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外科学外科感染.

(整理)外科学外科感染.

外科学外科感染1.唇部疖的治疗措施是:A. 用抗生素B. 切开引流C. 将脓头挑破D. “++”字形切开E. 切除疖肿2.邻近的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称为:A. 疖B. 痈C. 急性蜂窝织炎D. 丹毒E. 脓肿3.上唇周围和鼻部疖肿的危险性是由于引起:A. 鼻部感染B. 眼部感染C. 颅内化脓性感染D. 脓毒症E. 菌血症4丹毒的致病菌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 埃希杆菌D. 绿脓杆菌E. 拟杆菌5. 指头炎出现搏动性跳痛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 热盐水浸泡B. 外敷鱼石脂软膏C. 用抗生素D. 理疗E 切开引流6. 破伤风引起病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因素是:A. 痉挛毒素B. 内毒素C. 溶血毒素D破伤风梭菌E破伤风梭菌的芽胞7. 破伤风病程一般为:B. 1~2周C. 3~4周D. 5~6周E. 7~8周8. 破伤风最可靠的预防方法是注射:A. 破伤风类毒素B. 破伤风抗毒素C.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D. 抗生素E,地塞米松9. 为了提高脓毒症病人血培养阳性率,抽血时间最好是:A. 寒战开始时B. 寒战结束时C. 发热开始时D. 发热结束时E. 预计寒战发热前10破伤风并发症主要发生在:A. 呼吸系统C. 循环系统D. 运动系统E. 神经系统11. 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导致:A. 组织坏死B. 化脓C. 象皮肿D. 败血症E. 脓血症12对口疮是:A. 疖B. 背部痈C. 颈部痈D. 急性蜂窝织炎E. 破伤风13. 疖病常见于:A. 糖尿病病人B. 肝炎病人C. 胃癌病人D. 胃溃疡病人E血管病病人14. 新生儿皮下坏疽诊断一旦明确,应采取的措施是:A. 多处切口引流B. 保温C. 植皮D. 用抗生素E. 穿刺抽脓15. 破伤风最先发生收缩的肌肉是:A. 面肌B. 咬肌C. 颈项肌D. 背腹肌E. 四肢肌16. 气性坏疽的致病菌是:A. 破伤风杆菌B. 溶血性链球菌C. 梭状芽胞杆菌D. 埃希杆菌E. 变形杆菌17. 皮下急性蜂窝织炎常见的细菌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 埃希杆菌D. 绿脓杆菌E. 拟杆菌18. 预防创伤后发生气性坏疽最可靠的方法是:A. 青霉素静脉点滴B. 四环素静脉点滴C. 彻底清创D. 高压氧疗法E. 少量多次输血19破伤风病人使用破伤风抗毒素的目的是:A. 中和游离毒素B. 中和已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C. 获得自动免疫D. 获得被动免疫E. 控制和解除痉挛20. 对指甲下脓肿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A. 理疗B. 热敷C. 用抗生素D. 拔除指甲E. 在甲沟处切开引流21. 足癣处红肿热痛5 d后出现右小腿5条纵形红线,有压痛,诊断为:A. 急性淋巴管炎B. 丹毒C. 急性蜂窝织炎D. 急性淋巴结炎E. 气性坏疽22. 气性坏疽伤口处有淡红色液体渗出并有气泡,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A. 急症清创B. 继续用抗生素C. 理疗D. 全身支持治疗E. 高压氧治疗23右小指被鱼刺刺伤后肿胀、疼痛。

查体:小指呈半屈位,被动伸直小指时剧痛。

诊断为:A. 化脓性腱鞘炎B. 尺侧化脓性滑囊炎C. 桡侧化脓性滑囊炎D. 掌深间隙感染E. 鱼际间隙感染24. 患儿男性,6岁。

左足跟部被铁钉扎伤4h,病人2年前曾注射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

为预防破伤风,此次应:A. 注射破伤风类毒素O.5mlB. 注射破伤风类毒素lmlC. 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D.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E. 注射青霉素25下列哪种细菌不属于非特异性感染的细菌?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 埃希杆菌D. 绿脓杆菌E. 新型隐球菌26. 下列哪种感染不属于非特异性感染?A. 疖B. 痈C. 急性蜂窝织炎D. 丹毒E. 颈淋巴结结核27. 非特异性感染病变的演变结果可能有以下结果,除外:A. 炎症好转B. 局部化脓C. 全身抵抗力增强D. 转为慢性炎症E.炎症扩散28. 革兰阴性杆菌脓毒血症临床特点应除外:A. 以突然寒战开始B. 间歇热C. 四肢温暖D. 少尿或无尿E. 休克发生早29. 下列哪种外科感染不宜切开引流?A. 疖B. 痈C. 急性蜂窝织炎D. 丹毒E. 气性坏疽30. 唇部疖治疗措施中下列错误的是:A. 全身应用抗生素B. 立即采用“+”或“+十”形切口切开引流C. 适当休息D. 加强营养E. 理疗3l.指头炎出现跳痛伴发热,下列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A. 在患指侧面作纵形切口B. 应用抗生素C. 在患指作鱼口形切口D. 切口不能超过示指远节和中节交界处E. 理疗32. 真菌性脓毒症临床表现应除外:A. 以突然寒战开始B. 高热C. 神智淡漠D. 转移性脓肿E. 外周血象呈白血病样反应33. 破伤风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 潜伏期6~12 dB. 肌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C. 发作时神智不清D. 间歇期神智清楚E. 病程一般3~4周34. 引起气性坏疽细菌应除外:A. 产气荚膜杆菌B. 水肿杆菌C. 腐败杆菌D. 溶组织杆菌。

E. 厌氧性链球菌35破伤风治疗措施应除外:A. 清除毒素来源B. 中和游离毒素C. 控制和解除痉挛D. 降低颅内压E. 保持呼吸道通畅36. 气性坏疽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 患肢胀裂样疼痛B. 伤口中有大量浆液血性渗出物C. 伤口中有气泡冒出D. 渗出物涂片有大量革兰阴性粗大杆菌E. X线摄片示软组织内积气问题37~40男性,20岁。

在一次战斗中,子弹射入股内侧,12 h后被送入医院。

患处胀裂样剧痛. 患处皮肤水肿、苍白,在患处可触及捻发音,伤口处肌肉变为紫黑色。

37. 伤口分泌物涂片可见:A. 大量革兰阴性杆菌B. 大量革兰阳性杆菌C. 大量革兰阳性球菌D. 大量革兰阴性球菌E. 真菌38 X线检查发现特征性改变是:A. 肌群间有液体B. 肌群间有气体C. 肌群间有钙化D. X线无异常发现E. 骨折39首选抗生素是:A. 青霉素B. 链霉素C. 甲硝唑D.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E. 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40下列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A. 采用全身麻醉B. 用止血带C. 病变区广泛,多处切开D. 切除无活力的肌组织E. 敞开伤口问题41~44男性,25岁。

右足底被铁锈钉刺伤lO d后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每次发作数秒钟。

当声响及触碰病人时均可诱发以上症状,发作间隙期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但病人神志一直清楚,不发热。

41. 该病诊断为:A. 气性坏疽B. 化脓性脑膜炎C. 破伤风D. 狂犬病E. 癔病42. 该病致病菌属于:A. 革兰染色阴性埃希杆菌B. 革兰染色阴性厌氧拟杆菌C. 革兰染色阴性变形杆菌D. 革兰染色阳性梭菌E. 革兰染色阳性厌氧梭茵43. 预防该病发生的关键是:A. 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B. 中和游离毒素C. 控制和解除痉挛vD. 保持呼吸道通畅E. 防治并发症44. 该病病程一般为:A. 1—2周B. 3~4周C. 5~6周、D. 7—8周E. 9—10周问题45~47女性,25岁。

右足癣并感染1周,2 d前开始右小腿有片状红疹,颜色鲜缸,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45. 该病诊断为:A. 疖B. 痈C. 急性蜂窝织炎D. 丹毒E. 急性管状淋巴管炎46. 该病致病菌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溶血性链球菌C. 埃希杆菌D. 变形杆菌E. 绿脓杆菌47. 首选抗生素是:A. 青霉素B. 链霉素C. 环丙沙星D. 甲硝唑E. 庆大霉素问题48~50女性,60岁。

右肩背部肿痛5 d。

查体:T39. 4℃,方肩背部有多个脓栓,中央部坏死呈火山口状。

48. 该病诊断为:A. 疖B. 痈C. 急性蜂窝织炎D. 丹毒E. 急性管状淋巴管炎49. 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A. 用抗生素B. 理疗C. 热疗D. 沿皮纹纵形切开E“+”或“++”形切口引流颈部切开引流,并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2周后,患处红肿明显妤转。

l d前开始突然出现高热,40.O℃,寒战,并出现神志淡漠,白细胞计数25×10^9/L。

50. 考虑病人是:A. 革兰染色阳性细菌脓毒血症‘B,革兰染色阴性杆菌脓毒血症C. 真菌性脓毒血症D. 全身性炎症反应性综台征E.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问题51~53A. 疖B. 痈C. 丹毒D急性蜂窝织炎E. 脓肿51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急性炎症:C52. 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B53. 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A问题54~56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溶血性链球菌C. 埃希杆菌D变形杆菌E拟杆菌54. 痈的致病菌:A55. 丹毒的致病菌:B56新生儿皮下坏疽致病菌:A问题57~60A. 气性坏疽B. 痈C. 丹毒D. 急性蜂窝织炎E. 破伤风57可以利用自动免疫预防发病的是:E58. 炎症局限于皮下结缔组织、皮下捻发音、破溃后有恶臭:D59. 反复发作可造成象皮肿的是:C60. “搭背”是指:B[题22]气性坏疽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病人常丧失肢体,甚至四肢。

故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手术彻底清创。

[题29]疖、痈、急性蜂窝织炎、气性坏疽均可形成脓肿,故行切开引流。

丹毒是网状淋巴管炎症,可形成象皮肿,不形成脓肿,故不能行切开引流。

[题30]唇部疖肿不宜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易导致颅内感染。

[题33]破伤风病人无论是发作期还是间歇期其神智一直是清楚的。

[题40]气性坏疽病变往往超过表面显示的范围,故病变区应作广泛、多处切开,彻底切除变色、不收缩、不出血的肌肉,故清创时不能用止血带。

[题50]真菌性脓毒血症多发生在原有细菌感染经广谱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