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法典制定的几个问题
3、国民时期: 国民时期:
1929年 1930年 分期公布施行《民法典》 1929年——1930年,分期公布施行《民法典》——是 1930 是 我国的第一部民法典共1225 1225条 五编:总则、债权、 我国的第一部民法典共1225条、五编:总则、债权、 物权、亲属、继承。采民商合一体例。 物权、亲属、继承。采民商合一体例。
三是现实主义
梁慧星的主张。认为社会生活两大部分: 梁慧星的主张。认为社会生活两大部分:民事 生活,政治生活。 生活,政治生活。 民事生活强调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私法自治。 民事生活强调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私法自治。 政治生活强调国家意志决定。 政治生活强调国家意志决定。 法典的制定不应以重要性为标准, 法典的制定不应以重要性为标准,应以逻辑关系为 标准。民法典应规定民事活动的共同规则、基本 标准。民法典应规定民事活动的共同规则、 原则、共同制度、基本制度。 原则、共同制度、基本制度。 特殊的市场,特殊的规则,特殊的关系规定在民法 特殊的市场,特殊的规则, 典之外。不能讲重要不重要。 典之外。不能讲重要不重要。 应以中国的实际出发,以现行的立法为其基础,面 应以中国的实际出发,以现行的立法为其基础, 20世纪后期以来的现实 世纪后期以来的现实。 对20世纪后期以来的现实。
(3)特点:体系合理、逻辑严谨、用语精确、概括方法的运用 )特点:体系合理、逻辑严谨、用语精确、
(二)关于我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的意见 分歧
1、目前我国民法典的制定主要有三条思路: 、目前我国民法典的制定主要有三条思路: 一是松散式、 一是松散式、邦联式 人小组中有一人主张, 在9人小组中有一人主张,以开放的形式 来制定民法典,就民事主体、民事权利、 来制定民法典,就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 事行为、民事责任进行规定。江平主张, 事行为、民事责任进行规定。江平主张,法 工委一位支持。理由, 工委一位支持。理由,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 很多了,已经有60多件了。 60多件了 很多了,已经有60多件了。
(二)49年以后我国民法的制定情况 49年以后我国民法的制定情况
一次、54年 56年 第一次完成民法典草案, 1. 一次、54年——56年,第一次完成民法典草案, 56 共525条、内容包括总则、所有权、债、继承 525条 内容包括总则、所有权、 四编; 四编;
2. 二次、62年——64年,第二次完成民法典草案, 二次、62年 64年 第二次完成民法典草案, 64
(1)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民法发展需求 不足,使民法缺乏必要的“土壤” 不足,使民法缺乏必要的“土壤”; (2)中国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限制了民法的发展; 中国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限制了民法的发展; (3)封建宗法制度和宗法原则影响了民法的发展; 封建宗法制度和宗法原则影响了民法的发展; (4)封建儒家的“重义轻利”思想,束缚了民法观 封建儒家的“重义轻利”思想, 念的发育。 念的发育。
《法学阶梯》 法学阶梯》 学说汇繤》 《学说汇繤》 《尤士丁尼修正法典》 尤士丁尼修正法典》 新律》 《新律》
(3)体例
人法、 《法学阶梯》——人法、物法、诉讼法 法学阶梯》 人法 物法、
(4)经济基础
奴隶制下的简单商品经济关系
2、《法国民法典》:近代意义上的民法形成的标志 法国民法典》
(1)时间:1804年 )时间: (2)意义:第一部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法典,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意义:第一部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法典, 3)体例:人法、财产法、 (3)体例:人法、财产法、财产取得法 (4)背景:政治背景 )背景:政治背景——法国大革命 7年 首次民法典编纂 1911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 首次民法典编纂—1911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 1907年—首次民法典编纂 1911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 仿效德、日民法,共计1569 1569条 包括总则、债权、 仿效德、日民法,共计1569条,包括总则、债权、 物权、亲属、继承五编。未公布,垮台。 物权、亲属、继承五编。未公布,垮台。
(二) 主要成就
1、提出了法典的草案; 提出了法典的草案; 2、坚持了法典化的立法体例; 坚持了法典化的立法体例; 3、主要内容多有规定。 主要内容多有规定。
(三)草案的不足
1、整个法典草案的结构性、逻辑性不够 、整个法典草案的结构性、 严谨,科学性不强; 严谨,科学性不强; 2、主体范围没有作出扩大性的规定; 、主体范围没有作出扩大性的规定; 3、没有设置债权总则编; 没有设置债权总则编; 4、应该修改的法律文件没有修改,直接 、应该修改的法律文件没有修改, 的就放进了法典中; 的就放进了法典中; 5、有些新的研究成果没有在法典草案中 、 得到体现; 得到体现; 6、没有知识产权编。 、没有知识产权编。
四、未来我国民法典的体例
总则
民 法 典
分则
一般规定 自然人 法人 其它组织 法律行为 代理 民事权利 民事责任 时效 期间 物权 债权 人身权 知识产权 继承权 亲属
附则
本讲的有关参考资料
1、《中国民法史》,孔庆明、胡留元、 《中国民法史》 孔庆明、胡留元、 孙季平著,吉林人民出版社; 孙季平著,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国民法大全》 张晋藩主编, 2、《中国民法大全》,张晋藩主编,中 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民法典专题研究》 余能斌主编, 3、《民法典专题研究》,余能斌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 中国民法典起草思路论战》 5、《中国民法典起草思路论战》,徐国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经济背景——自由商品经济关系 自由商品经济关系 经济背景
3、《德国民法典》:近代民法的趋于完善的标志 德国民法典》
年颁布, (1)时间:1896年颁布,1900年施行 )时间:
(2)创新:1)体例创新 )创新: )
总则——分则(债、物权、亲属、继承) 分则( 总则 分则 物权、亲属、继承) 2)内容创新 )
争论的主要问题: 争论的主要问题:
(1)民商合一或者民商分立; )民商合一或者民商分立; (2) 民法典的结构设计七编(总则、物权、债权总 ) 民法典的结构设计七编(总则、物权、 合同、侵权行为、亲属、知识产权); 则、合同、侵权行为、亲属、知识产权); (3) 怎样看待人格权、王利明主张单独为一编; ) 怎样看待人格权、王利明主张单独为一编; (4) 是否规定物权编,王保树、江平反对,说老百 ) 是否规定物权编,王保树、江平反对, 姓不懂,主张用财产法代之; 姓不懂,主张用财产法代之;
二、我国民法典制定中的争论
(一)关于大陆法系民法典编纂的体例
1、罗马法:民法演进的基础 罗马法: (1)时间:公元前六世纪——公元七世纪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 公元七世纪 (2)代表: 代表:
1)早期:《十二表法》(前450年) )早期: 十二表法》 年 2)晚期:《尤士丁尼国法大全》(六世纪) )晚期: 尤士丁尼国法大全》 六世纪) 包括—— 包括
(5) 债权概念和债权总则的问题。江平主张不要,因 ) 债权概念和债权总则的问题。江平主张不要, 为与合同总则重复、与侵权关系不大。 为与合同总则重复、与侵权关系不大。王家福坚决主 张要。梁慧星认为要保留。不然就会出现合同权、 张要。梁慧星认为要保留。不然就会出现合同权、侵 权行为权、无因管理权、不当得利权; 权行为权、无因管理权、不当得利权; (6) 亲属法; ) 亲属法; (7) 继承法和继承权,谢老主张不要; ) 继承法和继承权,谢老主张不要; (8) 知识产权问题。徐国栋主张应在第二编中的第四 ) 知识产权问题。 分编规定,王家福主张一定要规定在民法典上, 分编规定,王家福主张一定要规定在民法典上,梁则 认为作为特别法规定; 认为作为特别法规定; (9) 国际私法问题,专门制定私法典。 ) 国际私法问题,专门制定私法典。
民法总论
第一章 新闻的主题和角度
第二讲
关于我国民法典制 定的几个问题
一、我国民法制定的进程
(一)49年以前我国民法的制定情况 49年以前我国民法的制定情况
1、古代: 古代: 农业社会——封建等级 封建等级——礼法不分 礼法不分——在漫 农业社会 封建等级 礼法不分 在漫 长的封建社会,民事立法不发达。其原因有: 长的封建社会,民事立法不发达。其原因有:
3、最近这次民法典的制定情况: 、最近这次民法典的制定情况:
1998年 1998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9位专家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9 起草民法典。社科院梁慧星、王家福, 起草民法典。社科院梁慧星、王家福,人民大 学王利明,中政大江平, 学王利明,中政大江平,北大魏振瀛 ,清华王 保树,等等。 保树,等等。 这些专家在就梁慧星的——社科院、王利 社科院、 这些专家在就梁慧星的 社科院 明的——人大、杨振山的 人大、 明的 人大 杨振山的——中政大这三个民 中政大这三个民 法典草案讨论时,争论异常激烈。 法典草案讨论时,争论异常激烈。
共262条、内容包括总则、所有权、财产流转 262条 内容包括总则、所有权、 三编; 三编; 三次、79年 82年 第三次完成民法典草案, 3. 三次、79年——82年,第三次完成民法典草案, 82 共465条、内容包括我国民法的任务和基原则、 465条 内容包括我国民法的任务和基原则、 民事主体、所有权、合同、智力成果、继承、 民事主体、所有权、合同、智力成果、继承、 民事责任、期限、时效、适用范围; 民事责任、期限、时效、适用范围;
二是理想主义
徐国栋主张。两编:人身关系法, 徐国栋主张。两编:人身关系法,财 产关系法。每编又分为四编,人身关系法 产关系法。每编又分为四编, 分为自然人法、亲属法、法人法、继承法; 分为自然人法、亲属法、法人法、继承法; 财产关系法分为物权法、债总、各种合同、 财产关系法分为物权法、债总、各种合同、 知识产权。之前加一个序:法律行为、 知识产权。之前加一个序:法律行为、代 时效、期日期间。之后加一个附编: 理、时效、期日期间。之后加一个附编: 国际私法、冲突规范。 国际私法、冲突规范。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