NK细胞(2%)
(二)霍奇金淋巴瘤(HL):特殊类型成熟B细胞淋巴瘤(30%)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1.5%)
经典型(28.5%) (缺陷性B细胞)
结节硬化型 淋巴细胞丰富型 混合细胞型 淋巴细胞消减型
第二节 淋巴结的免疫结构
Dark zone
Light zone
BCL-2
Ki67
边缘区细胞
CD20
(三)T淋巴细胞分布:副皮质区(paracortex)
T淋巴细胞为主 (CD4>CD8): 主为小淋巴细胞, 偶尔出现大细胞 (可以是活化的B细胞); 含有高内皮静脉 (High endothelial venules,HEV): 血液淋巴细胞入淋巴结的通道; 含有指状树突细胞(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s,IDC): S100+ 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做流式及遗传学检测。
二、淋巴结的正常免疫结构
(一)淋巴结结构:皮质,髓质,窦,被膜和纤维小梁
(二)B淋巴细胞分布:
1.主要在浅皮质区的初级和次级滤泡,髓索和副 皮质区也含一定量B细胞;
2.B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和免疫学特征成为非霍
e B cell
(immunoarchitecture)
一、概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淋巴结的结 构特征。包括肿瘤性或非肿瘤性细胞的成分(淋巴 细胞,辅助性非淋巴细胞,淋巴窦,血管,网状纤维等)、 数量、分布方式等特征。通过对比,掌握正常和异 常免疫结构,对淋巴结病变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高质量的组织学切片和科学合理的免疫标记物的选 择是识别免疫结构的关键。
0
10
Years
局限性惰性淋巴瘤
结外边缘区MALT型细胞淋巴瘤
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蕈样霉菌病(早期)
局限性惰性淋巴瘤
任何年龄,中老年多见 病变局限,病程较长 可治愈,也可复发,可自行消退
TdT
CD79a CD19, PAX5 CD20, CD22 CD10 Bcl-6 CD138,Oct-2/Bob.1
Cytoplasmic CD22
正常淋巴结的免疫结构
B cells (CD20+,CD10+, BCL-6+)
T cells (CD3+++); only small numbers of CD20+ cells
惰性淋巴瘤生存曲线
% Survival
100%
0%
0
10
Years
侵袭性淋巴瘤 大细胞淋巴瘤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小细胞)
• 所有T细胞淋巴瘤 (包括 ALCL) 和NK 细胞淋巴瘤,除外 蕈样霉菌病 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侵袭性淋巴瘤临床特征
Mature T-cell & NK-cell neoplasms (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