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案例

农业案例

农业案例2016.101.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12分2阅读轮台位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

3.特色农业是指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H 省便出现了饮誉国内的特色农产品。

(3)分析H 省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

(12分)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宁夏中卫市(甲地)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

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

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 级绿色食品。

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压上一层砂砾,铺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很好的促进了当地西瓜河流、湖泊 等高线/m 沙漠种植业的发展。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问题:评价压砂种瓜模式对甲地西瓜种植业发展的影响5.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材料二:某大型末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16)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17)(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12分)(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

(8分)6.(37分)图12示意H市及其周边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拥有百万人口的H市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富庶的重工业城市。

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

表2 H市某河谷蒸发量与降水量统计数据(1)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

(5分)(2)分析该地区河谷可种植优质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11分)(3)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地理原因。

(9(4)简析该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

(12分)7.阅读下列阁文利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西北航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2012年,3名探险家驾驶帆船历经半个月自东向西驶完“西北航道”北端的路线。

材料-:19世纪前,加拿大野生皮毛贸易集中于五大湖及圣劳伦斯河一带,主要销往欧洲。

后由于生态灾难和经济活动的转变,导致野生皮毛贸易走向衰退。

材料三:加拿大中南部M省的首府温尼泊是加拿大最大的谷物市场和重要的牲畜、皮毛贸易中心。

该省大牧场放牧业靠着高效管理制度和优良畜种,所产优质牛肉畅销美国、墨西哥、英国、中国等70多个国家。

(1)指出甲地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

(7分)(2)推断这次驾帆之旅的季节,并简述有利于驾帆之旅的自然原因。

(8分)(3)分析加拿大野生皮毛贸易兴衰的地理原因。

(10分)(4)简述加拿大中部M省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12分)8.图14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9.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世90 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

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4分)(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6分)(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4分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3)简述该区域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12分)2.此处高山山麓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可供灌溉。

水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

3.河湖水域面积广大,可以发展特色的水产养殖;地形多样,可以发展多种特色农业;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且光、热、水配合良好;农业历史悠久, 农业基础较好,劳动人民积累了发展特色农业的丰富经验;铁路、公路以及河运便利;东西结合部,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市场广阔;农业技术力量较强。

(每点2分,答出其中6点即可)4.利:1、砂砾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提高西瓜的品质,覆盖薄膜也可以减少土壤热量损失,提高地温,有利于西瓜快速生长,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2、覆盖砂砾和薄膜可以覆盖土层,减弱风沙侵蚀,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减少灌溉水量,有效抑制土壤次生盐渍化,生态效益明显。

弊:1、压上砂砾,铺上薄膜,加大农业生产的劳作量,且会影响土壤的翻耕2、使用薄膜可能形成白色污染,影响西瓜的生长5.(1)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2分);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2分)。

原因: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2分),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2分),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

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2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2分),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

(2)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2分);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2分);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2分);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2分)。

6.(37分)(1)山地多(2分);相对高差大(2分);河谷海拔较低(1分)。

(2)纬度较低,河谷地形(2分),年均温高(2分);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基本无寒潮影响(2分),冬季气温较高(1分);干燥,多晴天(2分),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1分),昼夜温差大(1分)。

(3)运输方式以公路、铁路为主,线路少,密度低(3分);山地多,地表起伏大,运输效率低(速度慢)(3分);运输距离长,蔬菜易腐烂(3分)。

(4)政策支持(2分);农产品丰富(2分);水电充足(2分);市场需求量大(2分);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技术支持力度大)(2分);劳动力较丰富(2分)。

7 (1)高原(3分)等高线数值大于500米,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和缓(4分)(2)夏季(2分)白昼时间长;气温较高;海冰面积小;盛行极地东风。

(答对3点得6分)(3)早期皮毛贸易兴盛的原因:该区域人类开发程度低,野生动物数量多,皮毛原料丰富;欧洲及本国气候较寒冷,皮毛保暖效果好,市场需求量大;东部有许多港口和通航河流,交通便利。

(答对3点得6分)皮毛贸易衰落的原因:过度捕杀,野生皮毛动物锐减;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贸易结构发生变化,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提高。

(4)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草场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国际市场对优质牛肉需要量大,临近美国市场;交通便利,冷藏保鲜技术不断发展;靠近商品谷物农业区,饮料充足,农业科技发达,培育优良畜种;实行高效的管理制度;国家政策支持。

(12分,答对6点得12分)8.环境问题:(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2分)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2分)(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2分)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

(答对期中1项得2分,答对其中2项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部分得分不超过4分。

)9(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

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做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放入沼气池发酵可解决农民日常所需的能源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方案二: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

黄土高原。

(2)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产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