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正负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尝试、比较、探讨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负数,能正确读写正负数,了解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能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0的内涵,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环节
课前活动:师: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其他同学认真看老师赢了几次,输了几次。
一、游戏激趣,感受相反
师:1、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吧!
游戏的规则是:我发出一个口令,你们和我说相反的话。
(零上5摄氏度、今年四年级共转来15名同学;王大妈做生意三月份赔了2000元;小刚家上个月收入3000元;向南走3米)
2、其实,我们周围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
3、你能试着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观看课件播放的图片
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相反的现象
二、尝试记录,探究新知
1、有时候,这些相反的情况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组成了“相反意义的量”。
2、小朋友你们还记得课前活动时老师赢了几次,输了几次吗?能帮老师把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快速、清楚、准确地记录下来吗?学生拿出记录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想办法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3、讨论交流学生记录情况。
4、比较各种表示方法,思考: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表示,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认识到应该有一种统一的,大家都能明白的表示方法。
哪种方法既快速、简捷,又准确、明了,而且数学味最浓呢?为什么?
5、认识正号、负号,学习正负数,了解其读法和写法。
学生说说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记录,并相互评价别人的记录方法。
学生认识正号、负号,学习正负数及其读写法,读一读,写一写。
(+、-、分别表示意义相反的量+3 -2 读正三负二)
6、介绍人类探究正负数的历程学生自读屏幕上意义相反的量
7、抢读练习,巩固读写
抢读屏幕上的数,并判断它是正数还是负数。
(+18、-5400 、-1.5 60)
同学们还能自己说出、写出正数或负数吗?
我们能把正负数说完吗?我们能把正负数写完吗?为什么?练习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前面的正号可以省略不写,负数的负号不能省略。
写出正号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正号的,“正”字也就省略不读了。
读负数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
三、链接生活,感受负数
1、生活中负数应用的非常广泛,比如超市赚了300元,用+300表示,那么赔了200元,就
应该用(—200)元表示。
(小结:盈利的数额用正数表示,亏损的数额用负数表示);存折里存入500元用+500表示,如果取出伍佰就用(-500)表示。
(存入的数用正数表示,取出的数用负数表示)师:同学们知道我国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吗?你知道它有多高吗?如果把海平面定为0,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还要高8844.43米,这就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我国有一个地方早晚的温差特别大,早上0摄氏度以下,上午在40摄氏度以上,这里的温度变化与它的地理特征有关,因为它比海平面还要低154米。
如果把高于海平面8844.43米记作:+8844.43米,那么低于海平面154米应该怎么来记呢?(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高度用负数表示)
2、分类、界定正负数和0
运用所学知识对下列数据进行分类
-2000 ,99 ,-9 ,10000
(1)像99,10000,。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前面的正号可以省略不写。
(2)像-2000,-9,。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前面的负号不可以省略。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整数(正整数负整数与0)自然数(正整数与0)
四、巩固练习
1、书87页练一练第一题。
2、填一填
1)如果节约30吨水记作+30吨,那么浪费7吨水记作()
2)如果卖出37个面包记作-37个,那么烤出42个面包记作()
3)如果体重增加3千克记作+3千克,那么-2千克表示()
4)如果向南行20米记作+20米,那么-5米表示()
3、书练一练第二题
4、出示史料,了解负数历史。
(九章算术)让学生谈谈感受?
七、衡量自己,开阔视野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看这句名言:
季米特洛夫的正负号
著名的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季米特洛夫在评价一天的工作时说:“要利用时间,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倘若是“+”,则进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训,采取措施。
如果读懂了,就跟家长、朋友交流交流,如果没懂,可以找同学、老师来讨论。
下课!你可以在你今天的表现前面加上正号或者负号。
板书设计
正负数
正数0 负数
(+正号)(-负号)
+15 +10 +2.5 -20 -4 -1.3
2500 +150 -1200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