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学课件)15.2结直肠癌

(外科学课件)15.2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
贾后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三)我国直肠癌发病的特点
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生率高,约1.5:1 低位化-腹膜返折以下占60% 年轻化-30岁以下占10~15%
二、病因
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半数以上来自腺瘤癌变
结直肠癌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 细胞遗传性疾病!
结直肠腺瘤
5. 全身症状: 因慢性失血、癌肿溃烂、感染、毒素吸收等致 病人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二)不同部位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右半结肠癌 ➢腹部隐痛 ➢贫血 ➢腹部肿块
左半结肠癌 ➢便血或粘液血便 ➢腹部隐痛或绞痛 ➢腹部肿块
(三)左、右半结肠癌的比较
血液供应 肠道内容物 病理类型 生长速度 好发部位 临床表现 急诊手术方式
肺、骨、脑转移大多继发于肝转移
肿瘤可直接侵入骶前静脉,继而通过椎旁静脉系统直接转移 至肺或脑
大肠癌致肠梗阻和手术时挤压,易造成血行转移
4. 种植转移
大肠癌浸出肠壁外后可发生癌细胞脱落,引起盆腔或 远处腹膜的种植转移
女性病人发生的卵巢转移可能是癌细胞种植的结果, Krukenberg 肿瘤
右半结肠癌 肠系膜上动脉 液体,细菌少 肿块型 慢 盲肠 中毒症状 一期手术
左半结肠癌 肠系膜下动脉 固体,细菌多 浸润型 快 乙状结肠 梗阻症状 可能二期手术
(四)直肠癌的临床特点
1.直肠刺激症状:便意频、排便习惯改变, 便前有坠胀感、伴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意
2.肠腔狭窄症状:大便变形、变细,严重时出现肠梗阻表现 3.肿瘤破溃感染症状:大便表面带血 、粘液血便或脓血便。 4.邻近脏器受侵症状:
结直肠癌可以在一个肿瘤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 织学类型,且分化程度并非完全一致,这是结直肠癌 的组织学特征。
(三)扩散与转移途径
1. 直接浸润:最基本途径 后穿透肠壁侵入邻近器官 沿肠壁周径水平方向环行浸润:
一般直肠1/4周需6个月 浸润一圈历时2年 沿肠壁上下纵形浸润: 发生较晚,一般限在5~8cm
癌前病变
溃疡性结肠炎
Crohn 病
血吸虫结肠炎
低纤维素
饮食习惯
高热卡
高动物脂肪
酗酒
高蛋白
遗传因素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 家属遗传性腺瘤病(FAP) Gardner 综合征 Peutz-Jeghers 综合征 青少年多发性腺瘤病
吸烟
肥胖
其他因素 年龄>50Y
缺乏运动
三、病理
(一)大体分型
1. 肿块型:肿瘤向肠腔内生长, 好发于右侧结肠,特别是盲 肠。预后好。
两旁
直肠下动脉
髂内淋巴结
向下:穿过肛提肌 肛管动脉
髂内淋巴结
肛提肌以下 坐骨直肠窝脂肪组织
两侧腹股沟淋巴结 髂外淋巴结
➢上段直肠癌主要向上转移 ➢中下段直肠癌以向上方和侧方转移为主; ➢肛管附近的肿瘤才出现三个方向转移;
3. 血运转移 大肠癌较易侵犯小静脉,侵入系膜静脉后肿瘤细胞经门静脉
血流向肝脏转移。肝脏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约 1/3的病人在手术时可已有单独的或合并淋巴转移的肝转移
M: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四、临床表现
早期常无特殊症状 大肠癌的症状常由肿瘤继发病变引起,如肿瘤继发出血
时可出现便血,贫血 肿瘤引起肠道阻塞时可引起腹痛,肠梗阻症状 肿瘤继发炎症后可出现腹泻,粘液便等 其他常见症状尚有腹部肿块,腹膜炎症状及肿瘤浸润转
移至其它脏器后引起的症状
(一)结肠癌主要临床表现
侵犯后尿道、前列腺、膀胱可有膀胱刺激症状; 侵犯阴道壁,阴道流血; 侵犯骶前神经,骶尾部剧烈持续疼痛
五、诊断
(一)早期无症状大肠癌诊断
1. 初筛(高危人群): ≥40岁,符合下列4项中的1项或以上: (1)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史 (2)本人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4) 有以下5项中2项或以上: 粘液血便; 慢性腹泻; 慢性便秘; 慢性阑尾炎史; 精神创伤史
2. 淋巴转移:为主要的转移途径
当癌浸及粘膜下层时即有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
结肠癌淋巴转移: 分为结肠上,结肠旁,中间组,中央淋巴结四组 大多情况下淋巴结转移按顺序发生 有时也有跳跃性转移
直肠癌淋巴转移:3个方向
向上: 直肠旁 直肠上动脉
肠系膜下淋巴结
侧方: 前面
直肠阴道隔或前列腺
后面
直肠后骶前淋巴结
医源性种植:手术区和切口的转移
(四)临床病理分期
Dukes分期: Dukes A、B、C(C1、C2)、D
TNM分期 Ⅰ、Ⅱ、Ⅲ、Ⅳ
1. Dukes分期 A期:癌仅限于肠壁内,又分为三个亚期
A1期:癌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 A2期:累及肠壁浅肌层 A3期:累及肠壁深肌层
B期:穿透肠壁侵入浆膜或/及浆膜外,但无淋巴结转移者 C期:有淋巴结转移者但尚可根治性切除
C1期:仅限于癌肿附近如结肠壁及结肠旁淋巴结者 C2期:淋巴结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者
D期:已有远处转移,或广泛侵及邻近脏器无法切除者
2. TNM分期
T: Tis原位癌 T1粘膜下层 T2固有肌层 T3浆膜下 T4 穿透浆膜或周围组织
N:N0 无淋巴结转移 N11~3个淋巴结 N2 >=4个
1.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 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交替 便意频繁、里急后重、排便不尽等直肠刺激症状 粪便变形、变细 粪便中带血、脓或粘液,粘液血便、甚至脓血便
2. 腹痛: 是早期症状之一 常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 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 出现肠梗阻时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
3. 腹部肿块: 多为瘤体本身,有时为梗阻近侧肠腔内的积粪 肿块大多坚硬呈结节状 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癌可有一定活动度 癌肿穿透并发感染时,肿块固定,且有明显压痛
4. 肠梗阻症状: 结肠癌的中晚期症状 多表现为慢性低位不完全肠梗阻 完全梗阻时,症状加剧 左侧结肠癌有时以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为首发症状
2. 浸润型:沿肠壁浸润,容易引 起肠腔狭窄和肠梗阻,多发生 于左侧结肠。恶性度高、预后 差。
3. 溃疡型: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 周围浸润,直肠多见。占直 肠癌50%以上。恶性度较高。
(二)组织学分类
腺癌:占结肠癌的大多数 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未分化癌:易侵入小血管和淋巴管,预后最差 鳞癌:罕见 类癌:低度恶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