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丝弓矫治器弓丝折断的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1-07-14T18:07:33.5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6期供稿作者:周锐
[导读] 而成人患者多能遵从医嘱,采取正确的咀嚼方法,所以弓丝折断率较低。
周锐(沈阳市铁西区牙病防治所辽宁沈阳110003)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6-0256-01
直丝弓矫治器是以持续轻力滑动法移动牙齿的高效能矫治器,而矫治弓丝是施力部分,在整个矫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矫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弓丝折断,直接影响矫治效果,延长了治疗时间。
笔者对180例患者矫治中弓丝折断原因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08-2010年在我科矫治结束患者180例,男性79例、女性101例,年龄11~29岁,12~24个月完成矫治。
1.2采用0.022系统直丝弓矫治器,按顺序更换矫治弓丝。
常用镍钛丝: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研制:圆丝0.014英寸,0.016英寸,0.018英寸,方丝0.016x0.22英寸。
进口不锈钢丝(美国产)圆丝0.014英寸,0.016英寸,0.018英寸,方丝0.016x0.022英寸,
0.018x0.025英寸。
2 结果
180例患者出现68次弓丝折断。
镍钛圆丝折断率最高占7.353%,其次为不锈钢圆丝占25.9%,镍钛方丝占1.47%。
上下颌发生率不同,上颌占29.4%.下颌占70.55%,下颌多于上颌。
从年龄上分,11~15岁的折断率占70.6%,16~29岁占29.4%.
附表 68例弓丝折断情况
3 讨论
3.1弓丝折断与弓丝的规格,矫治时期,是否拔牙,错颌类型有关。
矫治初期牙弓拥挤较重,弓丝弯曲大,个别牙弓丝不能纳入托槽槽沟内,或者拔牙间隙处,弓丝悬空部分长(超过9毫米),由此弓丝在反复咀嚼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弯曲,导致弓丝折断。
而且弓丝越细承受的工作负载越小,弓丝越易折断。
闭锁型深覆颌,后牙锁颌,咬颌紊乱,牙尖或食物团对位于弓丝或托槽上,产生应力也造成弓丝折断。
由于牙齿的覆盖关系,垂直向的咬合力,多作用于下牙弓,因此下颌弓丝折断率高于上颌。
在矫治后期牙齿排齐,拔牙间隙关闭,弓丝增粗,抗折力增大,从而不易折断。
托槽和带环的脱落会导致弓丝受力方向改变,产生弯曲变形使弓丝折断。
在弓丝弯制过程中出现的刻痕和锐弯,会使该处局部应力降低,也会导致弓丝折断。
镍钛弓丝末端退火处理后回弯,如果退火部分过长,弓丝出现移动,特别是位于颊侧管近中侧时也易在此处折断,并且弓丝使用时间过长,产生了金属疲劳更易折断。
因此,镍钛丝折断率高于不锈钢丝。
3.2患者年龄较小自律性差,进食过硬食物吃零食等,过大的咀嚼力反复作用于弓丝上,导致弓丝折断。
而成人患者多能遵从医嘱,采取正确的咀嚼方法,所以弓丝折断率较低。
3.3弓丝折断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弓丝变形失去了引导和控制牙齿移动的方向,使错位牙齿不能向需要的方向移动,还易损伤患者口腔软组织,使正畸治疗无法顺利进行。
要减少矫治弓丝发生折断,才能保证正畸治疗的顺利进行。
因此,对脱落的托槽和带环要及时粘接,弯制弓丝时仔细准确避免反复用力而发生变形。
治疗初期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措施,防止人为折断弓丝的损害,以提高矫治的效果。