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天气

特殊天气


广西河池因干旱“死”去的梯田
黄果树瀑布在长期干旱的侵袭 下,失去了往日的雄壮风采,只 剩下狭窄的细流。
干旱
解决措施:人工降雨、节水灌溉、 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等
洪涝
洪涝灾害可分为洪水、涝害等。 洪水: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等。 涝害: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造成农田积水成灾。 地区: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的中下游地区。 时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主要发生的地区不同。
人民网北京2010年4月8日电: (记者赵永平、陈仁泽)西南旱情仍呈发展态势。据
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4月8日,云南、贵州、广西、 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占全 国的84%,作物受旱790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197万 亩。有2088万人、136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 全国的80%和74%。与3月底相比,西南旱区饮水困难人口 数量有所增加。
你 知 道 吗?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所谓寒潮,就 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 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
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我 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48小时 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则称 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可见,并不是 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一、多特殊天气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据报道:1949-1980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 员死亡达121.3万人,其中61%是由气象灾害造成 的;我国每年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 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的57%;我国每年由气象灾 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 40%
沙尘暴
概念:强风引起的扬沙天气 发生时间:天气干燥的春季 多发地区:北方、西北 天气特征:大风扬沙 影响:能见度低、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二、多气象灾害
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看与思
中新社济南2011年2月12日电 山东正遭遇自1951年全省 有气象水文记录以来无有效降水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大的气 象干旱。
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省抗旱指挥部秘书长刘勇毅是在12 日下午此间举行的“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如上表述的。 刘勇毅介绍说,山东省大部地区自去年9月23日以来,140天基 本无有效降水,全省平均降水只有13毫米,比常年偏少85%。目 前,全省农田普遍受旱,3476万亩小麦受旱,其中重旱865万亩。 人畜饮水出现困难,目前仍有55万人、19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 困难,主要集中在青岛、淄博、枣庄、潍坊、日照、临沂、济 宁等市的山丘区和平原高亢区。




雨农

热业
显 著
同生 期产
1.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 ( A ) A.寒潮 B.台风 C.梅雨 D.干旱
2.夏秋季节,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多发的灾害是( C ) A.沙尘暴 B.台风 C.洪涝 D.干旱
课堂练习:
《学法》P32 探究一 探究二
课后练习:
《学法》 P33-3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寒潮
概念: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发生时间:冬半年——秋末、冬季、初春 多发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 天气特征:急剧降温、霜冻、大风、雨雪 影响:造成冻害,种植业、牧业受害,干燥地区可引 起“沙尘暴”
梅雨
概念:夏初,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的天气。 发生时间:夏初6月中旬7月中旬 多发地区:江淮地区 天气特征:阴雨连绵,相对湿度大,阴云笼罩 影响:雨期过长造成洪涝和低温灾害,“空梅” 则造成干旱。
台 风 登 陆
台风
概念:是一种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发生时间:5—10月,以7—8月为多(夏秋季节) 多发地区:东南沿海各省,以台、粤、闽、浙居多 天气特征:多狂风暴雨 影响:狂风暴雨破坏公共设施,引起山洪暴发等。 但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旱情
台风
台风带来的影响: 利:解除或缓和盛夏期间的旱情 弊:特大暴雨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