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膜下滴灌技术及其机理

膜下滴灌技术及其机理


(2)有色地膜:其增温效果不如无色地膜,但对光的吸收、
反射、透过光的成分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在控制杂草、防治
病虫害、控制温度、改善地面光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 黑色地膜:
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2~3%的碳黑制成。
优点 膜透光率很低,阳光大部分被膜
吸收,膜下杂草因缺光黄化而死,具 有较好的灭草作用。
有孔膜
在地膜吹塑成型后,经圆刀切割打孔而成。孔径
及孔数排列是根据栽培作物的株行距要求进行的。 在普通地膜上用激 光打出微孔,每平方米 打200、400或800孔,以
增加地膜透气性,防止
膜下土壤CO2含量过高。
降解膜
(1)光降解膜: 在吹塑过程中混入一定量的“促老化材料” 制成地膜。这种地膜经过一定时间(40、60、80天)后,能 自行老化降解破碎成小块,进一步降解成粉末掺混于土壤中, 不造成污染,对土壤结构无不良影响。这种地膜在光的照射 下降解,但是被埋入地下的不能够降解。
(3)特 种 地 膜
除草膜
在薄膜制作过程中掺入除草剂,覆盖后单面析出除草
剂达 70 ~ 80% ,膜内凝聚的水滴溶解了除草剂后滴入土壤,
或在杂草触及地膜时被除草剂杀死。 国内厂家生产的杀草膜采用的除草剂主要有: ①扑草净 主要用于水稻、花生、玉米及果树,但对黄瓜 可用于茄子、黄瓜、西 甜椒、豆类、西红柿等有药害,忌用。 ②除草醚、敌草隆、除草剂 1 号 红柿等蔬菜。
面易生杂草,所以在铺膜前最好喷洒除
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地膜(LDPE):俗称高压地膜或普通地 膜,厚0.015mm左右。 透光好、柔软性好、易与土壤粘着 适于北方地区 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地膜(HDPE ):俗称高密度地膜或普 通地膜,厚0.015mm左右。 强度高、光滑、柔软性差、保温保水性同高压膜, 不易粘着土壤、透明性和耐候性差 不适于沙质土壤地覆盖 线型膜(L-LDPE)兼具前两者优管上覆盖一层地膜。 这种技术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 设施滤“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 ,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灌溉带),
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一滴一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
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
物生长,植物会利用更多的能量进行地上部分的光合作用。 红色地膜能透射红光,同时可阻挡其它不利于作物生长的 色光透过,因此使作物生长旺盛。实践证明,红色农膜能 满足水稻、玉米、甜菜等对红光的需要,可使水稻秧苗生
长旺盛,甜菜含糖量增加,胡萝卜长得大,韭菜叶宽肉厚、
收获期提前。
黑白双面地膜:
乳白色向上,有 反光降温作用;黑色 向下,有灭草作用。 主要用于夏秋蔬菜抗 热 栽 培 。 厚 度 为 0.02-0.025mm。
蚜虫,减轻因蚜虫而传播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
主要用于:夏秋季高温期间防蚜、防病、抗热栽培。实践证明, 夏秋季节用于覆盖黄瓜、西瓜、番茄、菠菜、芹菜、莴苣、棉 花、烟草等作物,不但有良好的防病虫作用,还能改善这些农
作物的品质。
红色膜
美国农业科研人员研究了彩色地膜对草莓和番茄及其
他作物的增产效果。发现红色地膜比黑色地膜更能刺激作
故抑草和灭草效果好,增温效果优于黑色膜,对茄果类蔬菜
具有明显的促长作用,且着色较好。 主要用于:效益较高的果菜类栽培。
聚乙烯树脂原料中 加入一定量的绿色 母料
银灰色地膜:
银灰色地膜是在聚乙烯原料中加入含铝的银灰色母料。 银灰色地膜透光率在 60%左右,除具有普通地膜的增温、增光、 保墒及防病虫作用外,突出特点是可以反射紫外光,能驱避
缺点 对土壤的增温效果不如透明膜,一
般可使土温升高 1 ~ 3℃ 。而且自身较易 因高温而老化。
应用适用于夏季覆盖,在蔬菜棉花、甜菜、
西瓜、花生等作物上均可应用。
黑白条带膜
• 中间为白色,利于
土壤增温;两侧为
黑色,可抑制垄帮
杂草滋生。
绿色地膜: 能有效阻止可见光( 0.4-0.72 微米波长的光),
膜下滴灌技术及其机理
一、膜下滴灌的概念及来源
1、问题的提出
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始于石河子垦区,地处新疆
天山北麓,全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缘。
该区年降雨量 100-200mm ,蒸发量高达 2000-2400mm , 属干旱-干涸地带,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 本区属新疆工农业经济发达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但 水资源相对匮乏。要维持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生
二等奖 。
4、地膜的种类
按照地膜的性能与应用范围,一般将地膜划分为以下几
种类型:
(1)无色透明地膜: 优点 膜透光性好,土壤增温效果明显,早春可使耕层土壤 增温2~4℃,高温时期膜下地表温度可达60℃以上,适用于 东北、西北、华北等低温、寒冷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应用。 缺点 草剂。 透明地膜因为透光性好,覆盖下
膜下滴灌技术应用
3、滴灌的发展
1996 年在农八师 121 团 25 亩 盐碱地上首次进行了膜下滴灌试 验。 1999 年兵团开始推广, 2006
年底,面积达610万亩 。
此间由兵团科委、石河子大 学等单位承担的“干旱区棉花膜 下滴灌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荣获 2004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
滴灌作物长势
膜下滴灌湿润层和作物根系生长区
省肥:肥料可做到适时、适量随水滴灌到作物根 系部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且肥料无挥发、无 淋失,提高肥料利用率30%以上。
态平衡,唯一的出路就是节水。由于农业用水量比高达
95%,因此,节水的首要对象是农业节水。
2、膜下滴灌定义
膜下滴灌,顾名思义,是在膜下应用滴灌技
术。这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 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
利用使带肥的灌溉 水成滴状、缓慢、 均匀、定时、定量 地灌溉到作物根系 发育区域,使作物 根系区的土壤始终 保持在最优含水状 态。 地膜覆盖具有保墒、 提墒、灭草、增加 地温、减少作物棵
( 2 )生物降解膜:依靠微生物的活动来分解。把淀粉均匀
的撒在膜内,依靠微生降解淀粉的同时把地膜降解掉。生物 降解膜的主要缺点是强度不够,容易被撕破。
不同灌溉方式组图
滴灌对比畦灌 省水:
误 解 “滴灌不能
提供足够的水” 浇作物而不是浇地 畦灌作物长势
农田水分消耗途径 植株蒸腾 棵间蒸发 农田渗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