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在当今社会,大多数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这使孩子形成唯我独尊、自私霸道等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孩子不会合作,不善于合作,所以常会因争抢玩具而发生矛盾。
他们就会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时,往往只会帮助求助于老师而从不知道要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产生去协助解决的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
善于与他人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未来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只有学会与人合作,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只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只有积极与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因而,我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旨在有意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技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能更好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越来越多的工作要求人们通过团队的合作来完成,个人的力量将显得孤立无援。
在这种时候,合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所以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我们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交往的机会,而合作就是在同伴间不断交往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因此,通过游戏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值得我们去探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使幼儿愿意合作。
2、在游戏中帮助幼儿掌握合作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幼儿的合作的能力。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研究在一日生活中合作意识的培养。
2、探索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掌握合作的方法和技能。
3、研究幼儿在合作中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
四、课题研究方法:1、调查法:主要是对幼儿在进行研究前后的变化进行的调查。
2、实验法:通过对平行班的对照,验证实验的有效。
3、个案法:在实验过程中对个别孩子进行追踪研究。
4、文献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
我阅读了陈琴的《幼儿同伴合作的发展特点与类型研究》;茅菁文的《3—6岁幼儿合作行为初探》;沈银珍的《浅谈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厉彩萍、李秀丽《活动区与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庞丽娟秦旭芳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欧阳静的《3—6岁幼儿合作能力的调查与研究》;黎兵的《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2010.3—2010.5月前期准备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主要的工作是搜集信息、开展调查,进行分析。
了解并总结幼儿合作意识淡薄的原因,对课题实施条件进行初步论证。
了解当前专家教师的具体理论与做法,认真分析其可行之处。
(二)2010.5—2010.1月中期实施阶段;边学习、边实施研究,探索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掌握合作的方法和技能。
期间我阅读了陈琴的《幼儿同伴合作的发展特点与类型研究》;茅菁文的《3—6岁幼儿合作行为初探》;沈银珍的《浅谈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厉彩萍、李秀丽《活动区与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庞丽娟秦旭芳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欧阳静的《3—6岁幼儿合作能力的调查与研究》;黎兵的《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
及时上传有关读后感,同时根据课题实施情况撰写反思和个案分析。
(三)2010.1—2011.2月后期实施总结阶段;总结中期实施阶段的经验及调查研究内容,继续做好课题工作,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总结论文与心得体会等的撰写,提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进一步完善实验的工作体系,全面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四)2011年3月完成结题报告根据市教科室课题管理要求,整理相关材料,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六、课题研究成果。
(一)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会设计一些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问题,通过引导幼儿讨论,增强幼儿合作意识。
如:在世博会期间,使幼儿了解一些关于世博会相关的知识。
我给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的各个场馆在建造时及建好时场馆的录像、图片。
通过让孩子们看到一个个多功能、环保、漂亮的场馆的同时,引导幼儿讨论并总结各个场馆的建造是许多个人合作、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体育课中,我经常带孩子们玩一些小组竞赛的体育游戏,幼儿不仅锻炼了体能,还能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游戏“摘果子”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的体育游戏之一,操场上有许多的器械,我把器械分成两组摆好,当成游戏中障碍,孩子们也自然的分成两组。
在“摘果子”体育游戏中,需要小朋友首先要走过独木桥,钻过山洞,跳过小河,才能摘到果子,最快的一组获胜。
小朋友勇敢、团结、合作,团队才能取得好成绩。
我告诉小朋友获胜的方法后,孩子们都纷纷表示要拿第一。
摘果子游戏开始了,两队的第一个小朋友都像小猴子似的身手灵活,两队队员都为队友加油,两队的速度不分上下。
这时该红队的东东上场,黄队的是天天。
平时他们俩的胆子都很小,今天刚走上独木桥,他们就害怕起来,走的速度很慢不敢走,这可急坏了红队和黄队的小朋友。
黄队的小朋友大声喊加油,给天天鼓励。
而红队的小朋友一看到黄队快要获胜,都埋怨东东。
东东更紧张了,速度更慢了。
比赛结果是黄队获胜,红队泄了气,队友们互相埋怨起来。
这时,我把孩子们集合起来,让孩子们自己总结获胜和失败的原因。
红队有一个小朋友说:“都是东东太慢了影响我们队。
”我说:“天天刚开始速度也不是很快呀?队友给他加油,他有了信心,变的勇敢了。
”通过第一局的比赛和赛后总结:让孩子们明白一个团队的胜利,需要队友们的合作、团结、互相的鼓励。
当小朋友遇到苦难时大家要鼓励他,增强他的自信,为团队加油。
第二局比赛开始了,两队小朋友都很紧张,都为队友加油、鼓劲。
又轮到东东了,这时红队的小朋友们都为他加油,东东听到队友的加油后也勇敢了,最后两队同时到达终点。
每次体育游戏活动后,我都会让幼儿讲述他们合作时的感受,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活动中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友情,使幼儿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合作的愉快。
2、通过生活环节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在一日生活环节中,不放过每个机会,指导幼儿体会合作的意识。
如:每天的值日生工作,小朋友为大家做服务,通过一人做值日和多人合作做值日的对比方法,让幼儿体验合作带来的成果。
在擦椅子活动时,我改变了以往的方法。
通过团队来完成擦椅子活动,哪个团队擦的又快又好就为胜。
孩子们为了集体的荣誉,都相互告诉同伴要擦得快一点,还要干净。
在擦椅子时孩子之间还互相帮助,并相互传达好的擦椅子经验和方法。
看到孩子们的表现及时给予团队表扬,让孩子们感受到合作的力量,使孩子们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通过一日生活中有利时机的指导,孩子们的合作意识越来越强。
(二)培养幼儿学习掌握合作的方法和技能。
1、培养幼儿学会讨论,与同伴协商、合作。
在建构游戏中,经常看到幼儿自己玩自己的,自己拼搭自己的,和同伴没有交流,没有合作。
针对这种情况,在幼儿玩建构游戏前,我先提出要求幼儿共同拼搭玩具。
引导小朋友讨论今天拼搭什么主题。
刚开始,幼儿讨论很激烈,讨论着幼儿开始争吵起来。
杨腾傲和郝俊羽都是个性非常强的孩子。
杨腾傲说:“我们拼公园。
“郝俊羽说:“我们拼大桥。
”小伙伴们也跟着说起来,有的支持拼搭公园,有的支持拼搭大桥。
怎么办呢?我引导幼儿想一想,可不可以把两种想法合二为一呢?这时,俊熙说:“我们可以在大桥旁拼搭公园,从大桥过就可以到公园玩了!”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杨腾傲和郝俊羽看着对方笑了。
孩子们开始忙碌起来。
孩子们把两种意见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拼出了美丽、壮观的建筑。
在幼儿游戏中,教师要适当的加以引导,让幼儿学会接纳别人的意见,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在美工区活动中,我注意引导幼儿合作性完成作品。
我会请两、三个孩子合作共同完成美工活动。
在刚开始活动中,孩子们都是已自我为中心。
这时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伴,同时也要听听同伴的意见,把好的意见相结合。
商讨好后,引导孩子们学习分工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任务,完成后还能互相帮助。
看到自己与同伴合作的成果,他们感受到合作的力量,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2、培养幼儿学习分工合作。
在幼儿学习合作中,学习分工合作也是很重要的。
记的一次游戏中,孩子们商量好拼搭动物园。
游戏开始了,发现孩子们都挤在一起,都要拼搭动物住的房子。
还发现孩子们在拼时,拼的建筑最后挤在一起,摆不开了。
发现问题后,我及时的引导,动物园里还有什么?小朋友纷纷说:“老虎馆、熊猫馆等等。
还有观看动物表演的场馆呢。
还有休息的地方等。
”我及时的给与肯定说:“对呀?动物园里有许多不同功能的场馆,请你们自己来分工,并想想怎样布局,每个场馆分别搭在什么位置。
”这时,子琪和毛毛说:“我们俩拼搭熊猫馆、老虎馆。
”妞妞说:“我拼小动物表演的场馆。
”茜茜说:“那我拼休息的地方。
”我说:“辉辉你呢?”辉辉想了想,指指妞妞那边。
妞妞说:“我们一起拼搭吧。
”辉辉笑笑点点头。
孩子们准备拼搭时,我又提醒孩子们想好布局呦。
孩子们开始纷纷忙起来。
妞妞、辉辉、茜茜拼的很快,拼搭好后一起帮助子琪和毛毛。
他们看到自己合作建构的《动物园》作品,高兴的拍起手来!(三)培养幼儿学习合作性的语言。
合作性的语言对于幼儿在合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给孩子启着示范的作用。
在游戏中,一句句简单的话:“请借我一块积木好吗?我来帮帮你好吗?我们一起做吧等。
”我经常以游戏者的身份和幼儿共同游戏,我与幼儿交流时,我会把这种合作性的语言传递给孩子们。
幼儿在与我交流中,我也引导幼儿使用合作性的语言。
现在,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争吵的现象越来越少,合作的氛围融洽。
(四)循序渐进地增加幼儿合作的人数。
刚开始幼儿在玩建构游戏时,观察发现合作游戏时人数较多比较的混乱。
幼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的协调、合作。
所以在幼儿游戏时,我先采取少数人(2人或3人)合作玩,根据幼儿合作意识的增强,合作经验的丰富,合作水平的提高。
再增加人数。
由少数人到多数人,由简单到难,循序渐进的增强了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本课题研究中摸索出了可行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掌握合作方法、技能的策略。
在训练中我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将为在今后合作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