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标的理解: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为主旨的,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要义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段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在音乐课程中贯彻综合原则,把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文化等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充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
在学生通过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
音乐与美术融合即是听觉与视觉的综合,可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音乐,把音乐课程与包括语文、历史等在内的与音乐有关的其他非艺术课程适当综合起来进行教学,音乐教学可与语文教学(诗词、戏剧段落等)沟通。
通过学科的综合,使得音乐课程同其他学科艺术形势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因此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即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及合作意识。
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要改变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只重视技能训练,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心灵感悟、情感体验的生成和发展的现象,我们必须强调音乐教育应该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充分重视审美体验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才是学生获得艺术经验之最基本方式和基础,也只有在参与体验过程中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发现探索的乐趣,表达他们的独创性、丰富他们的经验,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
这样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教学目标:对音乐活动兴趣浓厚。
有一定的感受与欣赏能力、不断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并能够根据歌曲的不同情绪特点,学会用自然亲切、欢快、活泼等情绪演唱歌曲。
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音乐爱好,树立好好学习的信心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通过参与体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
发展音乐感受、审美能力。
2、根据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有情感的自然演唱歌曲。
3、掌握正确科学的歌唱姿势,呼吸和吐字,纠正不良歌唱习惯。
4、培养发展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实际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1、培养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2、掌握歌曲演唱的情感表达和正确发音。
3、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工作目标:第一课:好妈妈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所表现得对妈妈的爱。
二、柔声演唱《只要妈妈露笑脸》,引导学生从妈妈的爱到祖国的爱的情感的升华。
三、创编动作,恰当的表现歌曲,准确的歌唱。
四、认识字母谱的标记。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感受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能够柔声演唱歌曲。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歌曲《采一束鲜花》演唱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教学重点:柔声演唱《只要妈妈露笑脸》,引导学生从妈妈的爱到祖国的爱的情感的升华。
教学难点:柔声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一、复习上学期内容二、提出新学期的要求三、新授(一)乐理知识认识字母的标记1.教师出示对应的字母标记,(p6实物投影显示)示范练习。
2.出示乐句m s s s s l s ─│m m r m d ─3 5 5 5 5 6 5 ─│ 3 3 2 3 1 ─3.师生共同熟悉乐句。
(二)谈话:妈妈每天为我们做什么?或者是以“我的妈妈”为题说几句话(三)教师激发情感——爱妈妈(四)学习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1 、听范唱熟悉歌曲。
2、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柔声演唱。
5.乐器伴奏(五)欣赏歌曲——采一束鲜花1.激情导入2.朗读歌词激发感情3.欣赏4.哼唱四:课后反思:(热爱妈妈的同时也应该热爱我们的祖国妈妈),同学们还没有不能很好的欣赏乐曲,需要培养。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歌谱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感受妈妈的爱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的演唱歌曲的旋律。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字母标记(二)故事倒入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三)学习歌曲1.聆听歌曲感受动人的故事2.朗读歌词理解内容3.观看课件4.学习歌谱(1)生默读字母标记(2)师生共同练习(3)个别生指读(4)练习演唱5、教师评价(好的学生给予奖品)(四)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小乌鸦爱妈妈的歌谱,使学生对这首歌的调大致有了初步的了解,形成初步概念。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歌词欣赏歌曲感谢妈妈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感受妈妈的爱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的演唱歌曲的旋律。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旋律二.学习歌词1.朗读歌词,出事课件。
2.说说你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3.师生听唱法学习歌词4.歌曲处理:(1)讨论:我们应用什么样的感情演唱这首歌曲(2)有感情的演唱(3)教师指导重点演唱技巧一.欣赏歌曲——感谢妈妈1.谈话引入——感谢妈妈2.我们为什么要感谢妈妈,感谢什么?3.听歌曲:歌曲中都感谢妈妈什么?4、请你对妈妈说一句话:你最想说什么?5、复听歌曲课后反思: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理解了感谢妈妈的意义,提醒同学们用实际行动感谢妈妈,让我们一起感谢妈妈。
一.流程图歌曲处理激发感情第二课秋教学目标:能够注意力集中的聆听钢琴曲《秋日呓语》,体会作品表达的深情意蕴。
能够准确的演唱《秋》和《秋天到》,学习用歌声和动作表达热烈和抒情的感受。
锻炼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象思维的能力。
尝试用色彩表现所听到的和唱到的秋天的景象。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的演唱《秋》和《秋天到》,学习用歌声和动作表达热烈和抒情的感受。
锻炼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注意力集中的聆听钢琴曲《秋日呓语》,体会作品表达的深情意蕴。
学习用歌声和动作表达热烈和抒情的感受。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歌曲秋欣赏歌曲——秋日呓语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的演唱《秋》,学习用歌声和动作表达热烈和抒情的感受。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复习准备:1、发生练习2、节奏练习新授:聆听:《秋日呓语》1、师介绍欣赏内容:这首深情如梦般的《秋日呓语》,通过法国著名通俗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双手,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优美的旋律,悠扬的琴声,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秋的世界。
整首乐曲旋律如波浪般起伏荡漾,节奏疏密变换、错落有致。
让人们仿佛置身于秋日午后的微风中陶陶然、醺醺然。
2、师放录音,生欣赏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听着这首钢琴曲你在想什么?(置身于秋日午后的微风中)(2)秋天是什么样的?大家说说看:(想到美丽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到处金灿灿;树上的叶子落了;满山的萍果柿子;地里的庄稼该收获了)学唱歌曲《秋》师范唱整首歌曲。
1师逐句教唱生学唱。
A.有节奏的读歌词(师打着拍子)讲解歌词提出发问:小松鼠为什么采野果?小喜鹊为什么忙做窝呢?因为秋天到了,该储存粮食过冬了。
B我弹一句请同学们摸唱”lu”C轮唱,拉成一圈轮唱,配合协调,鼓励2、集体连起来进行演唱。
四、巩固练习1、集体演唱整首歌曲。
2、指名演唱。
五、布置作业:课下唱熟歌曲《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聆听《丰收锣鼓》,歌曲《秋天到》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丰收锣鼓》,锻炼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2、生能够准确演唱《秋天到》,启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万物。
3、锻炼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尝试用色彩、动作等方式表现所听到和唱到的秋天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锻炼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准备:1、发声练习2、节奏练习三、新授:(一)导入:秋天是什么样的?大家说说看:(想到美丽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到处金灿灿;树上的叶子落了满山的萍果柿子;地里的庄稼该收获了)那么现在我们来学唱《秋天到》好不好?观看课件:美丽的秋天(二)学唱歌曲《秋天到》1、师范唱整首歌曲。
2、师逐句教唱生学唱。
A以唱歌的拍子快慢来说歌词的速度,有节奏的读歌词(师打着拍子)b我弹一句请同学们摸唱”lu”c轮唱,拉成一圈轮唱,配合协调,鼓励3、生集体连起来进行演唱。
(三)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秋,先聆听一首民乐合奏曲《丰收锣鼓》,这首乐曲同样描写了秋天,表达了农民伯伯们庆祝丰收的快乐情景。
1、师介绍聆听内容。
2、师放录音生欣赏。
3、生边听乐曲边随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伴奏。
分组做练习练习:4/4X X X X│X X X X│夹板X 0 X 0│X 0 X 0│三角铁0 X 0 X│0 X 0 X│梆子(四)表现秋天四、小结布置作业:课后唱熟歌曲《秋天到》课后反思:同学们通过对民乐合奏的欣赏,对民族乐器有了初步了解,对民乐合奏的练习后,对节拍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了拍的概念。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能够准确演唱歌曲《秋》、《秋天到》,并能用歌声和动作表达热烈和抒情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尝试用色彩表现所听到和唱到的秋天的景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准备:1、发生练习2、节奏练习三、新授:1、生集体跟琴演唱《秋》、《秋天到》这2首歌曲。
2、师指出不足,生改正并演唱。
3、生复唱歌曲,并用歌声和动作表达出热烈和抒情的感觉。
4、是放录音范唱,生欣赏并用色彩描绘出所感受到的秋天的景色。
四、巩固练习1、集体演唱整首歌曲。
2、分组演唱。
3、指名演唱。
布置作业:课后唱熟歌曲《秋》、《秋天到》。
课后反思: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秋天景色和体现的情感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三课时间的歌教学目标:1. 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唱《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创编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创编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节奏,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它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表演《时间像小马车》2、欣赏《在钟表店里》3、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一、聆听《在钟表店里》教学基本要求1. 初听音乐,学生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那些细、高、轻、短、快的声音表现了什么?那些低、粗、长、慢的声音表现了什么?2. 复听音乐,听到相同的音乐举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