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原因、现状及防控

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原因、现状及防控

山东畜牧兽医2018年第39卷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原因、现状及防控张海霞①孙桂珍①孙晓梅①黄腾①李欣磊①(①山东农业大学校医院山东泰安 271018 ①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1733(2018)03-0062-02“动物疫病的60%可以传给人类,人类疫病的50%可以传给动物”,这充分道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的主题,也说明了控制人畜共患病的重要性。

世界上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200种,较重要的有89种,其中目前在许多国家流行、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有近40种。

1 人畜共患病发生的原因1.1 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迅速畜禽养殖大都呈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形式,使的动物疫病的流行更加容易、更加广泛,人与动物的接触也更加频繁,畜舍环境的改变,使疾病在动物之间的传播蔓延。

1.2 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国际贸易的加强科学的进步使随着科学的进步,交通运输越来越迅速,人类活动的范围扩大,过去人们难以到达的地方现在很容易到达了,从而接触到过去不曾接触的人畜共患病。

近年来运输工具和交通网络的完善,动物及其产品的合法贸易、非法交易范围和数量的扩大,原有的地方性疾病不仅以快速远距离传播,而且能出现新的病变和病理特征而出现新疾病。

1.3 伴侣动物的发展 家庭中饲养宠物,人与动物之间长期密切接触,人畜共患病也从农村、牧区进入城市,增加了患“宠物”病的风险。

如弓形虫病、狂犬病、附红细胞体病、鹦鹉热、犬绦虫病等。

1.4 食品污染的存在 食品污染也是导致人畜共患病流行的一个原因。

在工业化国家每年有30%的人口可能患食源性疾病。

污染了的牛肉、牛奶及其奶制品、鸡肉、羊肉、猪肉、蔬菜、水果、饮料、水和调料等均可成为传染源。

1.5 病原体突破物种屏障的可能性在加大随着环境、气候和生态的变化,某些病原体很易突破种间屏障,经自然感染宿主,或直接感染人群,给人类成的威胁越来越大。

野生动物的传染就转移到家畜或人,并且随着人类居住范围越来越广,侵犯到野生动物的生活,新病原体的侵入可能会不断生。

如SARS和艾滋病等的研究结果发现,病原溯源均与动物有关。

高致病性禽流感原本只感染家禽,水禽和哺乳动物不致病,而今,不仅能使水禽高度感染导致严重发病死亡,且感染哺乳动物和人引起死亡。

2 主要人畜共患病发生现状2.1 布鲁氏菌病据卫生计生委通报, 2016年全国报告人间布病病例49314例,处于历史高位。

山东省省1954年报告首例人间布病病人,2010年以来,本省布鲁氏菌病疫情蔓延非常迅猛,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增幅非常大,2016年已上升到3950人,6年的时间增加了近17倍,位居全国第七,是全国报告病例数前十位省份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全省17个市138个县报告病例,仅长岛一个县没有病例发生,其中潍坊、济宁、菏泽、滨州、济南、淄博六市占61%,人间布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本省也是历史上牲畜布病流行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曾经发生过5次大的布病疫情流行,80年代以后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截至2005年全省已达到布病稳定控制区标准。

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快速增长,牲畜布病发病率和监测阳性率不断上升。

从全省牲畜布病阳性畜报告情况看,2011~2014年畜间布病疫情呈迂回上升趋势, 2015年以来布病阳性畜明显增多,畜间布病防控形势也不容乐观。

2.2 结核病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人,每年新增的结核病患者超过800万人,死于结核病的人200万人。

结核病在亚非地区尤为严重。

我国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现有肺结核病患者500万人,据世界第二。

卫生部公布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肺结核发病死亡均占第一。

2.3 炭疽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全球性的人兽共患病,每年病例约在2~10万之间。

国际:美洲的中部和南部,欧洲的东部和南部,亚洲、非洲、加勒比海以及中东地区多见。

国内:贵州、新疆、甘肃、青海、四川、广西、云南、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多发。

2.4 狂犬病一种专门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100% 死亡率,病原为狂犬病毒,人兽共患,动物—人或动物—动物传播。

人—人不传播。

全球人感染狂犬病:亚洲每年31000人(56% ),90%在农村;非洲每年24000人(44%),75%在农村。

3 对人畜共患病防控的建议3.1 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和食品的安全监管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国家必须采取强制性的防治措施,对养殖、加工、运输、储藏等实施强制性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

制定和完善与国际兽医制度接轨的各类动物卫生标准和规范体系,要尽快建立并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的扑杀补偿制度,以利于快速扑灭疫情。

3.2 建立疫情报告和应急预案制度建立疫情报告体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牛羊重要疫病诊断与检测新技术研究”(2016YFD0500905),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GGH3115),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资金资助。

622018年第3期(总第254期)卫生检疫简述武城县畜禽养殖场的粪污处理现状崔汉峰(山东省武城县畜牧兽医水产局 253300)中图分类号:S851.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1733(2018)03-0063-02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粪污的产生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不仅增加了疾病传染的机会,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畜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许多的社会为题,其主要表现为畜禽养殖产生大量粪污,给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切实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保证畜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如何有效处理和利用这些粪污成了整个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根据《山东省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实施方案》和《山东省推进“粮改饲”试点促进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本县在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方面下大气力,科学改善,进一步明确污染防治目标,治理重点,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科学指导规模蓄禽养殖场有序进行污染治理,依法合理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增区合适养区,对规模大,膨胀快的肉鸡产业,提出“调控总量,合理布局”的发展理念。

认真履行河道及水源地保护区内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牵头责任,实施“退村进园,退水进园,退城进园”工程,推广生物技术,集中收集处理等措施。

进一步增强广大畜禽养殖者粪污无害化处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积极推广干湿分离,堆积发酵,积水三级沉淀,沼气工程和有机肥制作等技术,指导畜禽养殖场合理处理,综合利用好养殖废物。

积极推广种养结合模式,鼓励引导有条件的畜禽养殖场采用“畜-沼-菜(粮,果),畜-沼-肥(电,热)”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督促指导实施土地规模经营的家庭发展畜禽养殖业,推广普及畜牧业废弃物信息消纳模式,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

按照实现畜禽养殖业污染总量减排,着力减少对水源地水质危害的总体目标,畜禽治理实用技术归纳如下:1 畜禽养殖场粪污的收纳(1)一般500头规模养猪场适用雨,污分离技术,必须采用干清粪方式。

雨水明渠的基本尺寸为宽0.3m×0.3m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尺寸。

污水采用暗沟输送,尿液和污水由舍内污水沟经暗管进入沉淀池。

沉淀池不小于50m3,必须防雨,防渗漏。

可根据养殖规模大小,合理调节沉淀池大小。

应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建单池或双池。

沼气池不小于50m3。

在沼气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建设储粪场,储粪场面积不小于100m3。

2 沼气池的应用污水,尿液经过格珊,将残留的干粪和残渣拦截并清除,清出的残渣出售或生产有机肥。

而经过格珊拦截后的污水则进入厌氧池进行发酵,池不低于50m3。

发酵后的沼液还田利用,沼渣可直接还田或制造有机肥。

这种方法实现了“养-沼-种”结合,没有沼渣,沼液的后处理环境,投资相对较省,能耗低,而且不需专人管理,运转费用低;但需要有大量农田来消纳沼渣和沼液,要有足够容积的储存池来储存暂时没有施用的沼液。

3 有机肥生产技术应用(1)利用好氧微生物,通过控制水分,酸碱度,碳氮比,空气,温度等各种环境因素,使之分解利用畜禽粪便各种有机物,达到矿质化和腐植化的过程,最终得到一种无害的腐殖质类肥料。

(2)粪便预处理的要求:粪便经预处理调整水分和碳铵比并应符合下列要求:粪便的起始含水率应为40%~60%;碳氮比应为20:1~30:1;可系,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报告手段现代化疫情公布制度,做到能及时公布各种重大动物疫情。

各级政府建立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尽快出台国家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法律法规,制定各种类型疫情的应急预案,建立一套应急反应机制。

建立畜禽市场准入机制,改变公众的消费活畜禽习惯,加强口岸检疫和边境防疫工作,防止国外疫病传入。

3.3 兽医人医联手、建立人畜一体化卫生防疫体系 在应对人畜共患病暴发事件中,由于各级公共卫生机构中很少有兽医人员,加上大部分公共卫生人员对这类疾病的认知度较低,所以不得不在疫情紧迫的情况下进行公共卫生人员的紧急培训,组建由兽医、医学等各部门临时组成的统一指挥部,所以尽快建立起人医和兽医一体化的高效公共卫生体系十分必要。

这样在暴发人畜共患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快速应急反应,而且对于人或动物感染后进行相应的病源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

对人畜共患病开展宣传和培训,加大人们对人畜共患病的知晓率和防护意识;利用人医、事宜各自优势,特别是在病原学检测和阳性畜确诊方面加强合作,尽可能减少漏检和误检率;及时沟通,信息共享,联合制定人畜共患病防控方案;合作开展科研工作,联合申报人畜共患病防控与净化技术方面的研究课题。

(收稿日期:2018–04–01)6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